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探索转型发展,但转型后的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独特的传播模式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新型主流媒体"北京时间"为例,从内容生产、运营理念、传播渠道以及媒体融合等方面对其关于G20杭州峰会的报道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互联网+"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34-36
2011年10月5日,湄公河金三角水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湄公河事件",事后泰国媒体进行了大量跟踪报道。人们可从泰国主流报纸对"湄公河事件"的相关报道中看出中国在泰国的形象,进而为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2)
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表现在:第一,受众对主流媒体信息的揣测性解读;第二,受众对网络流言的跟风性传播;第三,受众对网络谣言的错误认识。造成这一系列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受众的从众心理和各种原因导致的特定人群对不当利益的追求。应对网络信息的暗示性传播,就要加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加大社会信息的透明度,国家要进行合理的监管,受众在接受信息时要学会正确的认识信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当前,中西方交流日渐频繁,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重要。中西方交流处于深度磨合状态,西方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存在"位差",媒体对我国的报道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西方媒体传达的中国形象并不能反映中国当前的现状。为让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一面,就需要增强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针对性,而加强涉华舆情研究、尝试以他者眼光看中国,成为增强对外传播针对性、有效塑造国家形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2)
在国家战略的宏观指引和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重点打造的战略级融媒体项目——"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上线以来,"交汇点新闻"就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在提升传播力、打造公信力、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这"四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使"交汇点新闻"在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江苏移动媒体第一品牌,与集团所属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新华报业网共同构成互为协同、覆盖纸媒、网媒与移动端新媒体三代传播形态的江苏第一主流媒体矩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2)
汉藏双语传播是西藏社会独特的传播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汉藏双语传播产生的原因、担当的历史使命,分析汉藏双语传播与藏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汉藏双语传播适应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扩大了西藏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人群。双语传播也是丰富媒体新闻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建构国家认同观念的主要方式。在双语传播的现实语境中,政府、媒体和群众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9):69-75
为准确把握网络媒体和网民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相关话题的关注情况和舆情传播特点,对2015年国内重要新闻网站、主流商业门户网站、农业行业网站等媒体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和自媒体进行了监测。全年舆情总量较2014年明显增加,热度升温;年内舆情走势起伏明显,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总体吻合;政府网站首发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媒体的二次传播产生积极效果;主流媒体具有重要舆论影响力,自媒体中相关话题讨论更趋专业化。2015年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工作中的"绿色增产"成舆论关注新看点,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被持续聚焦,粮食产销困局成下半年常热话题,"马铃薯主粮化"受到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省报集团等主流媒体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省报集团要适应时代发展、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就必须解答好这个课题。笔者认为,省报集团要因势而谋,乘势而上,要按下媒体融合快进键,重塑传播格局,加快构建技术先进、平台多样、渠道畅通的现代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的兴起及发展,主流媒体微评论成为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主流媒体的评论不仅在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在舆论引导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人民微评"板块为例,分析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在微语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对脱贫攻坚的报道,对于提升地方脱贫攻坚主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方案导向、行动导向、未来导向"的理念,《闽南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上以凸显问题成效来优化议题,通过"经验介绍"、"成就展示"的优先议题营造了积极正向的舆论导向,通过以情感驱动的新闻叙事框架,构建了脱贫攻坚中的地方政府形象、贫困群众主体形象和社会帮扶力量主体形象。在未来的报道中,只有发掘脱贫攻坚的本土化、差异化特征,以发展的视角让脱贫攻坚叙事走向未来,地方主流媒体才能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故事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