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水土流失监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分析在原有浙江省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水文站网,合理布局和完善河流泥沙监测站网,对浙江省河流泥沙情势进行有效监测分析,以满足浙江省水土流失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3.
桂惠中 《人民长江》2012,43(23):54-56
为了维护三峡库区库岸稳定,有效控制库岸的水土流失,多地已开展库岸综合整治工作。针对护岸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介绍了护岸工程水土保持分区体系及防治措施布局,分析了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评价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并对护岸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防治进行了探讨。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有效控制因护岸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 建设绿色工程、和谐工程、生态工程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滑坡预警基层站点建设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三峡库区滑坡预警基层站点建设及管理现状1.1 三峡库区滑坡预警历史 滑坡泥石流是三峡库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往往与山洪、崩塌相伴生或交替发生,具有突发性、局部性和损失严重、难以防治的特点。1988年4月国务院将长江上游列入国家水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外生态监测网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调整监测网络布局、科学遴选监测指标、完善评价方法、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顶层设计、国家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监测网络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能力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原黄河上游段水质监测站网布设已不适应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为适应形势,对现有站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充实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12月8~12日,郭熙灵院长一行6人赴贵州省、四川省考察了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承建的贵州省乌江流域龙里监测站、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毕节监测站、四川省岷江流域宜宾监测站3个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监测重点站。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落实长江科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中的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点)建设专项规划,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和灾害防治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网建设。通过考察,郭熙灵院长对野外监测站点的建设和监测工作表示  相似文献   

8.
水利部2018年开始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湖北省率先大规模开展.结合湖北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与升级改造和相关监测研究,提出加强小流域控制站和自然坡面小区建设.重视自然坡面小区布置方案、自动化设备选择、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监测数据的挖掘应用,是当前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相关研究可为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9.
魏宏庆  潘竟虎 《人民长江》2006,37(11):61-62
两当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位于甘肃省两当县北部,秦岭山脉西段的南坡断层下陷盆地边缘,通过对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分析了在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进行生态修复的优势,提出了自然力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及建设模式,并应用遥感技术和地面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修复模式实施的效果做出评价分析,以期为陇南山地及长江上游制定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信息发布子系统是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极强的专业水土保持网站系统.该系统的建成将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提供数据参考,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是水利行业专业应用网站的典型应用示范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是否存在低温下泄水流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三峡大坝上游距离最近的庙河断面作为典型断面,利用2004-2009年实测水温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近坝区水域水温垂向结构,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近坝区目前还没有形成温跃层;温差较大的区域(0-75 m)均位于电站取水口高程(110 m)以下;三峡水库不存在低温水流下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改萍  黄鹰 《人民长江》2011,42(22):79-83
设计和建立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监测预报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该系统以ArcGIS为平台,将高切坡基础资料与监测数据统一管理,具有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和多主题等特征,以及海量信息的存储、快速调用等技术特点.通过建立高切坡数据库的标准代码体系和灵活、全面的数据管理与查询机制,提供了不同的数...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三峡库区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总体保持Ⅱ~Ⅲ类标准,无明显恶化趋势;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Ⅰ、Ⅱ、Ⅲ类水质的断面数仅占48%,水质较差。对研究区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作了剖析,指出工业污水、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活垃圾、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近年来水环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市政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也是造成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缓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三峡库区可持续水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快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理平台,以1:50 000地形图作为数据源,进行扫描矢量化,生成DEM,并从中提取坡度,考虑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率和坡度这3个因子,利用水利部的行业标准和GIS的空间叠加分析能力,研究了三峡库区(湖北片)巴东、兴山、秭归和宜昌4县1986年和1999年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县中,对水土流失起减轻作用的林地、梯田、园地面积都在增加,而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草地面积都在减少;各县的水土流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宜昌减轻最多,秭归、兴山和巴东居其后。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水质演变趋势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三峡库区干、支流水质现状及其在蓄水前、135m蓄水后和156m蓄水后3个阶段的演变趋势,研究水库蓄水对库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干流现状水质总体较好且蓄水前后保持基本稳定;库区支流蓄水后水质有所下降,现状水质总体较差;部分支流的局部区段在蓄水后发生了水华。结合库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水库的水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控制面源污染。在收集区域各县资料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专题资料,获取了不同尺度的规划数据。选取人口密度、水资源量、总氮浓度、垦殖指数、坡耕地占耕地比例、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等指标,采用指标权重综合分析方法,对43个控制单元分区进行排序,并确定了19个控制单元作为水土保持规划布局的重点区域。相关成果为在库区科学规划水土保持项目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蒋建东  李文军  张健 《人民长江》2016,47(9):106-109
三峡库区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突出,产业基础差,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地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且《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提出在三峡库区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以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所辖的许家冲村为例,对三峡库区美丽乡村建设,从规划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村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具体的规划实践和有关的思考,试图为三峡库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频发,而传统的藻类检测方法由于分类鉴定工作量大,难以适应野外大批量样品快速准确分析的要求,因此,开展水华的快速监测和鉴定工作迫在眉睫。在藻类形态特征识别与快速定量检测方面,流式细胞摄像系统(FlowCAM)是目前先进可靠的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摄像系统技术对三峡水库水华藻类样品建立了藻类特征的自动鉴定标准,进行藻类快速检测分析,并与显微镜人工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支流采样点鉴定出的优势藻类为4~10种;小江黄石、小江河口、大宁河和梅溪河采样点优势种依次为飞燕角甲藻、微囊藻、拟多甲藻和颗粒直链藻,检测结果和显微镜方法检测结果一致;FlowCAM可在15 min内快速完成藻类鉴定分析,测量精度高,有传统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之,FlowCAM为水华藻类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蒋建东  宋红波 《人民长江》2015,46(19):67-70
三峡水库淹没了大量的城镇,迁建城镇是三峡库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搬迁,三峡库区城镇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实地调研,对三峡库区的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评价,针对三峡库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城镇发展分化严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近坝区水温垂向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大坝上游距离最近的庙河断面作为典型断面,利用2004—2011年实测水温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近坝区水域水温垂向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庙河断面从2006年开始,在水库底部一定高度内,每年4—6月份水体水温在垂向上均会出现一定的温差,但该区域还没有形成稳定温跃层;温差较大的区域均出现在水深75m以下,该区域均位于电站取水口高程(110m)以下,其水温对三峡水库下泄水流水温没有影响;三峡水库不存在深层低温水下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