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土木建筑》2010,(1):80-80
距柳州市117公里的忻城县城关镇翠屏山北麓,有一座中国境内唯一保存得最完整的壮族土司建筑物,这就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忻城莫氏土司衙门。  相似文献   

2.
距柳州市117公里的忻城县城关镇翠屏山北麓,有一座中国境内唯一保存得最完整的壮族土司建筑物,这就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忻城莫氏土司衙门。  相似文献   

3.
叶明晖  孟祥武 《华中建筑》2009,27(8):178-181
该文以兰州鲁土司衙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鲁土司衙门的总体布局进行简要概述,在详细分析与比较相似建筑群的基础上,对鲁土司衙门建筑群总体布局和形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本文以兰州地方民族建筑鲁土司衙门为研究对象,结合古建漫游这种新兴的动画表现形式,分析了古建筑三维建筑漫游动画的制作方案,本研究对推动古建筑信息化、文物保护和网上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边地绿宝石——娜允在中国西南边陲有一座中国仅存的傣族古城——娜允古城,这里自然环境优美,人杰地灵,人称“边地绿宝石”。娜允在东南亚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历代傣族土司衙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鲁土司衙门古建筑群增设消防设施的消防设计进行分析,以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为指导,对比各类灭火系统的灭火特性,提出该建筑群灭火系统选型和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浙江历史城镇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东 《城市规划》2003,27(12):65-67
浙江省是我国的文物大省之一 ,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 3处。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形成“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省份 ,先后批准公布了两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保护区 (名镇 ) ,并  相似文献   

8.
谭优华 《华中建筑》2004,22(B07):A0113-A0114
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城西北30km的唐崖河畔的唐崖土司城,建于元、兴于明、衰于清,是我国土司文物古迹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它的历史与湘西凤凰古城一样悠久,属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字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相似文献   

9.
姚柯楠 《古建园林技术》2006,(3):40-42,12,i0001
南阳知府衙门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府级官署衙门,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保存着明代的建筑格局和清代的建筑风貌,兼具南北交融的建筑风格,是不可多得的衙署建筑“标本”,具有寺庙祠观等建筑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南阳府衙建筑格局的历史承  相似文献   

10.
城市更新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城市大拆大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利用有着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文章基于兰州市老城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天观古建筑群及其周边片区的保护和展示利用,通过建立多维度同心圆式的立体保护空间划定,结合城市更新策略对老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升级,探索传统城市历史文化街...  相似文献   

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的大鹏半岛上,距深圳市区50公里的大鹏半岛上,距深圳市区50公里,是深圳市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始建于1394年,是一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区。  相似文献   

12.
<正>1.国家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大要求与规划安排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目前,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与120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镶嵌于广袤的国土上,是中华文明成就、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核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2万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12万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我省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剖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建筑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历史约7000年之久,大凡古建筑都经历了从地下(穴居、巢居)到地面,从土坯到砖木的发展过程。古建筑虽在各个朝代都有差异,但基本特点属木结构体系是一致的。如何做好古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是当前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笔者有幸与省有关检查组对我省的古建筑防火安全状况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据有关资料表明:我省的古建筑和革命纪念建筑等文物保护单位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近3万处,其中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者有30处,省级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14.
李浩 《建筑师》2023,(1):112-122
在广泛查阅一批原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1982年我国出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时代背景、社会诱因和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进而分析了这一制度的思想渊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各地历史文物古迹屡遭破坏、国家各项管制措施乏力的紧迫形势下,借鉴国际历史古城保护经验和我国于1981年3月先行建立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制度,将1961年建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度拓展至城市整体层面的一项制度设计,建立之初具有扩大化的“文物保护单位”的色彩,稍后于1986年建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制度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完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伍江  王林 《城乡建设》2006,(8):8-10
上海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严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凸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上海市现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9年、1994年、1999年、2005年先后分四批确定了632处,共2138幢、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建筑为“优秀历史建筑”(其中6l处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上海确定了中心城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复…  相似文献   

16.
郜华 《华中建筑》2020,(5):16-20
文物保护规划评审意见具有准确凝练、针对性强、指导规划成果等特点。该研究收集、整理了2008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评审意见共716份,采用了应用统计学方法,结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划分统计子项、分析评审意见分布特点,研究规划编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评审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保护对象、保护区划评估、保护范围具体划定是规划编制的关键部分,并提供其编制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勘测》2012,(3):100-100
云冈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进一步保护该文物,并且为文物研究、历史研究、建筑研究、复原研究、科学研究等提供数字化接口,建立一个数字石窟,  相似文献   

18.
结合口述史,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黄石华新水泥厂的历史生活空间进行挖掘。指出有些地标性的片段曾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是集体记忆的载体。甄别记忆之场有助于开展更加完整与真实的文物保护工作,有助于重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生活共同体,有助于实现特色教育和展陈历史。  相似文献   

19.
姚安,古称姚州,位于云南省中部,西汉延续至今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0处国家级、省、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全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府,也是极少数至今仍然保留着厚重古文化内涵的县城之一。作为楚雄州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姚安文峰塔位于姚安县城南8公里的独树山之巅,由于受自然条件、雷击以及多次地震的影响,特别是2009年姚...  相似文献   

20.
毛云章  尤广熙 《石材》2004,(5):48-49
北京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道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廿九年(公元741年).名天长观。金代重修改名称太极宫。公元1224年,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元太租成吉思汗之赐,主持该观,名长春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