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谱分析能够有效地抑制信号中的高斯噪声,准确地分析信号中存在的二次相位耦合成分.但是,传统的双谱分析方法对于转子全周碰摩故障,尤其是早期碰摩故障,存在丢失信息的问题,无法区分正常转子与碰摩转子,诊断能力较弱.为此,基于双通道矢量谱的概念,提出了双谱能量法,并应用于碰摩转子故障的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谱能量的碰摩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继承了双谱的优良特性,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判别早期碰摩故障,是处理碰摩转子非线性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爱军  向玲  唐贵基 《润滑与密封》2007,32(5):37-39,44
通过转子台启动过程实验模拟了局部碰摩故障发生的过程,基于Hilbert-Huang变换(HHT)得到了不同程度局部碰摩故障的时频分布特征,给出了单点碰摩与局部碰摩故障的区分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单点局部碰摩故障时频分布特征表现为瞬时频率沿基频的规律性的突变与波动,其强度与碰摩程度有关,并且突变时刻与碰摩发生位置相对应;局部接触碰摩发生时,时频图上基频成分波动变化加剧,出现低频及规律变化的高频成分。基于HHT的时频分布可以在转子系统发生局部碰摩早期发现故障,与传统的频谱分析相比,能更准确地反映碰摩故障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裂纹-碰摩耦合故障转子系统时频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无故障转子系统、裂纹故障转子系统、裂纹-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的起机过程时域特性,并结合小波等高图分析其时域、频域特性。理论结果显示,裂纹-碰摩故障转子系统既保留了裂纹故障的高频分量特征,又保留了碰摩故障的低频成分特征,升速时域曲线出现波动。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研究表明,通过启机过程的时域波形结合小波等高图,可以诊断转子系统的裂纹-碰摩耦合故障。  相似文献   

4.
EMD方法在转子局部碰摩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故障振动信号的特征,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应用于转子局部碰摩故障诊断中。采用EMD方法对转子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实现碰摩、背景和噪声信号分离,从而提取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具有局部碰摩故障的转子振动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的基本模式分量(IMF)具有明显的调幅特性,而其他状态下的转子振动信号经过EMD分解后得到的IMF分量没有明显的调幅特性。因此,EMD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故障诊断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核电站的主泵安全、长期、稳定地运行,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现代非线性理论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某核电站主泵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主泵的碰摩故障问题,分析了碰摩刚度、不平衡质量偏心量与碰摩间隙对转子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核电站主泵等相似旋转机械的碰摩故障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转子动静碰摩故障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转子碰摩的特点,建立了以刚度为分段线性的Jeffcott转子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转速低于临界转速时系统存在高阶倍频成分;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后系统中出现分频振动成分;当转速接近临界转速的整数倍时,该转速频率的幅值显著增大。按照转子碰摩模型,建立了转子碰摩故障试验系统,进行了转子碰摩故障模拟试验,采集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碰摩样本数据,并得到每个状态下的频谱图和轴心轨迹图。试验分析与基于碰摩力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一致,此研究对及时准确地诊断和预报旋转机械转子早期动静碰摩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讨论了具有短油膜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在发生碰摩故障时的非线性行为;分析了碰摩转子系统的故障特征、故障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周期分岔特性和频谱特性等方面与碰摩转子做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偏心矩、定子刚度和摩擦系数对碰摩转子型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旋转机械动静碰摩故障下转子与静子振动信号的变化规律.首先分析了碰摩转子和静子振动机理,通过实验对旋转机械在正常情况、轻微局部碰摩和严重局部碰摩三种情况下的动静件振动信号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静子振动信号对碰摩故障极为敏感,碰摩时静子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表现为调制特征,该特征可以较好地揭示碰摩故障的发生.为诊断碰摩故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谐波分量的转子系统碰摩故障定量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利用碰摩转子系统响应中的高次谐波分量进行碰摩位置和碰摩力定量诊断的新方法。基于谐波平衡理论分析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证明了碰摩故障转子系统中任意两节点之间高次谐波分量之比等于无故障转子系统频率响应矩阵的相关元素之比。根据此关系,提出转子系统碰摩故障模型诊断方法和步骤:利用正常转子系统与故障转子系统响应的任意一阶谐波分量之差,结合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就可以诊断出碰摩的位置;进而可以根据故障转子系统响应的各次谐波分量还原出碰摩力分量。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一转子系统进行偏碰和整周碰摩时的数值仿真,并分析支撑刚度及噪声对诊断方法的影响;又在模型转子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该方法仅利用一个转速下两个节点的振动响应即可实现碰摩故障的在线定量诊断,因此便于在实际旋转机械上实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转子碰摩故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lbert-Huang变换(HHT)得出的时频图是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应用HHT时频方法对转子早期局部碰摩和全局碰摩故障信号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比较表明:HHT时频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聚集性,能够很好地反映转子系统早期故障信号的时频特征,可以有效地对转子系统碰摩早期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对全局碰摩故障信号分析,说明碰摩过程中摩擦力是不均匀的,碰摩接触面积的增大在时频图上表现为基频成分的波动变化加剧和高频成分的增加.基于HHT的三维谱图和时频亮度谱图能清晰地显示碰摩故障的频率、时间和振幅信息,为工程实际中转子系统的早期碰摩故障诊断和全局碰摩特征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