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第二定律看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能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揭示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首先分析了热电冷系统的Yong效率和当量制冷Yong效率,然后给出该系统的Yong流,并简要指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供热系统储热水箱散热机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施太阳能供热系统改造,将其储热水箱放置于地下土壤中,以便提高保温效果和在冬夏秋季的运行稳定性,从而解决太阳能供热工程的重要技术难题冬夏热量平衡问题。运用模拟计算方法对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散热效果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以储热水箱的内外散热温差为衡量标准时,发现不同季节、不同材料及不同性能对水箱的散热都是有影响的,而土壤的湿度对散热的影响程度不大,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这些计算和分析结果,为储热水箱的工程方案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淮河流域、黄淮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设计了单纯依靠太阳能进行供热的系统,并在徐州冬季12月和1月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无辅助热源的蓄热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该地区的供暖要求,技术上可行。该研究为上述地区太阳能单独供热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同时对太阳能供热和常规供热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分析了太阳能供热高成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成林  杨昌智 《节能技术》2002,20(6):20-22,25
介绍了基于空间热网模型的采暖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并运用该程序对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和对流采暖两种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对一个采暖日内两种采暖方式下房间的采暖负荷、室内平均空气温度和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动态分析和比较,证明了在维持房间相同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采暖负荷比对流采暖系统的采暖负荷小,具有节能性。  相似文献   

5.
定量描述了燃煤冷热电联产系统降排CO2特性条件,对影响联产系统CO2排放的一些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以冷热电联产系统CO2降排率作为联产系统环境影响新的评价指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阐明在目前情况下发展冷热电联产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I CAES)无需补燃、能源利用率高且碳排放低,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在建立喷雾的I CAES系统的液气传热模型基础上,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喷雾流量对I CAES液气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喷雾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压缩和膨胀过程的温度变化、强化液气传热并实现理想I CAES过程;增大喷雾流量能够降低压缩功耗、提高膨胀做功并降低停机储气过程压损,可提高系统指示效率和储能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发电煤耗看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引入热电冷联供系统发电煤耗概念,然后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分析了热电冷联热系统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储热技术是解决办公建筑地热供暖系统供需难以良好匹配及提高地热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储热装置的引入将增加供暖系统的投资与维护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使系统发展受限。以位于河北省沧州地区的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储热式地热供暖系统模型,以综合成本、地热能利用率与碳排放量为优化目标,对系统设备选型及运行策略开展协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与基准系统相比,增设储热水箱可以明显改善地热供暖系统的性能;合理地控制储热水箱储、放热与热泵机组运行是降低系统成本与碳排放量、提高地热能利用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储热式地热供暖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以及对应的设备选型优化参数。最优运行策略下相较于基准系统综合成本降低30.24%,日均地热能利用率提高11.12%,碳排放量减少46.65%。  相似文献   

9.
从锅炉运行管理和节能技术着手,对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燃煤采暖系统进行分析,找出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做好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在通道建设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坚实城市负荷中心能源供给保障并实现海上风电大规模送出与消纳,提出一种风火打捆、多元耦合的系统建设运行模式,并结合项目对该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 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设置风火分别送出、风火打捆送出但运行不耦合、风火打捆送出且运行耦合、风火氢碳耦合送出4种仿真试验方案,并依托HOMER软件环境及粒子群算法对试验方案进行系统运行仿真与指标测算。 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通道总规模在未采用风火打捆送出模式时比采用风火打捆送出模式时高2.2 GW,通道平均利用率59%,比采用风火打捆送出模式时低21%~23%;风电与火电共用送出通道但运行不协同产生弃风量合计164 GWh;风火建设打捆且运营协同时可实现零弃风,并减少单位供电碳排放下降30~33 g/MWh。 结论  风火打捆、多元耦合的绿电送出及系统运行方式可行且有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呼和浩特北方宾馆为例,计算分析了该系统相关的节能效益指标,并列出了其他一些工程实例的节能效益指标,初步分析研究了太阳能热水工程的节能效益。给出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增投资的回收期算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热电真空供热系统运行的状况,叙述了在热电凝汽器循环水系统中采用的常规压缩热泵工艺,指出,使用溴化锂热泵比常规泵更经济,节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微网并网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在分时电价下,考虑储能系统的微网优化调度策略。以微网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分别考虑了投资成本、污染惩罚成本及主网购电成本,建立了微网主网联合运行优化模型,并以典型日负荷出力情况为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优化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和模型能有效实现微网优化调度,有效降低了含电动汽车和蓄电池等储能设备的微网年运行成本,同时能够保障微网和主网的联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分散燃气锅炉房、单户式燃气炉和地下水源热泵等主要供热热源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各种热源形式供热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量,并提出了供暖热源选择的优先顺序,为不同现状下新旧建筑的供热方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源优化扩展规划的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合理评价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电源优化扩展规划的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方法,以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了河南电网2000-2015年的电源优化扩展规划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该电站进行了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热电联产中因长时间处于低负荷供热状态下给供热机组的发电能力带来的影响,这里提出了对机组热力系统实施加装换热器的改造方案,并通过热力学分析给出改造后机组的新增发电量以及对煤耗等的影响;此外,对由此产生的给水系统阻力特性的改变和因变流量使给水系统处于低效运行时所采取的给水泵优化运行进行了分析;以某企业自备电站为例,对其实施改造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做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和国内社会关注的共同问题,更切实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就集中供热系统中锅炉及管网运行中存在能耗偏高和运行浪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高能耗建议和提高供热系统经济性能的一些实质性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技术与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现有商业燃气轮机用于热电联产系统和冷热电联产系统时的性能。与常规分产系统相比,两系统在热力学性能上均有较大优势,绝大多数节能率超过20%。功率较小的燃气轮机单位造价偏高,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时经济性较差;随着功率的增加经济性不断改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行时间和电价的影响最明显,其次为燃料价格的影响,热价和冷价的影响相对最小;这些因素在燃气轮机功率较小时影响较大,随功率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运用DEST软件分析了山西省太原市某洗浴中心采用洗浴废水源热泵系统供暖的逐时负荷的情况,得出,采用洗浴废水源热泵供暖比常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供暖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20.
唐贤健 《中外能源》2014,(12):28-31
冷热电联供是一种先进、高效的能源系统,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气成本高,导致系统经济性差。太阳能和沼气是非常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来源广泛且廉价。将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太阳能、沼气完美地结合起来,集成为联合太阳能沼气的冷热电供能系统。该系统较为合理的组合方式是采用太阳能沼气池作为燃料提供装置,采用微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蒸汽换热器等作为供电、供冷和供热机组,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等装置为沼气池加热,太阳能不足时采用尾气加热。该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综合用能的目的,同时可有效治理环境。以某酒店作为该系统的用户对象,分析其经济性并与常规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为74.8%,而常规模式为62.3%;综合能源价格为0.3398元/(k W·h),而现阶段电网电价约为0.6元/(k W·h);环境与减排评价指标也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