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赤平投影分析和块体离散单元法,分析高陡岩质边坡岩体内不同结构面组合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该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坡体上部局部小规模楔形体滑移破坏,主控该边坡稳定性的最危险结构面组合为J2J3结构面组合。  相似文献   

2.
赤平投影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图解模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奇珠  董翌为 《西北水电》2013,(4):13-16,49
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受岩体中发育的结构面控制。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方便地确定边坡岩体中结构面的相互组合关系,以及结构面组合切割体可能失稳滑移的方向,从而能定性评价边坡的稳定状态。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基于"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向和倾角"2个因素,总结设计了赤平投影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图解模板。借助赤平投影图解模板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使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明朗,分析工作更加简化、快捷。通过工程实例的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图解模板用来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有效性、实用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勘察和室内分析,苗家坝水电站左坝肩永久边坡岩体中主要结构面有三组,另还有零星随机结构面。根据优势结构面及随机结构面、自然坡面和开挖坡面的产状绘制了赤平投影图。通过对结合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和其与边坡坡向的组合关系的分析,认为边坡的可能破坏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平面滑动破坏模式,另一类为楔形破坏模式。运用赤平投影原理对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疆某输水泵站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泵站开挖出现的3个边坡裂隙发育情况,采用赤平投影法搜索出岩质边坡不稳定块体,考虑岩质边坡节理裂隙构造,采用楔形体稳定计算软件,计算了岩质边坡楔形体及上覆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得出了楔形体及破碎岩体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分析,泵站周边坡在各个工况下整体稳定性较好,块体稳定及变形破坏问题不突出。根据计算结果,同时考虑工程安全储备,提出了岩质边坡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家河水库工程左坝肩拱肩槽上游岩质边坡中发育多组节理裂隙、软弱夹层等,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形成楔形体.运用块体理论及赤平极射投影等方法,研究了该岩质边坡楔形体的地质结构特征,并采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附录D中“楔形体法”及理正岩体计算软件对楔形体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顾婷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4):391-392,407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控制。对于存在构造面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赤平投影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赤平极射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方法对具体的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除了受构成边坡岩体、岩石风化情况、坡脚和坡高、临空卸荷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以外,主要受结构面的控制和影响。根据岩体地质条件对四川某工程存在的岩质高边坡进行分段,并运用赤平投影来分析各段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赤平极射投影是一种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高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和支护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岩质边坡中,大多数的失稳破坏主要受结构面控制,其基本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平面滑动、楔形体滑动和倾倒破坏。运动学分析在研究受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稳定性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是一种利用立体投影与矢量代数理论,在赤平极射投影图中初步确定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的方法。介绍了利用DIPS软件进行边坡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并以巴基斯坦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结合辽宁省境内建兴高速公路某高边坡的施工过程,利用现代非接触测量技术采集岩质边坡结构面信息,采用赤平投影技术对边坡结构面进行分组,从而判断出坡面与节理结构面的空间关系,识别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岩块滑落的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型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模拟边坡采用不同的台阶数进行开挖,通过监测边坡岩体位移的变化,找出该岩质边坡不稳定块体存在的位置,并得出采用5级台阶开挖时,边坡岩体的位移量最小,边坡的稳定性更好,从而指导该边坡工程在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施工,以及为边坡的后期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节理发育岩质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其滑落破坏机理主要取决于岩体的不连续性。采用非接触摄影测量技术采集结构面信息,导入文献[1-2]开发的GeoSMA-3D系统,建立了边坡岩体空间的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性结构面数值模型,搜索出关键块体并确定关键块体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非连续分析系统3DEC软件对该模型的边坡破坏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记录关键块体的速度、位移示意图。数值模拟表明边坡开始破坏的位置是被检测的关键块体的位置,随着计算时步的增加,边坡的变形逐渐增大,揭示了岩体边坡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结合辽宁建兴高速公路小盘岭边坡工程算例,分析了岩体边坡的破坏运动模式,为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节理岩质边坡存在有大量由结构面和开挖坡面组合而成的随机块体。根据结构面和坡面的组合关系,将随机块体分为坡肩双面滑动、坡面双面滑动及坡面单面滑动3种类型,并运用“野外定性判断+赤平投影法”的方法综合确定边坡随机块体的类型。在详细的野外结构面采样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随机生成三维结构面网络图。在前人关于生成结构面迹线图、搜寻封闭回路、搜索随机块体可能出现的最大区域、交点组合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坡面迹线三角形进行随机块体类型匹配的方法,找出符合随机块体类型要求的迹线三角形,快速搜索出坡面随机块体。工程实例模拟结果亦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节理岩质边坡随机块体的形态描述、快速搜索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岩质边坡失稳是山区坡体破坏的主要形式,而楔形体破坏是岩质边坡失稳的一种常见破坏模式。利用赤平极射投影对多组结构面的边坡进行定性分析,筛选出优势结构面,利用Swedge软件对优势结构面组合的楔形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面J4和J8组合时,该组合形式形成的楔形体易发生潜在滑移,需要对其进行支护处理。利用Swedge软件进行优化支护分析,计算得到最优化的锚杆支护产状为313°∠69°,最优化的锚杆支护位置与结构面交线是垂直的,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5.12汶川大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地震本身直接造成的危害。震区广泛分布高陡的岩质边坡,故而对于边坡的结构面,特别是优势结构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震区一典型高陡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利用赤平投影原理分析优势结构面组合情况,并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UDEC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如下的结论:对于多组结构面组合的陡倾岩质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局部裂隙逐渐加大并且向下发展,并且中部出现剪切变形,局部块体被挤出,随着变形的发展,裂隙贯通,悬空岩体重心不断外移,最终导致大面积的滑移-崩塌。  相似文献   

14.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更多地依靠工程地质分析,但大石门水电站构筑物稳定性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进行评价,从岩质边坡的结构面和边坡的临空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入手,更能直观、合理做出边坡稳定性状态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永寿寺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岩质边坡工程地质分类以及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综合运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作出了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赤平投影是常用的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讨论不利结构面与开挖边坡之间的空间关系,简单实用,易于初步定性判断不稳定体。特别是结构面发育的岩质边坡,可以确定边坡上不稳定体的几何形态、规模大小及可能的滑动方向。  相似文献   

17.
倾倒破坏作为一种岩质边坡重要的破坏模式,其主要受与边坡走向相平行的陡倾结构面的控制。本文采用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极限平衡法对块体倾倒破坏进行破坏分析,详细叙述了传递系数法的计算步骤及原理。最后,使用被广泛认可的Goodman块体倾倒破坏模型进行岩质边坡块体倾倒破坏的稳定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传递系数法能够提供一种直观的块体倾倒破坏分析手段,此外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由其结构面控制.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岩质块体稳定性评价,可充分考虑岩体结构面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可反映边坡失稳及塑性区的发展过程与岩体失稳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岩体的稳定性,并可为岩质边坡块体的设计和支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由其结构面控制。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岩质块体稳定性评价,具有可充分考虑岩体结构面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可以反映边坡失稳以及塑性区的发展过程,能较好的反映岩体失稳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能有效地分析岩体的稳定性,并可为岩质边坡块体的设计和支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左岸边坡强卸荷块体系统的稳定问题是白鹤滩水电站题重要工程技术问题之一。针对左岸边坡地形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的研究,表明结构面组合的三维块体滑动失稳为其主要的破坏模式。常规刚体极限平衡法和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在求解复杂块体系统稳定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块体单元自动识别方法为前处理程序,建立白鹤滩左岸边坡块体系统三维模型,基于弹黏塑性块体单元法(BEM)计算特定块体强度储备安全系数,进行边坡稳定性研究,分析边坡控制性结构面及其关键块体,研究结果与常规刚体极限平衡分析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基本一致。块体单元法的分析成果为左岸边坡加固处理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复杂块体系统岩体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