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流域规划、工程建设和管理运用等生产问题紧密结合,根据黄河治理情况及各时期治黄对数学模型的要求,黄科院开发和研制了水学和水动力学两类模型,通过简单回顾黄科院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的发展概况,对黄河水学模型的特点,水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指出也已取得的成就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27(4):F0004-F000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成立于1950年10月,是以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全国水利系统非营利性水利科研单位之一。现有员工406人,具有高、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240余人,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00余人。建院50多年来,黄科院针对黄河不同时期开发治理中的突出问题,相继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3.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泥沙问题。三十年来,随着治黄事业的发展,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扼要地介绍这项工作的进展,并对主要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取得这些研究成果是泥沙工作者、治黄科技人员与沿河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沿黄各省(区)的水利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创建于1950年,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公益类科研单位。2000年以来连续10年获得黄委会年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5.
李文学 《人民黄河》2001,23(6):35-36
通过分析形势,提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制定了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五年计划。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人才资源和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培养一支层次,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奠定黄科院科技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以适应治黄工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把黄科院的科研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从科技部网站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关键技术"获批立项。该项目属"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中央财政经费资助1977万元,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江恩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负责人。黄河是全球泥沙问题最为严重和复杂的河流,泥沙调控是长期困扰治黄实践的关键技术难题。该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黄科院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50年来,针对不同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中的突出问题,相继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在内的2 300多项科研任务,有近80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 泥沙研究是黄科院的主要学科领域,50年来为治黄事业尤其是泥沙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在结合野外调查、立足实测资料分析取得众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时,物理模型试验技术和数学模拟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6,(10):24-31
黄河泥沙问题是治黄的根本问题。一代又一代泥沙科研人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接应用或指导了治黄工程实践,也为泥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10 a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治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河泥沙研究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理论研究和定量化成果明显增多。从多沙河流泥沙运动基本规律与基础理论研究、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黄河水沙调控技术、泥沙资源利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黄河泥沙研究的新进展,以期在回顾过往成绩的同时,给未来黄河泥沙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黄河宁,天下平。作为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黄河的治理与保护必须有坚实的科技支撑。1950年10月,人民治黄的专业科研机构——黄委泥沙研究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前身)成立。70多年来,黄科院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八五"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重大科技项目近5000项,其中15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为黄河保护与治理提供了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决策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50年10月成立以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传承发扬"科学、民主、创新、超越"的科研精神,围绕黄河保护与治理,形成了以河流泥沙、水土保持、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农村水利与水资源为优势学科,以水生态环境、水利信息化、战略研究为新兴学科的"4+3"学科体系。作为黄河科研的主力军,黄科院提出了大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观点,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自创刊以来对治理黄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1979年复刊后,紧紧围绕全河治理防洪工作中心任务和发展经济的总目标,宣传国家有关治黄水利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报道治黄科技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介绍国内外治河、防洪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以及治黄科技动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园地,活跃了治黄学术研究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同时,为黄河水利事业科技现代化和振兴黄河水利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推动了科技治黄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治河信息的交流,充分发挥了其媒介、桥梁和…  相似文献   

12.
唐华  赵宝华 《中国水利》2003,(10):63-65
页面:“模型黄河”浮出水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水的认识也有了根本的改变。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已成为一个将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新时期我国治水思路的重大调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较为成熟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治黄新方略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又萦绕在每个治黄人的心头。早在1996年人民治黄50周年,黄河的治理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之时,人们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  相似文献   

13.
黄河泥沙来源和地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前言泥沙问题是治黄的症结所在。研究黄河泥沙的产生、输送和沿程冲淤变化的过程,弄清不同地区的产沙量和颗粒组成,是研究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前几年进行治黄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对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虽然所得到的结果是初步的,但还可以得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概念。因此整理出来供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民黄河》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水利水电工程等多门学科,旨在及时报道治黄的最新科技成果、学术争论及动态,是全面反映黄河治理与开发成果的权威性技术刊物.可供水利水电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特别是治黄工作者及广大关心治黄的人士阅读参考.《人民黄河》创刊于1949年,月刊,国际标准开本16开,国内外发行,每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4.50元、全年共54.00元.国内统一刊号CN41-1128…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利用泥沙资源是实现黄河除害兴利的一项重要途径。近年来,黄河泥沙资源化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泥沙资源化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泥沙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实现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黄河泥沙资源化管理和治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2月13日,水利部召开水利人才工作会议,公布2021年水利领军人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水利人才创新团队和水利人才培养基地选拔评审结果.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江恩慧荣获水利领军人才称号,王远见博士荣获水利青年科技英才称号,田世民博士、吕锡芝博士、张雷博士荣获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称号,以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远见为负责人的多沙水库多目标优化调控创新团队入选水利人才创新团队,以黄科院牵头申报的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水利人才培养基地.黄科院在此次公布的5项人才类项目中全部上榜.  相似文献   

17.
李亮亮  黄志 《中国水利》2022,(20):42-44
水利部把建设数字孪生流域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黄委谋划以数字孪生黄河建设驱动治黄信息化提档升级,以高水平、高质量信息化引领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了治黄信息化支撑能力存在不足、面临挑战,提出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思路、任务及推进措施,通过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增强流域治理管理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黄河》是水利部主管、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科技期刊,创刊于1949年,创刊名为《新黄河》,后更名为《黄河建设》,1979年易名《人民黄河》。70年来,伴随着波澜壮阔的人民治黄实践,《人民黄河》始终坚持"传播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在历届编委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广大作者、读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有水则有沙。经过几十年的治黄,搞了大批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下游河道整治谈点粗浅看法。由于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淤高,建国后平均每十年加高一次大堤,80年代由于水利战线投资缩减,物价上涨等因素,放慢了水利建设速度,因此,大堤加高一直拖到1985年还留下一些未完工程。  相似文献   

20.
《人民黄河》2007,29(2):F0004-F0004
《人民黄河》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属水利工程类技术刊物,创刊于1949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水利部主管、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是我国水利行业创刊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本刊以"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为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内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资源、水土保持、灌溉、水利水电工程等,热忱欢迎从事和关心治黄工作的人士踊跃投稿,投稿须知如下。1稿件篇幅请尽可能控制在5000字以内,内容要有一定的学术性,观点要有创新,并确属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