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根据海城、唐山等地震的经验,在研究制订《冶金工业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中,编制组确定以“定性正确,定量合理,标准恰当,方便使用”为编制原则,其中,“标准恰当”的原则,具体体现在抗震设防总要求、设防烈度、设防标准和设防水准等具体内容上。一、抗震设防的总要求抗震设防的总要求是保障地震作用下厂矿的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这是政策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抗震设防总要求。所谓政策性,指的是根据国家当前的财力、物力条件,确定设防范围和设防等级;按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取用的容许损坏程度等。所谓技术性,指的是当前地震工程科学技术所能达  相似文献   

2.
一、框架的抗震变形验算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正在修订之中,在抗震设计方法上有若干重大修改,其中之一就是对高层与多层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要进行抗震变形验算。从抗震设计的指导思想来看,进一步体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原则,实行“三水准、二阶段”的设计。第一水准是遭到常遇小震时建筑物不损坏,仍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第二水准是在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建  相似文献   

3.
《砖瓦》2020,(10)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建筑项目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合理性。为此,主要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抗震设计的关键意义出发,围绕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某些具体问题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地震等灾害的概率急剧升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房屋抗震设计这一问题。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设计环节应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给人们的经济损失与生命危害。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与目标的分析,结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助力下得以快速提高。建筑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高度关注。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设计在现代建筑领域中举足轻重。文章在阐述抗震结构设计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以高层建筑为例,分析了抗震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体现,希望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璐璐 《建筑知识》2013,(12):90-9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下文对结构设计特点,抗震设计的原则及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抗震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7.
把在建筑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抗震概念设计引入到隧道抗震设计中,分析了隧道抗震概念设计的4个主要内容:场地选择、合理受力原则、构造措施及空间作用原则。最后得出隧道抗震概念设计能较好地指导隧道抗震设计,但设计理念与理论基础还需要充实。另外,高素质的设计人员也是隧道抗震概念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了在抗震设计中结构的作用效应与结构的抗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来表现,揭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小于1的真正原因有三个因素:1)地震动的特性;2)构件在地震中实际承载力比按照静力进行设计时承载力要高;3)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陶鹤进  彭卫纲 《江苏建筑》2004,(4):19-20,27
具体介绍了南京体仁大厦工程设计中采用的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设计方法。《规程》上对钢牛腿一混凝土环梁节点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结合本工程通过试验得出节点区域弯矩、剪力的分配关系,由此得到计算公式,明确了钢牛腿、环梁、钢管壁受力状况,通过一系列构造措施,完整地体现了框架节点抗震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结构的抗震设计主要分为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和隔震减震设计方法,针对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流行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原理分析,详细论述了橡胶隔震技术的产品结构、基本特性、结构设计和计算验证,并针对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隔震技术较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体现出更好的安全性、实用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概率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结构抗震可靠度的特点,着重分析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承载能力的可靠度。在校准现行抗震规范可靠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优化方法导出了设计表达式中的地震作用系数,抗力的抗震调整系数,以及荷载组合系数;同时对以概率为基础的多系数表达式和现行抗震规范设计表达式的构件荷载效应计算上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用概率方法确定抗震设防标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的抗震设防标准,以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来确定抗震设防中“罕遇的大地震”与“发生概率密度最大的中、小地震”的定义。通过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发生概率密度最大的中、小地震”,烈度与基本烈度的关系以及基本烈度分別为7、8、9度地区“罕遇的大震”烈度的对应值;为贯彻“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韩玉峰 《山西建筑》2007,33(30):89-91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单层砖柱厂房震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了抗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带有双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带有双塔楼的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研究,证明在地震作用下这类结构存在五种基本的振动形式,当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论计算地震作用时,其中有三类振型对结构的内力与位移没有贡献,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此类结构可以用简单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本文算例给出的结果与理论推导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抗震规范中不用地震烈度的一个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地震烈度在我国抗震规范中的作用,并从抗震理论的发展,指出地震烈度概念与规范对地震动的规定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进一步改进的束缚。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地震烈度要求简单而综合,但抗震设计则要求分清引起结构破坏的不同因素,以便对症下药地采取有效措施。文中提出在抗震规范中不再采用烈度而直接规定地震动参数进行计算,按震级与震中距离规定抗震构造措施。最后,本文在借用国外地震动观测资料上对比了现行规范与建议方法的合理程度;并以一个具体例子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风车型双连住宅建筑布置合理,结构上采用部分异型框架柱,满足了居室无柱角突出的要求,很受欢迎。但结构布置复杂,中间连接部分宽度小,楼板薄弱。设计人员对在水平力作用下连接部位楼板的变形与受力问题很关注。本文采用考虑楼板变形的计算机程序分析了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与变形,并按串并联多质点振动体系输入地震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在整个地震过程中,连接部位的最大动力反应值。分析表明:只要对连接部位的楼板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加强,这种结构是可以满足抗震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Accurate seismic assessment and proper aseismic desig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requir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response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forc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unnels during an earthquake,a wide collection of case histories has been reviewed from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with respect to damage classification,to discuss the possible causes of damage,such as earthquake parameters,structural form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In addition,a case of Tawarayama tunnel subjected to the 2016 Kumamoto earthquake is studied.Discussion on the possible influence factors aims a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based aseismic design of tunnels.Finally,restoration design criterion and methods are presented taking Tawarayama tunnel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8.
带斜楼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现浇钢筋混凝土斜看台楼盖跨越两个结构层,形成一个连续、复杂的空间结构。现浇斜看台楼盖建筑尺度及刚度较大,其对整体建筑结构工作性能尤其对地震作用下各类结构构件受力影响较大,不容忽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对此类带现浇斜楼盖结构抗震设计尚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结合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斜看台楼盖结构设计,通过对带现浇斜看台楼盖和不带现浇斜看台楼盖两类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分析,揭示了现浇斜楼盖对整体结构工作性能及对各类结构构件地震作用下受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都岷山饭店的竖向地震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成都岷山饭店连接大小筒体的联梁及只有半数柱子落地的框架的托梁受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发现联梁和托梁都有足够的强度经受7度烈度的竖向地震作用,与规范的规定符合。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地震区现有建筑物抗震加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提供一些参考,文内提出并讨论了加固要求与方法。本文还提供了一些根据有关试验得到的计算公式,可供抗震加固设计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