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络的神经中枢,良好的七号信令网能有效的提高呼叫接续质量及接通率等指标,有利于全程全网监控。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是基于整个七号信令网络的实时监测和告警及故障处理系统,本为对七号信令及信令网进行了分析,并对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骨干七号信令准直联网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民 《电信科学》2003,19(7):67-69
负荷分担的七号信令准直联网络测试较为复杂,用仪表测试和用集中监测系统测试都有一定的难度。本详细地分析了骨干七号信令准直联网的测试特点,给出了用仪表测试和用集中监测系统测试的方法,可供仪表测试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设计和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七号信令网络的优点,然后提出七号信令网络的监测需要专用的七号信令监测系统。接着介绍了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的总体结构,以及信令监测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网络规模迅速扩大和新业务不断推出,移动七号信令网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移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能有效实现信令网各种协议消息的采集、解码、关联、实时监测、呼叫跟踪和深层统计分析,具有准确、实时、详尽和全网性特点,为移动信令网维护管理、网络优化、业务分析、网间通信质量监测分析、障碍快速定位和排除、话务网网管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5.
七号信令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信网及各种新业务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收益。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通过直接采集七号信令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对七号信令网实时动态监测,以及各种用户信令的各种微观分析。章在分析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对监测系统的组网结构、系统功能、软件应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伍刚 《通信世界》2001,(23):38-39
随着我国电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通信网如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作为各通信网的支撑网——七号信令网,在我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已经建成了由高级信令转节点(HSTP)、低级信令转节点(LSTP)和信令点(SP)组成的三级七号信令网(如图1所示)。七号信令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运行对于提高电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运营收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监控七号信令网,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与运行维护水平,提高电话接通率,监控某些异常的呼叫(如超短、超频话单,交友热线等)等,成为各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产生和推广,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电信总局《七号信令管理维护办法》,七号信令网集中监测系统将纳入本地网的网维中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通信产业的发展,电信运营商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越来越重要。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可以准确、有效地获取信令信息,对各种信令协议进行跟踪分析,为信令网管理和维护以及业务质量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手段。文中分析了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的原理,对其建设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消息解码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号信令网是电信网的三大支撑网之一,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十分广泛。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由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和大量的信令点(SP)组成的三级七号信令网.七号信令网真正成为电信网的神经网和支撑网。为了保证七号信令网的正常高效运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作为对七号信令网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的工具就显得格外重要。协议分析是七号信令监测平台中实时和历史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获得完整的信令规程分析和实现网络故障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移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整体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移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的总体结构及其各运营支撑系统间的关系以及软件体系结构方面,对移动七号信令监测平台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其应用做出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上海贝尔成功获得中国移动首个七号信令集中监测项目——中国移动通信国际局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MICSS)项目。对上海、广州ISTP以及北京、上海、广州ISC和TMSC1-2的七号信令链路进行集中监测,建设一个灵活和开放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为国际信令网管理和维护、国际话务网管理和维护、国际业务计费和结算等运营支撑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该项目也标志着中国移动全网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建设正式启动。 近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运营商对网络质量和维护越来越关注,对评估电信网络上各项业务发展状况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七号信令系统作为现代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承载的业务种类日趋繁多,信息量越来越复杂庞大。通过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实现对七号信令网络全网实时集中监控,获得详尽的信息数据流,实现对各种业务的定量分析,了解网络运行状态,分析网络的运行质量,成为运营商获取新的收  相似文献   

11.
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为移动公司的网间七号信令链路集中监测提供了全新的维护手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叙述了中创信测公司研制的七号信令网间监控系统在网间信令分析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在GSM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SM通信系统中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结构及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根据GSM通信系统的测试接口和协议模型,提出了一种移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七号信令网及其集中监测系统[刊]/席海峰//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0,12(2).—51~54,78(C)当前通信网业务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作为通信网三大支撑网之一的信令系统在迅速发展,而作为主流的七号信令系统也在逐渐完善。简要介绍七号信令系统及其分析仪,重点介绍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优点,结构及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参30014733  相似文献   

14.
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在电信运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敏 《世界电信》2001,14(9):29-30,48
从我国目前七号信令网的维护管理现状入手,着重介绍新一代的维护监测手段-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以及如何利用这套系统改善七号信令网的维护管理质量,充分发挥七号信令支撑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各电信网如固定电话网、移动网、ISDN网以及智能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作为支撑网的七号信令网的可靠性对于提高电信服务质量、增加运营收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能迅速掌握全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网络故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能,有必要建立七号信令集中监控系统,通过对全网信令链路的监控,采集分析用户管理信息,分析呼叫失败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接通率,并有效地防止盗打电话和国际交友热线。 一、系统的体系结构 以深圳市本地七号信令集中监控系统为例,系统采用分布式分层模块化结构,分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移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的总体结构及其各运营支撑系统间的关系以及软件体系结构方面,对移动七号信令监测平台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其应用做出介绍。  相似文献   

17.
于林  张家波 《通讯世界》2002,8(9):82-84
七号信令网管系统是针对STP的管理,实现七号信令网的性能管理、告警及故障管理、配置管理等、着重宏观的管理,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在协议、网络、业务等的深层次分析和实时性监视方面具有更强大的功能,是七号信令网集中维护和管理、话务网网管、网络优化、网间服务质量监视分析和网间计算核查、业务话务模型分析、网络规划、故障快速定位和排除等的有效的支撑手段之一。七号信令集中监测平台的建设目标为建设一个灵活和开放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被监测的信令链路在HSTP、LSTP、关口局、SP点之间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配。从…  相似文献   

18.
软交换系统七号信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大规模应用七号信令的实际情况,对软交换体系结构、信令网关、初始会话协议(SIP)进行了描述。并针对下一代网络的分层思想、软交换的互联互通结构和呼叫流程,提出了利用软交换交换核心平台和信令网关及SIP相互配合实现七号信令的解决方案。描述了软交换系统的七号信令软件结构、信令网关的软件结构,阐述了相应呼叫流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重庆迪荔公司的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在德阳市电信局的应用情况。从用户的角度提出了对该系统的看法,针对如何充分利用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和提高信令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东 《电信技术》2002,(10):65-67
1引言信令跟踪是进行话务分析特别是提高接通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交换机的维护过程中,对原因不明的呼叫失败障碍进行分析时也要用到信令跟踪。通过分析消息流程和消息参数,统计各种呼损所占比例,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接通率。由于信令跟踪记录的是每个呼叫的详细信令流程,故其分析和统计工作比较繁琐。但信令跟踪的目的主要是对失败的呼叫进行分析,如果能让交换机仅仅跟踪那些失败的呼叫甚至指定的呼损原因的呼叫,必将大大提高信令分析的效率。本文将介绍EWSD交换机信令跟踪的技巧,并通过应用实例来阐述其在“诊断”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