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对100t电弧炉冶炼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影响100t电弧炉冶炼时间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提高工人技术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合理组织生产、改善现有生产条件等具体措施提高电弧炉冶炼效率的合理化建议,对将来缩短电弧炉的冶炼周期,提高生产能力有着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北兴特钢90 t电炉在实际生产中的状况,总结出一系列制约生产效率的问题,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制定了改造方案.文中重点介绍了炉壁水冷模块化集束吹集技术,同时对进一步的技术改造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Q235B管材加工成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拉伸试样按照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进行加工,冲击试样按照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进行加工.分别在15℃、0℃、-10℃、-20℃、-30℃的温度下,将试样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横折是指热轧板卷开卷过程中,在板卷的某个部位出现垂直于轧向的条状折痕。矫直后,折痕变密,影响了钢板的表面质量。本文介绍了通过改变轧制工艺消除Q235B热轧钢带横折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芯棒是制造无缝钢管的必不可少的模具,其材质为H13,碳当量Ceq≈2.94%。本文重点阐述了H13的焊接性,对所选焊材进行验证,并制定了一系列焊接工艺来保证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在目前的水电设备制造领域中,复合钢板的应用日益广泛。复合钢是由较薄的不锈钢与较厚的低合金钢通过爆炸焊、轧制或堆焊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双金属板材。使用复合钢板建造压力容器既可以节约贵重耐腐蚀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10.
11.
《新技术新工艺》2017,(5)
采用力学试验、光学电镜(O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对工业热连轧生产304/Q235B热轧复合卷板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以及接合面夹杂物与析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连轧生产的304+Q235B热轧复合卷板的力学性能、晶间腐蚀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剪切强度良好。基板Q235B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类型,还含有少量贝氏体,覆层为典型的奥氏体类型,局部呈现孪晶形貌,接合面附近存在约40μm宽的脱碳层。接合面处存在少量小尺寸硅、锰的氧化物夹杂,伴随铬的碳化物附着析出;覆层不锈钢仅在晶界处有少量细微析出,保证了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短流程铸辗复合成形工艺,以法兰常用材料Q235B碳素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扫描等试验,研究砂型铸造方式和离心铸造方式对环形铸坯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B碳素钢的室温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砂型铸坯中的铁素体以块状的形式存在,且晶粒较为粗大,离心铸坯中的铁素体以针状和块状的形式存在,且晶粒较为细小。离心铸坯的抗拉强度和塑性、冲击韧度均明显优于砂型铸坯。砂型铸坯的拉伸断口呈现韧窝和准解理并存的混合断裂特征,冲击断口几乎为完全的脆性解理断裂特征;离心铸坯的拉伸断口几乎为完全的韧性断裂特征,冲击断口由撕裂韧窝区域和解理区域组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 Q2 35钢连铸坯缺陷对后部产品的性能和组织方面的影响 ,分析了 Q2 35钢连铸坯缺陷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沙洪卫 《机械工人(热加工)》2011,(18):60-62
Mn13—1耐磨板碳当量Ceq达到了3.35,远高于一般的合金钢,容易出现焊接冷裂纹。我们通过焊接试验以及焊接工艺评定掌握其焊接工艺,采用A302焊条,确定了Mn13—1耐磨板与Q235B焊接的焊接参数,按照该工艺方案实施生产,取得了满意的焊接接头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铸造分厂使用的HX—5型电弧炼钢炉,变压器功率为3200kVA,正常出钢10~11t,间歇作业.该炉耗电占全公司生产用电量的10.7%,是一只庞大的电老虎.如何以最小的能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节能工作的一个主攻目标.公司成立前,我厂从1986年就开始了电炉钢节电工作.8年来,电炉钢节电不断迈上新台阶.每吨钢水耗电量从1986年的743kwh下降到1992年的655kwh.达到国家一等炉水平,荣获国家计委能源司、国务院生产办节约局颁发的600kwh进步奖金牌.1993年,我厂继续努力,狠抓5t电弧炉的节电工作,每吨钢水耗电量下降到543kwh,达到国家特等炉水平,于1994年4月再次荣获国家550kwh进步奖金牌.该炉1993年与1986年相比节电97.41kwh,价值34万元;与1992年相比,节电11.20万kwh,价值3.9万元.我公司的主要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前言铸钢件冶炼气孔缺陷是冶炼中钢液的内气体去除不完全形成的。它常以弥散型或蜂窝状存留于铸件中,造成铸件基体既不连续又不致密,而这种缺陷往往是不可修复的,它会使铸件因机械性能急剧下降而报废。我厂在2000年以前,每年因该缺陷导致的整炉铸件报废时有发生,给企业质量和成本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电弧炉冶炼中钢液去气进行了工艺攻关。通过两年多来的不断探索和工艺改进,现已达到了将钢液内气体去除完全的目的,基本杜绝了整炉铸件冶炼气孔缺陷的发生。1钢液内气体及其来源钢液内气体指氢、氮、氧三种。其主要来源有:废钢铁料中的水份及夹杂;合金及辅料中的水份;大气;供氧介质氧气及矿石;炉衬及包衬中的水份和有机粘结剂;水冷设备漏水等。2电弧炉冶炼中钢液去气工艺技术措施2.1减免钢液气体来源是钢液去气的前提。只有从减免气体来源入手,防止钢液在熔炼过程中的溶气和吸气,才会为后序去气操作减轻压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工艺措施;废钢铁料要进行分类,尽量做到少油、无夹杂、不潮湿;常用合金要烘烤至600-800℃,辅料要烘烤干燥;大修炉衬及新砌包衬要烤透,确保水份蒸发和有机粘结剂裂解完全;避免水冷炉墙及电极夹持器漏水现象的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调研及对比国内某厂电弧炉热测试分析结果,指出炉料结构、冶炼过程具体操作及生产组织调度等几个影响中国一重电弧炉能耗的关键因素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