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第6号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发酵乳杆菌CECT5716(Lactobacillus fermentum)等3个菌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通过。将发酵乳杆菌CECT5716(Lactobacillus fermentum)、短双歧杆菌M-16V(Bifidobacterium breve)列入《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将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列入《可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酵乳杆菌CECT5716(Lactobacillus fermentum)属于乳杆菌属。该菌种已列入欧盟安全资格认定(QPS)推荐的生物制剂列表中,并列入国际乳业联盟(IDF)具有在食品中安全使用记录史的微生物清单。2011年发酵乳杆菌列入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发酵乳杆菌CECT5716分离自健康母乳,经接种、发酵培养、浓缩、冷冻干燥制得。该菌种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RAS(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认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CECT 5716产胞外多糖(EPS)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通过评价胞外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和Fe3+总还原力考察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CECT 5716产胞外多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麦芽糖2.0%、蔗糖1.0%、酵母膏2.5%、L-半胱氨酸盐酸盐0.2%、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2%、硫酸锰0.005%、柠檬酸氢二胺0.2%、吐温80 0.1%。在此条件下,EPS产量为(1 575±22.91)mg/L,是优化前的6.38倍。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当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为8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4.17±1.3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5.37±1.24)%,总抗氧化能力为0.31±0.01、Fe3+总还原力为0....  相似文献   

4.
双叉乳杆菌发酵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霖 《食品科学》1981,2(4):43-45
一、双叉乳杆菌双叉乳杆菌是在1899年由法国Jissier氏发现的。他在检查饮用母乳营养儿的便中曾发现了从未见过的,数量很多的细菌。他从细菌的形似Y或V字带有分叉状,才用分叉意义的拉丁语(bifid)起名为双叉乳杆菌(Bacillus bifidus)。其后有报告称:双叉乳杆菌在母乳  相似文献   

5.
亚硝酸盐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在各类食品中广泛存在,研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降解对保证食品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乳酸菌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益生菌,对亚硝酸盐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不同接种量、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起始pH和不同亚硝酸钠起始浓度条件下分别比较了发酵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研究表明,发酵乳杆菌在接种量≥1%时,48h就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戊糖乳杆菌在接种量≥3%时,48 h才有明显的降解效果。pH值在3.5~5的情况下,2株乳酸菌对亚硝酸盐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发酵乳杆菌在37℃环境下对亚硝酸盐降解效果最好;而戊糖乳杆菌则是在32℃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最好。2株乳酸菌对亚硝酸盐最适宜的降解初始浓度≤120μg/mL。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发酵乳杆菌比戊糖乳杆菌对亚硝酸钠的降解效果好。为发酵食品中优良乳酸菌株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利用两菌株细胞代谢的差异,以静置发酵24 h后得到的活菌数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高活菌数混合发酵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高活菌数混合发酵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7℃,初始pH=6.8,接种量6%,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1∶2,瑞士乳杆菌优先接种3 h。最终得到乳酸菌总活菌数为7.2×10~9m L~(-1)。与在相同条件下单独发酵的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数相比,分别提高了1∶8倍和10.2倍。为乳酸菌的高活菌数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瑞士乳杆菌发酵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选用瑞士乳杆菌作为发酵剂菌种制作酸奶,利用其产酸产粘特性好的特点,研究了在乳中的生长特性。在12%的脱脂复原乳,在40度下培养所制得的酸奶凝乳时间为4.3h,凝乳时PH为4.46,酸度为87°T,经过后熟,凝乳质地光滑,口感细腻,无乳清分离和不良发酵气味,活茵数4.1×109个/mL。利用喷雾干燥设备制得的酸奶粉活菌数大于109个/g,经过活化可作为酸奶的发酵剂和含有活性乳酸菌食品的配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植物乳杆菌的高密度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植物乳杆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胰蛋白胨12 g/L、牛肉膏8 g/L、酵母膏4 g/L、磷酸氢二钾2 g/L、柠檬酸三胺2 g/L、乙酸钠5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镁0.07 g/L、吐温80 1 mL/L、pH 6.5。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 6.5、发酵温度35℃、接种量20 mL/L、溶氧量0 mL/L (控制低于100 mL/L)、搅拌转速50 r/min、罐压0.03 MPa。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参数,植物乳杆菌在10 L发酵罐中的菌体发酵密度可达9.63×1012 CFU/m L。  相似文献   

9.
选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M-LP-9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FM-LP-SR6分别对蓝莓花色苷进行发酵,考察发酵过程中菌落总数、pH值、色差、总黄酮含量、总糖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单体花色苷含量、有机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48 h发酵后,两种乳杆菌的菌落总数均能达到9.0 lg(CFU/mL)以上,发酵液的pH值降至3.6,总糖含量相较于发酵前分别降低了48.65%和58.97%,总黄酮含量分别增加至11.4、11.8 mg/L,总花色苷含量分别降低了48.63%和46.06%,色差值升高,颜色变暗。两株乳杆菌均能代谢花色苷和转化酚类物质,发酵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得出两株乳杆菌发酵花色苷后的单体花色苷组分差异较大,主要来自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此外,两株菌发酵后,发酵液中的乳酸、乙酸含量升高,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保加利亚乳杆菌在牛羊乳基质中发酵性能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在牛、羊乳基质中的增菌规律及产酸、产香性能,并对其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羊乳为基质42℃发酵8 h活菌数最高可达2.10×109mL-1,pH值降至4.16±0.07,滴定酸度(128.00±3.61)oT,丁二酮质量浓度(11.72±0.25)mg/L,乙醛质量浓度(6.09±0.22)mg/L;以牛乳为基质相同条件发酵活菌数最高可达1.25×109mL-1,pH值降至4.45±0.08,滴定酸度(114.80±1.31)oT,丁二酮质量浓度(11.56±0.11)mg/L,乙醛质量浓度(5.12±0.38)mg/L。结论:L.Bulgaricus以牛、羊乳为基质42℃发酵8 h,其产丁二酮能力差异不显著;而增菌效率、产酸及产乙醛能力差异极显著,L.Bulgaricus在羊乳基质中发酵性能优于牛乳。  相似文献   

11.
植物乳杆菌由于其益生功能受到广泛关注。植物乳杆菌蛋白水解系统不完全,存在肽转运系统和胞内肽酶,但缺乏胞壁蛋白酶,这导致该菌无法直接利用乳中蛋白质,因此在乳中生长不佳。利用蛋白酶活性强的乳酸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协同发酵是一种解决方法,前者能初步水解乳中蛋白质产生多肽和游离氨基酸,为植物乳杆菌提供氮源,促进其生长。本文综述了植物乳杆菌益生功能,在乳中生长不良的原因及相关解决办法(添加营养物质、添加蛋白酶、协同发酵)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乳杆菌具有多种健康功能,但其在牛乳中生长不良问题限制了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该研究将前期筛选的具有一定蛋白水解能力的乳酸菌菌株(1株瑞士乳杆菌、2株干酪乳杆菌、1株乳酸乳球菌、1株肠膜明串珠菌、2株嗜热链球菌、2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与植物乳杆菌在牛乳中协同发酵,并测定其产酸能力、植物乳杆菌活菌数、抗氧化能力以及感官性...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7):104-108
对无稳定剂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e发酵乳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L.rhamnose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的发酵速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葡萄糖是其发酵的最适碳源。发酵时间、杀菌条件、发酵温度对发酵乳饮料的活菌数及沉淀率均有明显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为:杀菌条件115℃,15 min,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84 h,按照此工艺制得的发酵乳饮料,活菌数达到8.5×108CFU/m L,沉淀率为1.1%。  相似文献   

14.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发酵乳乳酸菌数进行快速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67批次含活乳酸菌发酵乳样品的乳酸菌数实测值,并同时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以校正集根均方误差(RMSEC)、预测集根均方误差(RMSEP)、校正集交互验证的根均方误差(RM-SECV)及其相关系数Rc、Rp、Rcv为评价指标建立最优的乳酸菌数定量模型。利用模型对10批次含活乳酸菌发酵乳样品的乳酸菌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的RMSEC、RMSEP、RMSECV和Rc、Rp、Rcv分别为0.128、0.172、0.179和0.946 6、0.9364、0.8932。嗜热链球菌数的RMSEC、RMSEP、RMSECV和Rc、Rp、Rcv分别为0.127、0.180、0.176和0.9478、0.924 1、0.8982。乳酸菌总数的RMSEC、RMSEP、RMSECV和Rc、Rp  相似文献   

15.
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清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干酪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作为发酵剂菌种发酵乳清,制作发酵乳清饮料.以益生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感官评分和滴定酸度值为响应值,各自建立了回归模型,并对感官评分响应值进行了方差分析,典型分析结合岭脊分析得出益生菌乳清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益生菌添加量3.834%,发酵温度38.10℃,发酵时间5.07 h,在此条件下得到较高的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添加植物乳杆菌开发新品种发酵乳为目的,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发酵乳生产工艺的菌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组合实验。以发酵乳的感官评分为标准,参考酸度和活菌数指标对产品进行综合评分。本研究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4h、接种量9%、菌种配比1∶1.5。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3 株瑞士乳杆菌(JCM1120、CICC6024 和实验室保存菌株L0906)中筛选出1 株产肽丰富的瑞士乳杆菌作为后续实验用菌株。采用水解度、pH 值、小肽含量3 个指标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CICC6024 在相同发酵过程中最大水解度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菌株CICC6024 和菌株JCM1120 的小肽含量在发酵时间16h 处达到最大,菌株L0906 的发酵活性较为缓慢,在发酵时间28h 尚未达到顶峰;另外小肽的反相液相色谱峰图显示,菌株16h 时CICC6024 菌对应的20mAU 以上的小肽峰多达19 个。通过比较,最后选定CICC6024 菌株作为后续实验用菌株,发酵时间为16h。  相似文献   

18.
适用于果汁发酵的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和发酵乳杆菌L2(Lactobacillus fermentum L2)分别发酵胡柚汁,研究胡柚汁发酵过程中活菌数、酸度、pH值、VC、有机酸和色泽变化,以及乳酸菌对发酵胡柚汁总酚、总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乳酸菌在胡柚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突破108?CFU/mL,pH值显著降低,酸度和VC显著提高;色差值变化明显,L*值呈下降趋势,a*值、b*值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变化显著,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和乳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草酸、苹果酸和琥珀酸显著下降,其中乙酸、乳酸和苹果酸的变化最为明显;与未接种乳酸菌相比,抗氧化性显著提高,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4.3%、15.9%和0.7%以上;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提高。两种乳酸菌接种发酵显著改善了胡柚汁的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为胡柚汁益生菌发酵加工及益生菌果汁饮料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发酵酪乳酪乳是生产奶油(butter)时的副产品,大约每生产1公斤奶油可副产酪乳3公斤。酪乳是很好的乳饮料原料,过去都弃掉未加利用,实属可惜,但酪乳直接作为饮料灌装后其风味逐渐变劣,保存期不长,这是因为酪乳中含脂肪0.5%左右并含有较多的磷脂,与空气较长期接触后,易于引起氧化,致使风味不良,同时也促使乳清分离,对这些缺陷的防止较为困难,近年来为了克服上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发酵乳杆菌LBM97细菌素的适宜提取方法,采用(NH4)2SO4沉淀法、乙酸乙酯抽提法和pH吸附解吸法分别提取发酵乳杆菌LBM97所产的细菌素,以样品的抑菌圈直径和蛋白质含量作为评价各方法的指标。试验确定了发酵乳杆菌LBM97的适宜培养时间为60 h。优化试验表明,在(NH4)2SO4溶解度80%、V(乙酸乙酯)∶V(发酵上清液)=7∶5、吸附pH 6.1、解吸pH 1.8时,得到的细菌素粗样具有较好的抑菌性与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67、17.00和16.33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0、17.27和16.87 mm;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为4 804.70、396.35和543.96μg/mL。对比研究发现,3种方法得到的细菌素样品具有不同的抑菌效果,用pH吸附解吸法得到的细菌素样品表现出最稳定的抑菌性,这与该方法可以提取到细菌保留于菌体周围的细菌素有关。综上所述,pH吸附解吸法为提取发酵乳杆菌L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