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丁酯和丙烯腈乳液共聚合的研究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转化率、乌式粘度计、凝胶渗透色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粘弹仪、^(13)C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研究了(NH_4)_2S_2O_8/Na_2S_2O_3引发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乳液共聚合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并与以(NH_4)_2S_2O_8单组分引发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转化率和特性粘度随氧化剂、还原剂和温度的变化服从大多数水溶液聚合,本体聚合氧化还原引发的规律,以(NH_4)_2S_2O_8/Na_2S_2O_3和(NH_4)_2S_2O_8单组分引发,二者所得聚合物在特性粘度、分子量分布、乳胶粒子的形状和大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且随(NH_4)_2S_2O_8/Na_2S_2O_3摩尔比不同,粒子的结构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I]、单体总浓度[M]、乳化剂含量CE和聚合温度T对微乳液共聚合的最大聚合速率Rmax和共聚物粘均分子量Mη的影响.测定了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结果得到Rmax∝[I]^0.90[M]^1.49CE^0.73exp(-6116/T),M^-,∝[I]^-1.60[M]^-1.22CE^-1.43exp(3496/T);rst=0.55,rBA=0.23. 相似文献
3.
以(NH4)2S2O8-Na2SO3为发体系用滴加还原剂的半连续方法,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乳液共聚合,系统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聚合温度和官能团单体GMA含量对聚合转化率、乳液粘度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在微乳液中的共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以γ射线和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St/丙烯酸丁酯(BA)在微乳液中共聚合,微乳液共聚合与本体共聚合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种引发剂之间也不相同,在微乳液共聚合的聚合初期,BPO引发时,共聚合场所为大聚合物粒子的内核;而γ射线引发时,为单体溶胀胶束的乳化剂层。 相似文献
5.
无皂阳离子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在无乳化剂条件下,加入少量的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丁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作用下,合成了一系列粒子分散均一,表面干净的阳离子乳液,深入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共聚单体浓度,防子强度及pH值对粒径,粒子数目,粒子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以上各因素来控制胶乳粒子的粒径, 子数目,而粒子表面电荷密度是由共聚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离子强度 相似文献
6.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微波辐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微波辐射下,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原料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利用FT-IR、DSC、TG、TEM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乳胶膜的热稳定性、乳胶粒子的形态.考察了共聚物乳液的表面张力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氟硅单体的加入降低了共聚物乳液的表面张力,显著提高了乳胶膜的热稳定性.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辐射聚合能够得到更好的核壳结构乳胶粒,且乳液具有更好的耐寒和离心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反应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微米级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不同聚合条件下,产物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比值增大,粒子平均粒径和分布都减小;分散剂用量增加,粒子平均粒径减小,分布变窄;增加引发剂用量或提高温度,粒子平均粒径增大,分布变宽;随着乙醇/水比值增大,粒子平均粒径增大,分布有个极小值。 相似文献
8.
天然橡胶乳液的辐射硫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采用辐照技术硫化天然橡胶乳液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原材料及添加剂的选取,加工工艺条件,辐射硫化天然橡胶乳液的性能及其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在微波辐射下,采用细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稳定的含氟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酸丁酯(BA)三元共聚乳液。利用FT-I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组成;采用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研究了聚合过程中粒径变化;用称量法测定了转化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胶粒的形貌。结果表明,油溶性引发剂AIBN引发FA-MMA-BA三元细乳液共聚合的主要成核场所为单体液滴;所制得的乳胶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2 nm~98 nm;微波的引用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体转化率,且制得的细乳液离心稳定性更好;耐水性随氟单体含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氟醇和乙烯基硅氧烷为原料合成的氟硅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进行乳液聚合制备氟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考察了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TEM及AFM对乳胶粒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乳胶粒呈规整的球形结构,且分布较为均一;研究了氟硅单体、乳化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采用Wilhelmy方法测定了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结果表明乳胶膜对水的抗浸润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PFEA)为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ANPEO10-P1)为反应型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聚合方式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无皂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以及PFEA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型乳化剂ANPEO10-P1用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PFEA用量为6%时,得到的乳液粒径分布窄,稳定性好,乳液成膜后吸水率低,达到8.8%,对水的接触角达到了109.5°,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运用响应面法对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配方进行优化。方法将硬单体和软单体的质量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丙烯酸质量分数作为考察因素,以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作为因变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2个自变量进行多次拟合,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三维曲面,得到最优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最后加以实验验证。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最佳模型,当硬单体和软单体的质量比值为2.09、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5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4%、丙烯酸质量分数为6.16%时,能够获得最大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为5.36 k N/m时,混合制成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最优,即得到最优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结论将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应用于优化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可减少实验次数,且对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射分散聚合制备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散聚合。利用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研究了微球的形态和粒径大小,探讨了介质中乙醇含量、聚合前期微波功率、引发剂和稳定剂浓度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介质中乙醇质量分数在40%~50%时能得到稳定的聚合物微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前期微波功率的增大,微球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先减小后变大。与常规加热聚合相比,微波辐射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体转化率,所得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小,单分散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以2-溴丙酸甲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基三胺为配体,进行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用单体竞聚率的差别合成梯度共聚物(rM=2.58,rB=0.25)。通过分析共聚物13C-NM R谱图的羰基峰,得到以MM A为中心和以BA为中心的三元组的相对浓度,转化得二元组浓度,用各元组浓度随转化率的变化表征梯度共聚物的梯度结构。 相似文献
16.
N-PMI/MMA/AN乳液共聚物的合成及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三元共聚物,用DSC,TBA及TGA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BA能 了地表征N-PMI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从TGA结果看,加入N-PMI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同时用GPC对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照乳液聚合技术具有产率高、节能省时等优点.本工作利用微波辐照,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度分析、核磁分析、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化表征,研究了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氧烷,C-1757)的用量对乳液聚合和复合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胶粒的平均粒径均小于100 nm,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复合乳胶粒粒径增大,分布变窄,制备的复合胶膜吸水率明显降低,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辐射乳液聚合制备磁性高分子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并用油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了稳定的水分散性纳米Fe3O4磁流体。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以苯乙烯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微波辐射乳液聚合法制备了Fe3O4/聚(苯乙烯-丙烯酰胺)磁性高分子微球,表征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态与结构,研究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粒径、热稳定性、磁含量与饱和磁化强度。研究发现,在选定合适的聚合条件下,通过微波辐射乳液聚合法可以制得粒径为70 nm~80 nm、磁含量为18.2%的磁性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拓展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领域,探究聚合反应条件对碱溶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碱溶性丙烯酸酯乳液,按照单因素法研究了固含量、聚合温度和反应pH值对碱溶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分析仪(TG–DSC)对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当聚合温度为75 ℃时,可以合成黏度为10~14 mPa.s的碱溶性丙烯酸酯乳液。 结论 该丙烯酸酯乳液在包装用胶黏剂和功能性膜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