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藏海鲈鱼优势腐败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鉴定4 ℃冷藏条件下海鲈鱼的优势腐败菌,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单一菌株,对各菌株进行致腐能力的测定,确定冷藏海鲈鱼的优势腐败菌。对冷藏海鲈鱼的优势腐败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及部分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有4 株冷藏海鲈鱼优势腐败菌,其中1 株为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1 株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其余2 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在4 ℃冷藏条件下,草莓假单胞菌的致腐能力最强,其次是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导致真空包装牛肉腐败的优势致腐菌,将牛肉真空包装后在冰温(-1±1)℃条件下贮藏,利用选择性培养基(CFC培养基、STAA培养基、MRS培养基、VRBDA培养基)分离筛选各类腐败菌,并通过分离纯化、形态学鉴定、16S r DNA序列分析等手段,对冰温贮藏真空包装牛肉的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真空包装牛肉在冰温条件下贮藏至15 d时优势腐败菌为乳酸菌(8.54 lg cfu/g)、假单胞菌(8.28 lg cfu/g),热死环丝菌和肠杆菌也是腐败菌,数量分别为6.51 lg cfu/g和5.31 lg cfu/g。形态和分子学鉴定证实,真空包装牛肉的优势腐败菌株包括变形斑沙雷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热死环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分叉肉毒杆菌(Carnobacterium divergens)和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以及未能鉴定到种的沙雷氏菌属、肉食杆菌属的菌株。  相似文献   

3.
首先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从4℃有氧冷藏草鱼去皮肉片货架期终点中分离出3株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随后将这3株优势菌分别回接到4℃有氧冷藏草鱼肉片上,判断其致腐能力。最后,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花叶、花蕾提取物对3株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有氧冷藏草鱼去皮肉片货架期终点优势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和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 media),其中腐败希瓦氏菌的致腐能力最强。抑菌实验表明,当加量为20μL时,卷丹百合花叶水提物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2 mm,花蕾60%乙醇提取物对草莓假单胞菌和中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0 mm和26 mm。因此,可以判断卷丹百合提取物对4℃有氧冷藏草鱼去皮肉片中货架期终点优势腐败菌具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离纯化并鉴定市售草莓主要的腐败污染菌,分析筛选拮抗能力良好且具有较大生物防治潜能的酵母。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初筛出主要腐败菌,并采用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到属。针对典型腐败菌做对峙实验,筛选出有明显拮抗作用的酵母,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到属种。酵母和腐败菌同时反接在有伤冬枣上,验证酵母拮抗能力,分析酵母作为生防菌的应用效果。本研究显示草莓携带的致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空气中常见的5种霉菌为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p.)、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毛霉(Mucor sp.)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从191株酵母中筛选出对腐败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23株,属于17种酵母,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拮抗效果的酵母为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S4-1。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国对虾在4℃的优势腐败菌及其致腐能力,通过培养基法筛选获得单一菌株,对冷藏中国对虾的优势腐败菌以16S rDNA技术结合细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中国对虾的优势腐败菌。将各腐败菌接种于无菌中国对虾中,分析中国对虾的TVB-N、pH、菌落总数等指标,对各菌株进行致腐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4株中国对虾腐败菌,分别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威斯康星米勒菌(Moellerella wisconsens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腐败希瓦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致腐能力由高至低依次为荧光假单胞菌>腐败希瓦菌>威斯康星米勒菌>地衣芽孢杆菌;确定在4℃冷藏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是中国对虾的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涨袋泡椒凤爪产品中的主要腐败菌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筛选出主要的污染菌群,通过美兰染色镜检对细胞形态进行检测,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取ERIC-RAPD技术对分离菌株的分子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优势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涨袋产品中共分离出40株酵母菌,分别编号为PJ1~PJ40,镜检发现所有菌株的细胞形态相同,均为椭圆形。经分子鉴定发现所分离菌株都为解脂耶氏酵母,且为两个基因分型,说明解脂耶氏酵母是该产品中的一种优势腐败菌,且污染源不同。同时,研究发现解脂耶氏酵母PJ1的最适生长pH值为4.5、最适生长温度为25℃、并且NaCl浓度的升高对该菌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4℃条件贮藏18d的带蓬鲜莲腐败菌,提取筛选菌株DNA后进行PCR扩增,采用细菌16SrDNA菌种鉴定法对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4℃冷藏过程中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带蓬鲜莲4℃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且4℃贮藏期间,分散泛菌、表皮葡萄球菌、巴氏葡萄球菌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适应期后呈增长趋势,成团泛菌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平板分离纯化方法,从腐败终点的即食小龙虾中分离出全部腐败菌,通过初步的形态观察、细胞染色和显微镜镜检对其进行分类。再将其分别接种到无菌龙虾肉中,测定各种菌的菌落增长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值,并以产量因子Y(TVB-N/CFU)判定致腐能力,确定优势腐败菌,最后对优势腐败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从小龙虾中共分离得到186株菌落,归为4类,得出3号菌的腐败能力最强,且占菌落总数的86.2%,比重最大,确定为优势腐败菌,鉴定结果为柠檬酸杆菌Y3(Citrobacter murliniae Y3)。  相似文献   

9.
以从大黄鱼中分离得到的腐败菌为研究对象,从菌体粘附性这一角度解释希瓦氏菌成为海水鱼的优势腐败菌的原因。以细菌总数、TVB-N、TMA和K值为腐败指标,测定分离纯化自冰鲜大黄鱼体的3株希瓦氏菌(MA1-5,MA1-7,MA1-13)和3株假单胞菌(R3-1,R3-2,R3-5)的腐败能力,测定此6株腐败菌对大黄鱼体表、鱼鳃和鱼肠黏液的粘附能力,建立腐败能力与粘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希瓦氏菌的致腐性强于假单胞菌:希瓦氏菌的细菌总数增速显著高于假单胞菌,产TMA能力显著强于假单胞菌,K值变化快,TVB-N含量与冷藏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而假单胞菌产TVB-N含量与冷藏时间呈正比趋势。希瓦氏菌对鱼体各部位黏液的粘附能力强于假单胞菌:希瓦氏菌对鱼鳃和鱼肠的粘附性高于体表,在高盐条件下时的粘附能力随氯化钠含量的升高而增强,而假单胞菌则对体表的粘附性较高。腐败能力与粘附力相关性分析表明,腐败菌的腐败能力和粘附能力呈正相关,尤其腐败菌对肠黏液的粘附能力与腐败能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希瓦氏菌在高盐浓度下对鱼鳃和鱼肠的高粘附力是其成为海水鱼优势腐败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分离镇江肴肉中腐败菌,并对主要菌株进行鉴定,为研究特定腐败菌的腐败原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打下基础.利用纯培养的方法,根据细菌的菌落形态、菌落颜色、革兰氏染色等特征,从市售冷藏镇江水晶肴蹄中选取菌落形态差别比较明显的8株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研究,确定各细菌所属种.试验结果表明:T-1为假单胞菌属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T-2为希瓦氏菌属的渡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T-3、P-1、P-2、V-1、V-2、V-3为拉乌尔菌属的解鸟氨酸拉鸟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从前的解鸟氨酸克雷伯氏茼(Klebsi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传统平板培养和16S rDNA扩增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某熟食企业鸭脖中优势腐败菌进行初步分析,为食品的保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卤鸭脖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巴黎链球菌和大肠艾希氏菌。它们可能是造成鸭脖腐败的主要原因。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后,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检出结果均为阴性。采用平板分离可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12.
将新鲜鲐鱼贮藏在冷海水系统中,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研究贮藏期间菌相变化以确定优势腐败菌。通过对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的测定,确定鲐鱼冷海水贮藏的特定腐败菌。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鲐鱼的主要菌相由嗜冷杆菌过渡到假单胞菌,再到希瓦氏菌。腐败样品中的菌相主要由希瓦氏菌、肠杆菌和柠檬酸杆菌组成,致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希瓦氏菌可以导致样品中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TMA)和菌落总数快速增加;柠檬酸杆菌和样品组胺的产量相关性较强。由于接种柠檬酸杆菌的样品菌落总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确定希瓦氏菌为鲐鱼在冷海水贮藏条件下的特定腐败菌。  相似文献   

13.
分离鉴定冰鲜银鲳中的优势腐败菌并测定其致腐能力的大小。通过传统平板分离纯化方法,从腐败菌的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及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部分序列鉴定来确定其菌属。将分离得到的腐败菌株转接至灭菌鲳鱼肉中,通过测定各腐败菌的菌落增长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值,并以TVB-N产量因子(YTVB-N/CFU)衡量各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经分离筛选得到4株优势腐败菌,其致腐能力1号3号2号4号,经过鉴定1号菌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2号菌为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3号菌Shewanella sp,4号菌为Microbacterium oxydans。  相似文献   

14.
采用CaCO_3平板培养法从海水鱼肠道中筛选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低温乳酸菌,以水产品腐败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uorescens)为供试菌探究其抑菌活性,并研究该低温乳酸菌对冷藏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黑头鱼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活性且低温下生长良好的菌株SS-128,其对希瓦氏菌的抑菌直径为(17.80±0.03)mm,其抑菌活性物质为类细菌素;采用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证实菌株SS-128属于Lactobacillus plantarum属。通过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优势腐败菌的计数来评价乳酸菌SS-128对冷藏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乳酸菌SS-128可以显著降低冷藏南美白对虾中优势腐败菌数量(P0.05),并且可以延长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因此,海水鱼肠道低温乳酸菌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拮抗菌剂应用于水产品低温保鲜。  相似文献   

15.
董文霞  王欣 《现代食品科技》2016,32(11):139-145
冷藏秋刀鱼优势腐败菌的研究可为靶向抑菌,延长货架期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利用传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冷藏(4℃)秋刀鱼的菌相变化、分离与鉴定优势腐败菌并验证了其腐败能力。结果表明,秋刀鱼冷藏6 d后达到其货架期终点,冷藏过程中共分离、鉴定出13株细菌,革兰氏阳性菌7株,革兰氏阴性菌6株,分属7个菌属。根据各菌株在菌相中的比例变化及对灭菌鱼汁TVB-N值的影响,可以确定菌株13(肠杆菌),12(希瓦氏菌),7、9(不动杆菌)为冷藏秋刀鱼的优势腐败菌。各株优势腐败菌对秋刀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硫代巴比妥酸(the 2-2-thiobarbituric acid,TBA)的影响不同,12号菌株(希瓦氏菌)会加速样品TMA的产生,13号菌株(肠杆菌)对样品的TVB-N值影响最大,7号菌株(不动杆菌)则会促使样品的TBA值显著增大,9号菌株(不动杆菌)对以上各指标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证明所确定的4株菌对冷藏秋刀鱼具有较强的腐败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目的为分析大口黑鲈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和确定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及其致腐能力。以新鲜鲈鱼为原料,通过测定鲈鱼肉的质构特性、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和K值等指标,对冷藏过程中鱼片的品质和优势腐败菌及其致腐能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16S rRNA序列鉴定分析各腐败菌的种属。质构特性、菌落总数、TVB-N 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K值等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鱼片的弹力、咀嚼性和胶着性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菌落总数逐渐增长;TVB-N在贮藏前7 d变化不大,在第7 d后急速上升;K值在第7 d时超过了60%,达到了初期腐败。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获得鲈鱼腐败期的特定菌落,结合菌落形态观察、16S rDNA与革兰氏染色技术,确定所属菌株属种,并评价各菌株的致腐能力。筛选出T2、C1和C2 三3株菌为4℃贮藏鲈鱼片的疑似优势腐败菌。16S rDNA鉴定这3株菌分别为希瓦氏菌、假单胞菌和普罗维登斯菌。根据接种这3三株腐败菌的大口黑鲈鱼片的TVB-N产量因子(YTVB-N/cfu)的评价结果,确定这三3株菌的致腐能力为假单胞菌>希瓦氏菌>普罗维登斯菌。假单胞菌为4℃贮藏的鲈鱼片腐败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17.
特定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是导致鲜切莲藕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分析了鲜切莲藕冷藏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稀释平板法对其冷藏8d后的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并以细菌16SrDNA菌种鉴定的方法鉴定了4种优势腐败菌。结果表明:鲜切莲藕冷藏第8天时菌落总数达到4.17×10~5 CFU/g,进入腐败初期;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真空包装盐水鹅在4,25℃和30℃贮藏温度下的微生物菌群变化及优势腐败菌,采用平板计数法和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各温度下不同贮藏期样品菌落总数和菌相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条带进行割胶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在贮藏期逐渐上升,贮藏后期菌落总数呈下降趋势;产品贮藏期间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耐受极端环境的芽孢杆菌和类芽孢杆菌、组织菌属和假单胞菌属。30℃条件下主要优势腐败菌为提歇尔氏菌属、泛酸枝芽孢杆菌和幼虫芽孢杆菌,25℃条件下主要优势腐败菌为短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提歇尔氏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和地衣芽孢杆菌,4℃条件下主要优势腐败菌为类芽孢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它们可导致产品肉质变软、发黏、变色并产生异味。  相似文献   

19.
以4℃贮藏小龙虾货架期终点筛选武汉孝感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同时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进一步确定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并对小龙虾贮藏过程中菌相变化、微生物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培养法从腐败小龙虾中共筛选出10 株腐败菌,包括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等;在属水平上,高通量测序法最终确定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及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是小龙虾腐败末期相对丰度最大的2 种优势腐败菌;同时,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小龙虾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不断下降,这与腐败末期优势腐败菌的大量增长及生长繁殖过程中抑制其他种类微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水产品贮藏品质劣变与群体感应的内在关联,研究了大黄鱼在4℃冷藏中腐败菌群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动态变化,鉴定和分析了优势腐败菌及其腐败菌产群体感应的能力。结果表明:冷藏大黄鱼细菌生长显著(P0.05),第5天为货架期终点,其中产H2S菌优势生长,而肠杆菌和乳酸菌生长缓慢。鱼肉贮藏初期检测到AI-2信号分子,其随着细菌增长活性逐步增强(P0.05),而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含量很低。采用16S r DNA和PCR-DDGE技术鉴定冷藏大黄鱼的细菌组成,结果发现在贮藏初期鱼体细菌表现多样性,包括希瓦氏菌(24%)、假单胞菌(24%)、鳗弧菌(24%)等9种细菌;而贮藏终点细菌种类明显下降,希瓦氏菌为优势腐败菌(76.4%),其中波罗的海希瓦氏菌比例最高。进一步发现6株希瓦氏菌都能产生AI-2,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波罗的海希瓦氏菌XH2在对数生长期AI-2活性最高。波罗的海希瓦氏菌是冷藏大黄鱼的优势腐败菌,该菌产生的AI-2信号分子可能参与调控大黄鱼的腐败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