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本文从徽州民居建筑中光环境的设计入手进行分析,挖掘徽州民居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的艺术性--水墨意境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在使我们了解徽州民居建筑鲜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的同时,更能意识到我们的先人对光设计的纯熟,同时使我们意识到建筑中用光的重要性即光和人们的心灵是紧密相连的,更是有思想内涵的.  相似文献   

2.
徽州民居合院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建筑空间结构的产生或者一种建筑体系的建立,都无不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本文从徽州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入手,对徽州民居合院空间的形成、发展以及结构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加深对民居文化的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徽州建筑关键要素马头墙和大门为例,对徽州民居中传统材料与装饰手法进行剖析,旨在充分挖掘传统材料与装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深刻地域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建筑设计的表达和理念.从徽州民居的局部装饰艺术特征出发,把握各种传统材料的特性及装饰手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工艺、新观念和新组合在现代建筑表现中的作用与效果,如空间感、光感、材料质感,普通材料的非常特质等,发掘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表现力中的潜能,有利于现代建筑与城市个性、地域性以及意识文脉的进一步展现.  相似文献   

4.
追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需要考量其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要重视形成人居空间演变的若干阶段里的遗存,以及史料记载中的地域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与技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论证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客观地认识徽州民居空间形态与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处典型徽州民居-宏村吴杨九宅园花厅与庭院布局、建筑造型、风格意境及其常用表现与设计手法进行分析,归纳出徽州民居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一些规律,如:在造型的丰富性,讲究韵律美,花厅平面布局灵活,变幻无穷,常与庭院结合而成一体等,突现表现出了简洁美,工艺美以及简明实用的理性,显示出徽州建筑文化中追求净与静的自然环境气氛。  相似文献   

6.
以徽州民居为研究对象,从人境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影响徽州民居因素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并对徽州民居形式从建筑平面及空间、结构及构造、立面、装饰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结合新语境达到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徽州建筑文化的目的 ,为推动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喀什民居特点的分析,说明建筑文化对民居文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加强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研究,提高传统文化因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具有科学合理的民居建筑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徽州民居的形制与装饰入手,分析了徽州彩画的艺术风格;以徽州现存的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彩画为例,讨论了徽州彩画的艺术功能;在充分肯定其实用功能的同时,着重强调彩画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和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9.
现存的徽州民居数量大,居住人数多,室内热环境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以天井热压通风为动力、以建筑围护结构为通道、以地热为能源的组合节能改造方法,以期在不破坏徽州民居风貌的前提下,生态高效的解决或改善徽州民居室内热环境问题,为传统民居活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方建筑文化对梅州传统民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与20世纪对梅州传统民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传统民居建筑受其影响在建筑结构、立面和材料使用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同时这批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式和室内装饰仍旧保留了本地区特征,并对这种兼容吸收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我校专业建设中如何坚持特色与优势专业的建设、构建“大包装”专业群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出现了道德约束乏力的现象,一些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弱化,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社会道德规范没有内化为人的内心自觉,而道德内化不力又源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缺失。本文从人的主体性和道德内化的关系入手,提出发挥人的主体性是道德内化的关键,同时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通过关注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自觉需求,从而自愿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3.
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叠加最大值法预测系列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点,建立了系列犯罪心理图像分析模型,给出了作案熟悉程度计算表达式和预测作案地点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作案心理变化的4个阶段.对模型中影响熟悉程度的最大半径、安全距离区间和熟悉程度区间3个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2010年国际数学建模B题(破案学)中PETER的犯罪足迹为例进行了预测,其预测正确率为80%.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预测犯罪嫌疑人住处以及下一次作案地点,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我校专业建设中如何坚持特色与优势专业的建设、构建"大包装"专业群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汽轮机汽缸预暖系统是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对某600 MW汽轮机汽缸预暖系统的运行条件和运行操作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的优化运行分析做好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法律天生就具备了人性化的属性。法律人性化作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我国随着民主、人权和法治建设的深入,特别是新时期着眼于理性与全局的和谐社会的建构,人性和人性化在中国理所当然受到格外关注。我国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司法机关如何追究犯罪、惩治犯罪的程序法,从人性化视野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常压下采用NDJ-7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了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相关混合体系在288.15~365.15K下的粘度,包括大豆油和生物柴油,甲醇和甘油,甲醇、大豆油和生物柴油三个混合体系.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粘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三个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良好,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组成和不同温度下这些混合体系的粘度.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服饰西式化走向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民国服饰变革原因着手,讨论了这次变革对中国服装走向西式化的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服装的等级制度彻底消亡;中国服装在中西服饰文化交融中得到了发展,诸如造型款式上从平面走向立体,服装材料从单纯走向丰富,穿着方式从纯中式走向中西结合;而且开创了我国时装表演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