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分析了润滑油出现漆膜现象的原因,简要介绍了漆膜的形成机理。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实施了净化清除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工业上用漆膜倾向指数来表征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劣化并生成漆膜的趋势。文章根据方法 ASTM D7843,针对透平油、空压机油等常用工业润滑油,试验并分析了加热前处理、光照、老化温度、金属催化剂等因素对漆膜倾向指数的影响;分析了胺类抗氧剂、ZDDP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机理;研究漆膜倾向指数测试在实际工况下不同类型油液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加,润滑油漆膜倾向指数会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某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渣油加氢装置的工艺流程以及循环氢压缩机机组情况。针对循环氢压缩机运行中出现的轴瓦温度异常问题,通过对轴系仪表、压缩机负荷、润滑油和转子等的排查分析,结合循环氢压缩机拆检结果,分析出机组轴瓦温度升高及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机组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产生了漆膜,漆膜造成瓦块结焦积碳。提出了彻底解决轴瓦温度异常的措施和不具备停机检修时的调整措施,对于同类压缩机停机检修及日常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透平机组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也随之增多。文章介绍了目前业界对漆膜问题的关注程度,并概述了漆膜的形成机理和危害。通过介绍漆膜的检测方法及长期油液监测的重要性,提出了去除漆膜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透平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从国内外对运行中汽轮机油监控指标的分析对比,以及按目前国内汽轮机油换油指标项目检测油品质量却失效的案例分析中,指出关注苛刻条件下在用汽轮机油漆膜生成倾向的重要性。分析了漆膜的组成、危害及形成漆膜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漆膜生成倾向的评价方法及减少漆膜生成的措施,提醒设备管理者除关注汽轮机油的抗氧化性能外,还需关注油品本身及使用过程中的漆膜生成倾向。  相似文献   

6.
《润滑油》2021,(4)
漆膜作为汽轮机组和压缩机组滑动轴承的常见异常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设备的润滑可靠性和机组的运行安全。文章介绍了合成气压缩机组和冷冻氨压缩机组的运行背景,分析了异常故障的产生过程和原因。通过分析和研究漆膜的形成机理,阐述了漆膜的形成现象和危害,最后提出了机组出现漆膜问题时的短期处理对策和长期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润滑油氧化产生的极性小分子的聚集行为以及分散剂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对其聚集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模拟时间的增长,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分子聚集体;在不含分散剂的润滑油中,形成聚集体的分子个数不断增加,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在晶胞中的分布不断集中;在含有分散剂的润滑油中,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之间仍可以形成2~3个分子组成的小聚集体,但是没有出现由多个分子形成的大聚集体,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仍然相对均匀地分散在晶胞中;分散剂通过对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形成空间阻隔以及与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氢键两方面的作用,阻碍其形成大聚集体。  相似文献   

8.
益梅蓉 《石油商技》2009,27(1):42-45
随着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机组使用范围的扩大,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常因产生漆膜导致无法正常启动,成了困扰电厂的一个难题。分析了燃气轮机中漆膜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几种对漆膜进行检测的方法,以及控制和减少漆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润滑油市场概况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孟言 《石油商技》2004,22(1):33-39
介绍了国外润滑油市场的规模、结构、产品分布、营销状况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剖析了影响润滑油市场发展的诸种因素以及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对了解和认识润滑油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改进生产和营销策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润滑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GTL润滑油基础油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TL工艺的发展以及由GTL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可能的应用前景及影响情况.由于GTL润滑油基础油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且国内对GTL工艺的技术开发已形成大量试验室成果,建议尽快完成工业性试验,使中国在润滑油基础油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Conclusion Under dynamic conditions of thin-film oxidati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base oils to varnish formation (at temperatures from 290 to 350°C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catalytic action of the metal surface on which the varnish is formed; for MK-22 oil and MS-20 (Groznyi) oil, steel has a greater catalytic effect than aluminum, while for SU machine oil and D-11 (Baku) the reverse is true, so that the varnish formation on aluminum is considerably more severe.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7, pp. 43–44, July, 1973.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孙大新  程亮 《润滑油》2014,(1):7-11
由于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汽轮机的工作参数越来越高,汽轮机油的运行环境日渐苛刻,近年来汽轮机油的油泥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阐述了油泥生成的途径、检测手段和模拟评价方法,考察了基础油的种类对油泥生成趋势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的油泥组成,结果表明油泥组成与试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润滑油氧化产生的极性小分子的聚集行为以及水和羧酸钙分子对其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可以通过氢键产生聚集,形成的氢键聚集体相互作用能为14~58 kJ/mol;随着温度的升高,键能较低的氢键不易形成或容易断裂,因此其聚集程度降低;当体系中含有水或羧酸钙分子时,不同温度下均发生明显的聚集,分别形成了润滑油氧化产物包裹的水分子团聚体或羧酸钙分子的聚集体。润滑油氧化产物与水和羧酸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4~60 kJ/mol和66~87 kJ/mol,其比各类润滑油氧化产物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聚集体的相互作用能高,稳定性更好,因此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较稳定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4.
深水钻井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对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极强的抑制性,优质的润滑性,不易形成气体水合物,维护简单、操作方便、提高钻速等。为预防黏土膨胀,利用聚胺抑制剂、低分子包被剂、防泥包润滑剂及流型调节剂等材料,构建了一套强抑制的深水用HEM聚胺钻井液体系,并采用水合物软件模拟计算了抑制水合物生成的配方。HEM聚胺钻井液在南中国海成功应用15口井,对深水钻井过程中预防气体水合物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具有防卡防泥包双重性能的润滑剂RT-005的研究过程和现场应用情况。经辽河油田290口并应用证明,RT-005润滑剂具有很强的防卡润滑能力,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升级及高档润滑油市场需求的攀升,加氢法正在逐步取代"老三套"工艺,用于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PAO)作为APIⅣ类基础油发展迅速.高档润滑油生产工艺技术开发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PAO加氢工艺等成为生产高档润滑油的主要方法.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具有防卡防泥包双重性能的润滑剂RT-005的研究过程和现场应用情况。经辽河油田290口并应用证明,RT-005润滑剂具有很强的防卡润滑能力,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润滑油》2012,(1):1-6
文章通过对润滑油产品同质化基本特征的描述,对形成润滑油产品同质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产品同质化效应的策略研究方向。并对各种策略研究方面进行了探讨。稳定技术质量策略是核心,基础原料质量策略和提高交付质量控制策略是基础,而稳定生产过程控制策略、提高产品使用质量策略和改进产品服务质量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2种含磷酸酯官能团的离子液体,即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MMIM]DMP)和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MEIM]DMP),用核磁共振氢谱仪表征了其结构,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制备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对钢-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并与磷嗪(X-1P)进行了比较,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磨损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及其磨斑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离子液体[MMIM]DMP和[MEIM]DMP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摩擦系数低,抗磨性能优良。离子液体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化学吸附边界润滑膜,有效地起到了抗磨、减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