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挖潜难度越来越大,认识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开发调整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依据.在油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法及动态监测、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分析.油藏工程法、动态监测等方法可以时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描述.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可对该区块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国内油田和海外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探索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微观和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后认为,采取分层次、分规模剩余油分布研究策略有利于明确剩余油的优势潜力及挖潜技术方向,综合多学科定量化表征剩余油分布有利于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为更精准表征剩余油需大力发展地震、测井及大型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微观上需建立更完善的仿真模型及更先进的饱和度测量方法,宏观上需加强天然能量驱动油藏及非常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完善以多层状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为主导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改善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东部地区已开发油田多处于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为确定挖潜稳产措施,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田开发所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项目组,剖析了我国13个改善开发效果显著的油藏,综合分析了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实例,并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方法、注水砂岩油田高含水期调整方法及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包括油田开发分析、注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油田高含水期调整原则和方法等研究,该套方法已在  相似文献   

4.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挖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辛油田中部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在经历了近40年开发后,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丰度交差,剩余油分布零散等矛盾日渐突出,油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针对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特征及存在的开发矛盾,提出了细分层系、点状注水、提液强采、卡堵改层、改向水驱、周期注水及侧钻七种挖潜稳产技术.现场生产实践证明,上述技术对于减缓老区递减,实现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稳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油分布预测成为高含水期油田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研究进行了概述,对四种剩余油预测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认为剩余油分布预测应强调地质资料的精细化、生产数据的系统完整性,将动静资料合理利用,做到剩余油分布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油田生产过程中,在油田开始进入高含水期后,通过强化注水挖潜工作、精细油藏研究并对其进行三次采油调整挖潜后,地表下的剩余油便分布的更加隐蔽、分散。因此加强在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状况的研究力度可以有效提升油田开采生产工作质量,并增加石油开采总产量。综上所述,本文将展开对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简单分析,旨在帮助我国油田企业抓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规律,提升我国油田的开采质量。  相似文献   

7.
老君庙M油田因为经历了多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因此,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剩余油研究是中高含水期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工作,是开发调整、综合治理的依据。本次研究除运用动静态综合分析法定性—定量对宏观剩余油分布作出描述研究,也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宏观剩余油描述结果定量地精确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上油田开发成本高,油田高含水后期打高效调整井对油田稳产和提高油田采收率有重要意义。打高效调整井的关键取决于对剩余油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首先对油藏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等研究,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对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其次应用碳氧比测井结果、油藏动态分析得到的水淹规律验证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结果,设计调整井方案并实施。实施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合理可靠,得到的剩余油分布认识是正确的,揭示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及井网条件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该方法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是油藏晚期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含水期油藏的渗流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试井技术能求取地层径向渗流参数的特点,结合油藏工程学有关原理,提出了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并在双河油田437块进行了精心的试井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及油水井试井资料的精细解释,研究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带位于井间一定区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对于高含水开发后期井间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新认识,对老油田调整挖潜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七区西东南部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后,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在精细油藏描述基础上,对剩余油富集程度较高的主力油层进行挖潜,通过层内脉冲稳产技术的攻关与实践,实现了高含水期老井的稳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二连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调剖堵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整体调剖稳产技术,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很多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随着油田井网的不断加密 ,原油采出程度和综合含水越来越高 ,地下可动剩余油已高度分散 ,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必须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扶余油田扶 73块的解剖研究认为 ,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纵  相似文献   

13.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属低渗透油藏,经过1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78.7%,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法、油藏工程法、动态测试等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为下步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同时开展加密调整挖潜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海外河普通稠油油田通过注水开发,在高含水期末已采出可采储量的84.5%,油田自然递减已降至近15 a的最低水平,开发效果得以改善,但随着油田即将步入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动用程度不均、注采结构不合理等开发矛盾加剧,稳产基础薄弱.通过开展油藏工程研究,重新确立该油田四级断块的注采参数,开展注水油田结构调整,改善了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强注强采 ,地下矛盾十分突出。为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在深化油藏开发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数值模拟技术 ,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合理地层压力水平研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途径分析、注采结构状况分析研究等。在降压强排试验的基础上 ,调整注采结构 ,使油田地层压力得到控制 ,注采结构得到了优化 ,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 ,油田开发趋势明显好转 ,强化了油田稳产基础 ,走出了稠油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认识剩余油,挖掘剩余油"己成为高含水期老油田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核心内容[2]。油田开发实践表明,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地下储集层中还存在较多剩余油富集区,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仍然较大。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通常划分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油藏非均质性、构造、断层等。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生产动态等等。地质因素属于内因,开发因素属于外因[6-7]。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导致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的多样化、复杂化。本文针对文明寨油田构造极复杂、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特征,深入研究剩余油富集区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描述与预测技术,从而形成了高含水期极复杂断块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的理论体系与配套挖潜技术。其做法对同类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水后期油田稳产的关键取决于对剩余油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濮城油田濮53断块油藏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油藏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注采系统适应性差.本文分别应用物质平衡法、油水相对渗透率法和沉积微相法对其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以生产分析为基础,分析研究沉积微相、水淹图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在精确地质建模的基础上,对该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拟合了油田的生产动态,得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由此采取油针对性的挖潜措施,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这些研究方法对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留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通过不断加深油藏微构造、沉积微相研究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并在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设计调整井,打出一批高调整井,减缓了油田产量递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由于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建模、构型研究及剩余油分布与预测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在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油田稳产增产、提高采收率的相关配套挖潜技术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对改善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水平,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国内外高含水油田在油田稳产增产相关配套挖潜新技术,对于指导同类油田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剩余油饱和度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原油田是复杂断块油田,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为了提高开发效果,进行综合开发调整,综合开发调整的基础是弄清油藏剩余油分布现状和规律,为此作者介绍了美俄剩余油饱和度的测量方法,目的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原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开发效果而进行综合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