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董世民 《石油机械》2003,31(10):19-22
在假设抽油泵内的流体为气液两相均相流动 ,并假设气体分别按等温和多变过程压缩和膨胀的基础上 ,根据抽油泵的理论循环指示图 ,建立了抽油机井气液两相流有效功率与有效举升高度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多相流能量平衡方程 ,进一步证明了所建立公式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 ,当泵内为气液两相流时 ,抽油机井的有效功率由泵对液体做功所消耗的功率和泵对气体作功所消耗的功率两部分组成 ,对气体作功所消耗的功率不仅取决于抽油泵的吸入压力、排出压力与气体产量 ,而且取决于气体的压缩与膨胀过程  相似文献   

2.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效功率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计算抽油机井的有效功率是计算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关键。根据目前抽油机井有效功率计算方法所做的一些假设并按照抽油泵的仿真循环指示图,建立了计算抽油机井有效功率的新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有效功率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抽油机井下多相流的实际问题,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抽油机井有效功率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计算中,由于传统的计算方法对举升气体和克服流体自抽油泵排出口到井口的沿程阻力所耗功率未加考虑而使有些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出现负值。实际上,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不应出现负值。本文在充分研究了抽油机井的功耗情况后,指出了出现负值问题的症结,导出了计算系统效率的新公式,消除了以往公式在流体重度计算上产生的不确定问题,为准确计算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抽油机井柔性自动调参装置现场试验,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抽油机井柔性自动调参装置可实现变速、自调参运行,降低了抽油机系统消耗功率,增大了功率因数,减小了抽油泵气体影响程度,提高了泵效及系统效率,电动机电流及功率波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井区块整体节能参数仿真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多相流理论计算了抽油泵的沉没压力和排出压力,改进了抽油杆柱轴向振动底部边界条件的仿真模型,完善了抽油机井有效功率、电动机输入功率与抽油系统效率的仿真模型。以抽油系统输入功率最低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优化了单井不同产量条件下的最佳抽汲参数及所对应的最低输入功率,建立了单井最低输入功率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将单井产量作为优化设计变量,考虑区块整体的原油计划产量约束,建立了以区块整体输入功率最低为目标的区块整体优化设计模型。综合单井与区块整体的优化设计结果,优选出整体区块内各个单井的最佳产量以及所对应的最佳抽汲参数。计算实例表明,与单井优化设计结果比较,利用区块整体优化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区块整体的总耗电量。实际算例表明,采用区块整体优化抽油系统的方法,输入功率可以减少16.7%。  相似文献   

6.
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抽油机井因聚合物浓度增加,杆柱下行阻力变大,杆柱产生弯曲,引起抽油杆偏磨油管,造成杆断、管漏,抽油机井检泵周期缩短。为了降低聚驱抽油机井杆柱下行阻力,减缓杆管偏磨,延长检泵周期,开发应用了低摩阻抽油泵。为了改善低摩阻抽油泵在聚驱抽油机井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摩阻抽油泵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编制了低摩阻抽油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软件,合理确定了低摩阻抽油泵的主要结构参数。同时建立了选泵、检泵模板,对低摩阻抽油泵在聚驱抽油机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数百口井现场试验应用表明,低摩阻抽油泵达到了降低摩阻,减缓杆管偏磨,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验抽油机井泵效计算的理论研究结果,三年来对大庆油田的部分生产井进行了现场测试,录取了几万个数据资料,并运用抽油机井系数计算的理论,计算出了抽油泵的(总)效率和井下的各种功率损失。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对其中的部分生产井实施了改造,从而在实际生产中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检验。通过现场实际验证结果表明:抽油机井泵效计算[1]的理论研究结果是正确的;依据该理论所进行的井下能耗的计算是符合实际的;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所提出的对抽油机井的改造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适当提高油气集输系统压力后,辽河牛青油田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着重分析了提高集输系统压力后对油井产生的影响:对自喷井来说,只要油嘴两侧的压力比小于0.5不会影响油井产量,但对流量小、油压低的井必须提前转抽;对抽油机井来说,能充分挖掘抽油机井的设备潜力,且不改变深井泵的检修等级以及不影响深井泵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1.系统结构及功能 抽油机井管理系统由采油方式优化设计系统、抽油机井工况管理系统和抽油机井诊断系统构成。该系统运用可视化系统工具、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及ora-cle9i数据库研制,将技术理论与现场应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抽油机井数据编辑、单井优化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及图形生成等功能。 1.1 采油方式优化设计系统 (1)对数据库中油井基础数据(如油层压力、油层中深、温度、油气水三相密度和含水等等)进行浏览、增加、删除、查询和保存。 (2)利用已有数据对油井单井进行产能预测,绘制出油井IPR流入动态曲线以及打印输出。 (3)在此基础上,针对有杆泵、电泵和螺杆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计算有杆抽油泵充满度,以油液进入抽油泵运动平衡方程为出发点,结合泵内气、油状态,综合考虑油液参数、油井参数、抽油参数和冲程损失等影响,设计了一种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抽油泵充满度计算方法。重点考查了套管压力、沉没度、泵挂深度、抽油参数及原油气油比对抽油泵充满度的影响程度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抽油泵充满度时,忽略套管压力影响将导致计算结果偏小,且必须同时考虑有效冲程与理论冲程的差异;抽油参数对泵充满度影响较小,沉没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泵的充满度,原油气油比增大将导致泵充满度急剧下降。研究结果对大斜度井采油泵效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两方面对 O 乙基黄原酸甲酯的传统合成过程进行了改进 ,并认为碘甲烷实际上是用硫酸二甲酯直接合成黄原酸酯的过渡中间体。碘甲烷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n ( CH3CH2 OH)∶ n ( CH3I) =1∶ ( 1 .1~ 1 .1 5 ) ,时间 75 min,收率 90 % ,纯度 99.7% ;利用含 I-废液回收碘甲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n[( CH3) 2 SO4]∶n( I- ) =1 .2∶ 1 ,时间 2 h,温度 5 5~ 60℃ ,碘甲烷回收率为 93.6% ,纯度为 99.3% ;硫酸二甲酯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n( CH3CH2 OH)∶ n( ( CH3) 2 SO4)∶ n( CH3I) =1∶ 1 .2∶ 0 .0 5 ,时间 75 min,收率 87.5 % ,纯度99.1 %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十二酰胺丙基二甲胺和氯乙醇反应 ,合成了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 (DDH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以不同摩尔比进行混合 ,测定了混合系统的表面张力 ,计算了单一系统和混合系统的饱和吸附量、分子最小截面积 ,表面层和胶束中 DDHA的摩尔分率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目视观察了混合系统的浑浊情况。结果表明 :在降低γcmc和 cmc方面 ,DDHA SDS混合系统有协同效应 ,表面层和胶束的组成与二组分配比有关 ,但是非对称的 ,等物质的量混合物中 ,DDHA在胶束和表面层中具有较大的摩尔分数。DDHA与 SDS在实验测定的各混合系统中都不出现混浊  相似文献   

13.
直接氯化法合成对硝基氯化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对硝基甲苯和氯气为原料 ,在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对硝基氯化苄的方法 ,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溶剂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对硝基甲苯用量 1 3 7g,对硝基甲苯 /邻二氯苯 (摩尔比 ) =1∶ 0 .6,w (偶氮二异丁腈 ) =0 .6% ,反应时间 3 h,反应温度 1 60℃ ,产物单程收率大于 65 % ;将反应混合物中未反应的原料分离后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结晶纯化 ,物料 /溶剂 (摩尔比 ) =1∶ 1 .5时晶体含量在 99.0 %以上 ,结晶收率达 67  相似文献   

14.
S-DMDAAC-AM强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用淀粉为基材 ,石蜡油为油相 ,MT-1 (无机铵类化合物 )尿素混合物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共聚条件对产物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阳离子化度的影响 ,合成最佳条件为 :[MT 1 ]=0 .2 60 mmol/ L,[NH2 CONH2 ]=2 .0 0 mmol/ L,w (总单体 ) =40 % ,m (淀粉 ) =6.0 2 g,DMDAAC/ AM(质量比 ) =3∶ 7,w (Span 2 0 ) =8% ,V (石蜡油 ) =5 5 m L,油 /水(体积比 ) =1 .2∶ 1 ,反应温度 45℃ ,反应时间 4h。接枝率 1 2 6.67% ,接枝效率 94.5 2 % ,固含量 3 7.5 6%  相似文献   

15.
以异丁烯为烷化剂 ,在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苯酚烷基化反应合成 2 ,4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工艺。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 ,反应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在温度 3 66K,压力 0 .0 84MPa(常压 ) ,催化剂 /苯酚 (质量比 ) =7.0 %∶ 1 ,以苯酚计的通烯速率为 0 .84 kg/ (kg· h) ,反应器高径比为2 .1∶ 1时 ,2 ,4二叔丁基苯酚的单程收率可达 70 % (以苯酚计 )。将烷基化产物分离后 ,利用副产物间的歧化反应可使主产物的总收率达到 95%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轴流泵的基本能量方程式和伯努利方程,提出了螺旋轴流式多相混输泵的扬程-流量特性曲线的理论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泵的扬程-流量特性曲线,从而判断混输泵设计的优劣及对混输泵扬程特性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该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际混输泵样机在不同进口体积含气率、不同转速情况下的扬程-流量特性曲线,分析了进口体积含气率和转速对混输泵扬程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压井作业会造成地层损害而降低油井产能以及由此导致修井费用增加的问题,推广应用了ZSX—1 型带压检泵装置。装置由油管悬挂密封装置、井下开关、单流泄油器、进油接头、防顶器和加重管等组成,可在套喷生产情况下正常起、下泵,有效地防止井喷,避免油层损害。文南油田35 井次的应用表明,这种装置使用效果较好,对稳油控水,保持油井正常生产,提高产能和维持油井潜力起到重要作用,直接经济效益明显,是文明施工作业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力能量利用效率的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因素是影响钻速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力能量,提高超深井钻井速度,利用编制的软件,对影响水力能量利用效率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深井采用?139.7 mm钻杆代替?127 mm钻杆,1000 m可减小泵压约0.6 MPa;黏度每降低10 mPa·s,泵压可降低0.4 MPa左右;密度每增加0.1 g/cm3,泵压增加0.8 MPa左右;排量每增加1 L/s,泵压增加1 MPa以上。同时,分析了超深井钻井喷射钻井的可行性及实现方式,指出超深井水力参数设计需按最小流量法设计,为提高超深井钻井速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国内文献关于抽油泵偏心环形间隙流量(即偏心环隙漏失)中的压差漏失和剪切漏失的方向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压差漏失与剪切漏失方向相同的观点,并由此修改了现有的有杆泵环隙漏失公式,建立了新的环隙偏心压差-剪切同向漏失模型。使用该模型对漏失量与冲次、泵间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冲次越高,漏失量越大;泵间隙越大,漏失量越大。指出快速抽汲可以减少漏失的说法是错误的,快速抽汲对漏失的影响不是减少而是增加。该结论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