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斑点叉尾鱼皮为原料,采用低浓度氢氧化钠短时间浸泡鱼皮制备明胶。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D)展开实验,以研究自变量氢氧化钠浓度(%,X1)、碱浸泡时间(h,X2)、水抽提温度(℃,X3)和水抽提时间(h,X4)对变量凝胶强度(g,Y)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条件为:X1=0.889%,X2=25.794h,X3=49.295℃,X4=4.902h时,指标Y有最大值620.988g。测定了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明胶的产率、凝胶强度和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的鱼油(即粗鱼油)外观呈黄褐色,具有鱼腥味和轻微的酸败味,其过氧化值较低,而酸值相对较高;粗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42%,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1.76% 和16.83%,Σn-3/Σn-6 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63。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油脂成分的GC-MS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点叉尾鱼内脏油脂成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提取斑点叉尾鯝内脏鱼油,然后加酸使其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对鱼油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评价.斑点叉尾鯝内脏鱼油含量在总油脂达到99%,(鱼油除了包括一般的油类的物质,还包括体油,鱼肝油和脑油[1]).从鱼油中共鉴定出23种成分,有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少量烷烃类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8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为53.72%,以C18:1>(48.52%)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9.12%,以C18:2>(16.54%)为主.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9.21%,主要有C16:0>(14.46%)和C18:0>(4.17%),多是低于C18>的中短链脂肪酸.鱼油中的这些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c18>以上)更有益于健康,是营养价值高的医疗保健品.  相似文献   

4.
探讨擂渍及凝胶化条件对斑点叉尾鲴鱼丸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擂溃各阶段的时间,同时测定了加盐量与鱼丸弹性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凝胶温度和凝胶时间。结果表明:空擂8min、盐擂8min、混合擂渍5min及加盐量2.0~2.3%的擂溃条件最为合理;然后于0~5℃凝胶化35min,所加工的鱼丸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探讨擂溃及凝胶化条件对斑点叉尾鮰鱼丸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擂溃各阶段的时间,同时测定了加盐量与鱼丸弹性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凝胶温度和凝胶时间.结果表明:空擂8min、盐擂8 min、混合擂溃5min及加盐量2.0~2.3%的擂溃条件最为合理;然后于0~5℃凝胶化35 min,所加工的鱼丸弹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酸性蛋白酶水解斑点叉尾鮰内脏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为45.228℃,pH值为4.038,水解时间为6.621 h,轰物浓度为5.576%时,水解度(DH)能达到最大值18.013%,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中诱食性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利用斑点叉尾鮰鱼皮明胶水解制取抗氧化活性肽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的水解方法,不同底物,不同的蛋白酶对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法适合生产胶原蛋白活性肽,酶解产物具有不连续的分子量分布及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底物酶解制取的产物的抗氧化活力不同,其中以酸法明胶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的产物活力最高,平均分子量小于4000Da。   相似文献   

8.
选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鱼皮为材料,用乙酸和乙酸-胃蛋白酶,分别提取鱼皮中的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solubilise collagen,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epsin-solubilise collagen,PSC),并对其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提取得到的ASC纯度高达93.11%,PSC纯度高达93.46%;紫外吸收分析表明,ASC和PSC的吸收峰值均在233nm处;蛋白图谱中两种胶原蛋白均由两种不同的α链(α1) 2α2组成,具备Ⅰ型胶原蛋白的特征;ASC和PSC的傅里叶红外图谱相似,具有完整的三螺旋结构;ASC的变性温度为34.2℃,PSC的变性温度为33.9℃.  相似文献   

9.
选择不同提取剂对斑点叉尾鮰鱼骨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对胶原蛋白进行了部分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鮰鱼鱼骨先用0.1mol/L的NaOH浸泡6h,再用2.5%NaCl浸泡6h,比单独或同时使用NaOH、NaCl能更好地去除杂蛋白,用10%的异丙醇溶液去除脂肪,0.1mol/L的柠檬酸浸提3d能较好地提取胶原蛋白,无色无味,提取率可达11.87%。粗提液再经盐析、透析,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鱼骨胶原蛋白溶液的粘度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变性温度为33.9℃。SDS-PAGE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鮰鱼骨胶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含有两条α链,β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鱼骨胶原蛋白的提取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不同提取剂对斑点叉尾鮰鱼骨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对胶原蛋白进行了部分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鮰鱼鱼骨先用0.1moL/L的NaOH浸泡6h,再用2.5%NaCl浸泡6h,比单独或同时使用NaOH、NaCl能更好地去除杂蛋白,用10%的异丙醇溶液去除脂肪,0.1moL/L的柠檬酸浸提3d能较好地提取胶原蛋白,无色无味,提取率可这11.87%.粗提液再经盐析、透析,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鱼骨胶原蛋白溶液的粘度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变性温度为33.9℃.SDS-PAGE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鮰鱼骨胶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含有两条α链,β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出油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白苏籽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白苏籽油出油率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次序为:超声时间>料液比>温度。以石油醚为溶剂,白苏籽油超声辅助提取较佳条件为:料液比1∶18,超声温度58℃,超声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白苏籽油的出油率高达43.57%。白苏籽油主要含有11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0.54%。α-亚麻酸含量最高(201.56 mg/g种子干重),占总脂肪酸的61.17%。白苏籽油碘值为185.00 g/100 g,酸值为2.00 mg/g,皂化值为181.81 mg/g,过氧化值为1.93 mmol/kg。理化结果表明,白苏籽油为干性油脂、不易氧化和酸败,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响应曲面法优化油菜籽清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油菜籽清油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清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通过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Protex 6L和中性蛋白酶Protex 7L的筛选,发现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的清油出油效率最高.选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蛋白酶酶解提取菜籽清油工艺,得到最佳参数为:加酶量1.5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0min,酶解pH 9.0,此时菜籽清油出油效率为62.31%.且本研究所制得的清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45%,是很好的食用性油脂.  相似文献   

13.
周昊 《中国油脂》2021,46(9):5-10
以秦巴山区漆籽为原料,采用溶剂(石油醚)浸提法从其种仁中提取漆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漆籽油提取工艺,对漆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漆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漆籽油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10∶ 1、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漆籽油提取率为9614%;漆籽油相对密度为0.925 8,折光指数(20 ℃)为1.467 2,碘值(I)为146.83 g/100 g,酸值( KOH)为2.58 mg/g,过氧化值为3.62 mmol/kg,皂化值(KOH)为185.36 mg/g;漆籽油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棕榈油酸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6.10%,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二者含量达到82.17%;漆籽油对DPPH、ABTS及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35.38、41.29、38.52 mg/L,具有与维生素C相当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松子仁进行水解,提取松子油,试验以总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酶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和酶解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上述影响因素中,酶解温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依次为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本试验优化后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97%,温度51℃,时间3.0 h,料水比1∶5,pH 8.4,松子总油提取率可达89.12%。测定松子油的5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棕榈酸3.89%,硬脂酸1.53%,油酸19.44%,亚油酸50.09%,亚麻酸0.58%。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菜籽多糖酸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菜籽多糖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上4个主要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酸法提取菜籽多糖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提取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酸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酸浓度0.28 mol/L、料液比43.05 mL/g、提取时间5 h和提取温度71.9℃,在此条件下预期的多糖得率是4.07%,实际得率为4.01%。  相似文献   

1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263-266
亚临界的条件下在高压磁力搅拌釜内,采用油脂厂精炼过程中的副产物皂脚,利用弱酸醋酸溶液的中和作用,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从而制得有用物质脂肪酸。考察了料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强对皂脚水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的方法,最终确定反应最优条件为:料液比为1:2.2,反应温度为290℃,反应时间为45min,反应压强为14MPa,在最优条件下脂肪酸提取率为96.5%。亚临界醋酸水解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水解时间,无需添加强化学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259-261
为了优化藜芦胺的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藜芦胺的提取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2h,提取温度75.0℃,料液比1∶9(g/mL)。在此优化条件下,20.0g干燥藜芦根提取得到藜芦胺的量为98.23mg,与模型预测值得比较误差为2.66%。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8.
以鱿鱼缠卵腺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鱿鱼缠卵腺糖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鱿鱼缠卵腺中提取糖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5h,提取温度25℃,NaOH浓度0.37mol/L,在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2.79%,获得的糖蛋白中糖含量为72.5%,蛋白含量22.7%,硫酸根含量3.0%,是一种硫酸化的粘蛋白。   相似文献   

19.
试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提取剂种类、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得率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超声提取韭菜籽油工艺中的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9mL/g,超声时间59m in和超声温度58℃。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2.41%,与理论计算值22.48%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韭菜籽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调和油,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84%、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3h、物料质量分数17.6%、酶解pH8。经验证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调和油提取率达到91.67%。制取的调和油满足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0.46∶1∶1,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