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大多河湖地处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这有利于推行河长制。对于一些跨省区的河湖,如何推行河长制,并在实践中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等问题值得探讨。以地处冀豫交界处的岳城水库为例,对岳城水库河长制框架进行构想,分析了岳城水库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市民安居有着巨大影响,但相当一部分城市河流或河段因遭受重污染,黑臭问题严重。河流治理领域自19世纪至今已有长足发展,治理理念从单纯的"水利工程治理"到"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再向"基于流域管理的治理"转变。基于流域尺度的河流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多方面内容,以凉水河流域为例加以阐述,其治理技术包含了高品质再生水处理技术、河道污水口除臭技术、促流净水技术和河坡植生增绿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很可能对欧洲莱茵河的径流造成影响.需要用领先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去加强适应性战略,以应对河道径流变化,关键在于认识气候的潜在影响以及社会与自然体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两者无论是在个体、地方、区域,再到国际等各个层面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度.提出了面临的三大挑战.在制定适应性战略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确定度是第一大挑战.研究发现,为支撑流域适应性规划而对不确定度进行传播一般仅占现有不确定度的一小部分,如只利用一种模型或一种情景以及一种方法去考虑不确定度.第二大挑战是克服目前科学家提供的科学知识与决策者所需知识之间的失配问题.早期使用“政策风险评估法”的经验表明,该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求.第三大挑战是如何恰当地将莱茵河流域的跨境特点纳入到研究工作和政策制定中来,从整个流域层面而不是单一流域内层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并实施适应性方案,这样可以提供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实际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很可能对欧洲莱茵河的径流造成影响。需要用领先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去加强适应性战略,以应对河道径流变化,关键在于认识气候的潜在影响以及社会与自然体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两者无论是在个体、地方、区域,再到国际等各个层面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度。提出了面临的三大挑战。在制定适应性战略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不确定度是第一大挑战。研究发现,为支撑流域适应性规划而对不确定度进行传播一般仅占现有不确定度的一小部分,如只利用一种模型或一种情景以及一种方法去考虑不确定度。第二大挑战是克服目前科学家提供的科学知识与决策者所需知识之间的失配问题。早期使用"政策风险评估法"的经验表明,该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求。第三大挑战是如何恰当地将莱茵河流域的跨境特点纳入到研究工作和政策制定中来,从整个流域层面而不是单一流域内层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并实施适应性方案,这样可以提供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实际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阐述基于山水林田湖流域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与保护工作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该领域面临的经济体制制约及PPP模式的典型应用方式,结合江西抚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实践,我国PPP模式下流域综合治理创新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姜云鹏  乔玉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0):113-118
为了加强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区尼木玛曲流域生态资源保护,对该区域陆生生态及水生生态进行调研。采用样线法、样方法等实地生态学调查的方法和走访当地部门和居民、河中捕捞记录等方法,并结合当地相关资料调查该区域陆生生态资源和水生生态资源现状,对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水生生态环境进行总体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陆生植被Shannon-wiener指数为0~2,结果表明陆生植物种类单一;调查区域内浮游藻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5~3.92,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3~3.9,藻类物种比较丰富。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认为,尼木玛曲流域范围内主要陆生生物种类单一,群落稳定性差,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水生生态物种丰富,群落结构稳定,水生态环境良好。研究成果可为雅鲁藏布江其他支流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与平原河流相比,高原河流具有独特的水动力、地质地貌和生态特点。以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2010年遭受的地震为背景,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问题,立足治理需求,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改善和景观水文化重建模式,为结古镇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水利支撑。将生态水力学与工程水力学相结合,根据扎西科河和巴塘河的特点(水文、地理和气候特征),以当地鱼类为保护目标,采用近自然修复技术,确定了河道的平面形态和断面型式。结合《结古镇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对滨水空间进行了划分,并根据有关规范对三线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河道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可对扎西科河和巴塘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沙情势的显著变化,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频发,加强崩岸治理和岸线保护是沿江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梳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水沙情势变化、河道冲刷和崩岸情况的基础上,以2017年11月江苏省扬中市江堤崩岸为例,分析崩岸段近期河道演变特征和地勘资料,认为河槽持续冲刷下切贴岸及二元土质结构河岸是崩塌的主要原因,而2016~2017年连续大洪水加了快崩岸的发生。崩岸发生后立即实施了窝塘抢护并修筑临时挡水子堤,随后实施完成干堤复建和窝塘上下游岸线守护工程,实现了2018年成功度汛。此次崩岸的特点和原因在长江中下游较为典型,对崩岸治理与岸线保护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是全面强化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抓手。以长三角和川渝地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推进跨界河湖治理保护、共建跨界河湖联防联治的手段和措施,提出了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河湖管理保护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新安江流域总氮的SPARROW模型,以土-水传输因子(LDF)表示降雨、坡度、气温3个土-水传输变量的影响,结合农业源、林草地源、生活源3个污染源排放系数,分析总氮经过土-水传输之后到达河道的比例(LDR),由此揭示总氮的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坡度的影响在整个流域范围内差异相对较大,LDF为0.86~1.06,因而对3类污染源进入河道的传输比差异亦较大。综合考虑3个土-水传输变量作用下,子流域60土-水传输因子最大,而子流域225最小,因此若制定减排措施要求入河减少量相同,管理上会优先考虑子流域60所在的地区。研究采用改进的河流衰减方程同时描述水文和非水文因素的影响,代替河流分级衰减系数,引进传质系数作为模型模拟参数,削减速率与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且大部分河段削减速率均在以往文献研究范围之内,表明改进的传质速率用于新安江流域总氮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长江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为基础,概述了近30 a来紧密结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长江河道治理方略等方面开展的有关长江河流泥沙、河道治理及河流模拟研究的主要工作成果。可见,30 a来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在长江泥沙运动基本规律、河流动力学的学科交叉发展、河流物理模型基础理论、河流数学模型基本方法以及典型河段治理工程经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为长江河道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需更进一步探索长江流域宏观泥沙问题、深入研究长江流域细观泥沙问题、突出长江河道与湖泊的综合治理等,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更大范围和更高目标的治江事业。  相似文献   

12.
以艾丁湖流域为例,探讨并提出面向干旱区湖泊保护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和方法,包括流域耗水总量控制、入湖总水量控制、用水总量控制、缺水总量控制、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等多层次全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系统及多重循环迭代方法。结果表明:艾丁湖流域2020年生态缺水量为2.60亿m3,2030年生态缺水量达2.48亿m~3。规划近期通过区域内压减灌溉面积,减小地下水超采量;远期需实施外调水工程。2020年综合耗水率进一步增大,在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满足艾丁湖入湖水量的基本需求,湖泊生态补水量应为0.72亿m~3/年。2030年在外调水2.48亿m~3的情景下,入湖总水量为0.91亿m~3/年。研究成果拟为面向干旱区湖泊保护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与比选提供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佘刚 《江苏水利》2013,(2):27-29
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长期以来对水域管理不够,导致河流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以泗洪县情况为分析样本,就如何加强河流管理工作,从更新思想观念、完善管理体制、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等层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人民长江》2021,52(10)
生境质量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重要组成模块,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变化可为景观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境内赤水河流域为例,基于InVEST模型探讨了流域1990~2015年的生境质量时空特征及其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1) 1990~201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与草地的相互转化以及建设用地对三者的挤占,该变化导致流域的破碎度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2)研究区的生境质量与生境退化分别从1990年的0.697 96,0.133 96下降到2015年的0.695 62,0.113 15;热点分析表明,生境质量的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上游及城镇周边,生境质量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的下游植被分布的区域;(3)流域的生境质量、生境退化与景观格局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两者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各异。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云南南盘江为研究区,利用1980年~2016年32个雨量站的降水数据、21个蒸发站的蒸发量数据和13个水文站的流量数据,基于Budyko-Fu方程,分析了流域蒸发量及敏感性与地理坐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盘江流域AET与纬度和海拔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60 7(α<0.01)和R=-0.600 3(α<0.05),且PET与纬度的关系与其一致;13个子流域的流域特征值m均与经度、纬度、海拔呈负相关,m值同时受到了经度、纬度、海拔的影响,其中m值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8 5(α<0.01)、R=-0.622 4(α<0.05);实际蒸发量和蒸散率对m的敏感性均与纬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7 6(α<0.01)、R=0.522 2(α<0.1),且位于流域西部11个子流域的实际蒸发量、蒸散率对干燥度的敏感性和纬度之间具有2次多项式的非线性关系,降水的空间分布影响了实际蒸发量和蒸散率对干燥度的敏感性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和田河流域水环境存在问题为导向,以河道(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两岸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治理等工程为措施,在流域内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研究,营造出“水清城绿地净”的城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初步探索符合流域实际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介绍了滹沱河流域基本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提出了建议,为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滹沱河流域忻州市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综述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理论,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本方法.并以潮白河为研究案例,按照"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很健康"5级评价标准,对其进行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潮白河(1.473)处于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一河一策"工作是实现科学治水、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重要措施。针对公安县复杂的河流水系特性以及平原水网地区存在的水旱灾害、侵占岸线、水质污染、水流阻塞、淤积断流、血吸虫风险等突出问题,围绕实施河长制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提出了相应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流域环境流量管理分区方法研究——以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流量管理分区对识别流域各地区的环境流量管理要求,合理配置河流环境流量,协调社会-生态竞争性用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管理结构体系,统筹考虑社会-自然两大属性,构建流域分区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算法以及布尔运算法结合指标体系对管理流域进行划分,建立了一种区划管理分区的方法。以浑河流域为例,按划分方法将浑河流域划分为5个环境流量管理分区。结果表明:分区方法切实可行,利于简化流域整体管理复杂程度;每个分区具有独立完整的管理结构体系;环境流量管理分区特征鲜明,利于各区管理目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