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城市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城市看海”现象层出不穷,分析历史城市内涝时空分布对城市内涝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2017—2021年广州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微博数据为切入口,通过爬虫技术获取广州市2017—2021年的历史内涝信息,分析其内涝时空分布及其对暴雨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内涝主要发生于主城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内涝影响程度以其为中心呈四周扩散减弱态势;2018年广州市内涝最为频繁,其次为2020、2019、2021年和2017年;月份上,广州市内涝主要发生于5月和6月;大部分的市辖区内涝年际变化情况与广州市整体变化情况相似,但少部分市辖区(如黄埔、增城和从化)不太一致,内涝分布总体上与暴雨分布一致,但不完全相同,这与各区城市化程度、管网排水能力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可为广州市内涝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凯  王道涵  陈洪岭  陈曦 《给水排水》2013,(Z1):415-417
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调查了大学校园排水系统的现状,研究发现校园道路和建筑物周围排水井和绿化带数量充足,可以满足排水要求;但是土地硬化和排水系统不通畅是产生校园内涝的重大隐患。基于此,应重新规划校园道路、绿化带和排水系统,将雨水作为重要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水能力,为解决校园内涝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佳盛  黄鸿强 《陕西水利》2022,(10):53-54+57
中山市小隐涌流域2022年5月12日暴雨,雨量远达不到规划标准,但流域内出现十多处受涝点。以中山遭遇上述暴雨为例,分析珠三角河口区典型代表城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河网密布、城市密度高的现状条件下,遭遇暴雨后易产生内涝的原因,并分析排涝建设对策,可为河网密布的南方城市系统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半结构多层次多目标指标体系,在输入层采用信息熵权向量,在准则层对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子系统采用熵值权向量、对等权向量、决策偏好权向量3种赋权方法,构成改进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对12个站点的内涝风险进行5个级别(极高、较高、中等、较低、极低)的评估。结果显示:在短期风险评估中,5号站点为极高风险,10号站点为中等风险;在长期风险评估中,6号站点为较高风险,8号站点为极低风险;在目标层的最终评价中,3种方法均显示5号、2号站点风险极高,7号、8号站点风险较低。经过与开封市内涝实际情况对比,认为评价体系和改进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能够给出短期风险、长期风险、综合风险精准的评估结果,为城市进行排水管网完善、内涝积水点防治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应对暴雨引发的内涝问题制定应急减灾预案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阳江市特大暴雨调查及内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阳江市2006年5月4日特大暴雨进行调查及对其内涝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粤西沿海中小城镇应对暴雨、避免内涝的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和预测常州市暴雨内涝风险,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文-水动力-河网-管网耦合的精细化数学模型,以2017年现场原型观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2015年洪水模拟情况与实际淹没范围、淹没水深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水位和实测水位最大绝对误差均小于7 cm,计算水位曲线形状与实测水位序列匹配较好;城区70%的...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和预测常州市暴雨内涝风险,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文-水动力-河网-管网耦合的精细化数学模型,以2017年现场原型观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2015年洪水模拟情况与实际淹没范围、淹没水深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水位和实测水位最大绝对误差均小于7 cm,计算水位曲线形状与实测水位序列匹配较好;城区70%的暴雨积水点与实际相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水演进及淹没情况。采用常州市主城区精细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50 a、100 a、200 a一遇最大24 h设计暴雨工况时的洪水淹没情况和管道运行负荷状况,统计各水深等级下的淹没面积并绘制洪水风险图,为常州市城市防洪管理、城市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暴雨内涝的成因,认为全球变暖、城市不透水面积扩大、雨洪消纳能力不足、管理体制等是城市内涝问题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城市暴雨的治理对策,认为城市规划理念的变革是解决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的前提,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是解决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内部存在大量硬化地面使地表的径流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机场内部地势整体低于周边地势,导致场内雨水排出困难,机场将面临一定的内涝风险。为提升机场科学应对内涝风险的水平,利用SWMM构建机场排水模型,并针对该机场的某一片区域进行模拟,重点分析调蓄设施在机场应对短历时暴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调蓄设施的运用方式对排放口的总排水量和峰值流量有明显的影响,在重现期为50 a和100 a且降雨历时为2 h、雨峰系数为0.4的设计暴雨下,调蓄设施对排放口总排水量的削减率分别为39.0%和38.6%,峰值流量削减率分别为33.7%和32.4%;调蓄设施的起调时间对排放口总排水量和峰值流量的影响也很显著,在重现期为100 a,降雨历时为2 h、雨峰系数为0.4的设计暴雨下,随着调蓄设施起调时间逐步推迟到降雨开始后60 min,排放口总排水量的削减率从38.6%减少至26.7%,峰值流量削减率由32.4%减少至2.2%。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调蓄设施的运用方式对提升内涝应对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极端水文事件如汛期强降雨、迅猛的暴雨导致的快速涝情,以及涝旱交替等现象,其发生频率和强度正迅速增加。本文以北京市某地区为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一维雨水管网模型和城市二维地表淹没模型,进而制作城市内涝淹没图。通过分析内涝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深入了解内涝现象。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排水情况不容乐观,绝大多数排水管段的排水能力在10 a内仅能满足一次。这一状况不仅涉及管段数量,还包括管线长度,超过90%的管段排水能力均未达到10 a一遇的水平,约50%和40%的管段聚焦在1 a一遇和2 a一遇的降雨情景;伴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延长,峰值流量出现的时间变化较小。积水的起始时间和积水持续时间的演变趋势基本相同,在降雨重现期从1 a一遇到3 a一遇时表现出较大的变化,而在3 a一遇到100 a一遇时,变化渐趋稳定;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延长,积水深度和积水面积的变化强烈。在重现期为100 a一遇的情况下,积水面积占了总面积的45.22%,而积水深度则高达1.25 m。  相似文献   

12.
赖成光  廖耀星  王兆礼 《水资源保护》2023,39(3):101-108, 133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问题,以广州长湴地区为例,构建了基于SWMM和LISFLOOD-FP的内涝耦合模型,结合历史暴雨事件提出一种新的短历时暴雨过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14种暴雨情景,探讨了不同暴雨雨型和集中度条件下的城市内涝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单峰雨型下的溢流和淹没情况比双峰和均匀型要高;在单峰雨型中,峰后型暴雨的溢流峰值最高,峰中和峰后型暴雨的溢流总量较大,峰后型暴雨导致的整体淹没情况较严重;重现期小于50 a时芝加哥型(r=0.7)暴雨导致的淹没情况最严重,而重现期大于50 a时单峰Ⅱ型(峰后型)暴雨的淹没情况最严重;重现期为100 a时单峰Ⅱ型的淹没范围及水深比芝加哥型(r=0.7)暴雨分别高8%和64%;暴雨集中度每上升一个等级,溢流及淹没情况明显加重;目前常用的芝加哥雨型在一定情况下存在低估内涝的风险,建议在内涝分析时进一步考虑更危险的雨型以及暴雨的集中度。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内涝防治规划视角对北京市中心城区2012年“7·21”暴雨积水事件进行反思。基于现状分析,从规划理念、建设实施和运行管理三方面总结城市内涝积水原因,提出完善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加快设施提标改造、加强雨水控制与利用、提高规划设计技术水平、促进法规和管理体系建设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吊草沟水文站历年实测暴雨记录资料的分析,建立该站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由年最大24h设计雨量转换为任意历时t的设计雨量公式。为洱海周边小汇水面积的设计暴雨计算提供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16.
分析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内涝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简述了在汛期抢险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实施要素;对城市内涝做出了远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设计暴雨雨峰位置对城市内涝的响应规律,以广州车陂涌流域某片区为研究区,基于ANUGA和SWMM构建耦合模型AGSWM,采用实测降雨的流量和内涝数据对AGSWM进行验证,并对不同雨峰位置的设计暴雨情景进行了内涝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模型AGSWM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能够较好地反映车陂涌内涝时空演进过程;在低重现期后峰情景和高重现期中峰情景下,内涝积水总量、总淹没面积、重度内涝等级的淹没面积和重度内涝等级的易涝点最大水深较大;在低重现期前峰情景、高重现期后峰情景下,积水峰现延迟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汛期城市防洪排水体系排水能力与城市区域外排水量不匹配,造成城区局部严重内涝积滞水。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极端天气、下垫面属性改变、设计缺陷以及河道未治理等。在此基础上,建议采取泵站提升等工程措施以及模型分析等非工程措施,旨在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根据扬州市主城区雨量站27年(1985~2011)的暴雨整编资料,采取年最大值法建立数理统计样本,采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对所选样本进行拟合,得出暴雨强度i-降雨历时t-重现期p的关系,根据此关系表,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暴雨强度公式各参数并进行精度分析,从而得到扬州市各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分公式及暴雨强度总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拟合精度高,适用于其他同类型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  相似文献   

20.
开展详细的致涝原因调查分析并判别不同致涝因素的贡献程度,是科学制定内涝治理方案、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前提。本文以致涝因素复杂的北方某城市为典型案例,采用排水系统水力模型作为诊断工具,在对“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设计、构建模拟情景,比较情景内部和情景之间的结果差异,基于不同的情景差解析出不同的影响因素,识别评估影响差别,从而衡量相应因素之间的重要性,诊断导致内涝的关键成因,为在整个城市层面上科学制定“因城施策”的系统化实施方案提供依据。通过案例对比模拟发现:(1)排水管网系统存在薄弱环节,可在空间上对其进行指认;(2)盲目扩大排水泵站规模对缓解城市内涝作用很小,首先应认真排查管网系统内部排水能力瓶颈;(3)河道顶托、排口倒灌是加重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对此应健全多部门联排联调机制,保障城市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