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下生产系统方案设计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制造、安装及集成测试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我国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设计技术和关键设备工程化现状。在设计技术方面,目前已基本具备1500m水深的水下生产系统独立设计能力,相关水下设计技术在流花16-2油田群和陵水17-2气田等深水油气田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水下装备及设备工程化研制方面,以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模块、水下连接器、水下多相流量计和水下脐带缆等为主的关键设备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而且部分产品实现了国产化的示范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最后对未来我国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关键设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下油气生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水下生产系统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采油树、管汇、跨接管和脐带缆的性能,以及在设计、分析时采用的公式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水下生产系统的介绍,为今后水下生产系统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上油气生产系统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包括固定平台生产系统,浮式生产系统以及水下生产系统在内的各种海上油气生产系统的特征、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陆上油气生产自动化在八五期间成功地建成了一批自动化系统,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工程建设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自动化技术的现代化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专业人员和各级领导都认识到了油气生产自动化是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自动化工作的成功主要应看它所能取得的效益和投资回收率。展望九五,油气生产自动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油田电、热、水系统、炼化厂、气田及天然气化工厂、油气管道、控管一体化等方面将进一步发挥作用;自动化控制原理和方法、人机界面、现场仪表、电机转速调节、控管一体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海洋油气钻井装备技术进步,加快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国产化步伐,介绍了我国浅海及深海油气钻井装备的整体技术现状,重点对海洋动态井架、钻井泵组、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升沉补偿系统、隔水管系统和水下防喷器等深水钻井核心装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产海洋油气钻井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在装备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关键核...  相似文献   

6.
通过全面梳理中国石油油气开采工程技术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阐述了油气开采工程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低油价条件下,劣质化资源的有效动用;单井产量逐年降低,老油气田的持续稳产;“双高”主力油田作业系统效率整体偏低、成本居高不下,安全环保问题突出,效益开发困难,技术储备不足;低成本钻完井开发深层、非常规资源与北美差距大。进而提出“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油气田开采工程技术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加强缝控储量改造技术攻关和工厂化作业等低成本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低品质资源经济有效开发;开展老区老井重复压裂等关键技术研发、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老油气田稳产;超前储备纳米驱油、同井注采等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全面梳理中国石油油气开采工程技术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阐述了油气开采工程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低油价条件下,劣质化资源的有效动用;单井产量逐年降低,老油气田的持续稳产;“双高”主力油田作业系统效率整体偏低、成本居高不下,安全环保问题突出,效益开发困难,技术储备不足;低成本钻完井开发深层、非常规资源与北美差距大。进而提出“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油气田开采工程技术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加强缝控储量改造技术攻关和工厂化作业等低成本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低品质资源经济有效开发;开展老区老井重复压裂等关键技术研发、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老油气田稳产;超前储备纳米驱油、同井注采等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面梳理中国石油油气开采工程技术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阐述了油气开采工程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低油价条件下,劣质化资源的有效动用;单井产量逐年降低,老油气田的持续稳产;双高主力油田作业系统效率整体偏低、成本居高不下,安全环保问题突出,效益开发困难,技术储备不足;低成本钻完井开发深层、非常规资源与北美差距大。进而提出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油气田开采工程技术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加强缝控储量改造技术攻关和工厂化作业等低成本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低品质资源经济有效开发;开展老区老井重复压裂等关键技术研发、第4代分层注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老油气田稳产;超前储备纳米驱油、同井注采等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智能方法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运维过程中的应用已成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对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着重调研分析了国内外海洋油气生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结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临港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情况,对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石油机械》2015,(5):53-57
国外水下生产装备的研制、安装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而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国外水下生产装备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水下生产控制系统浅水池测试现状与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情,确定了浅水池测试的基本功能,并针对水下生产装备完整性试验中采油树功能浅水测试的需求,研究并明确了复合电液控制系统下的浅水测试系统及其配套的测试设备。研究内容可为建造国内浅水池测试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陆上油气生产自动化在八五期间成功地建成了一批自动化系统,在提高生产定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工程建设上积累和宝贵的经验,在自动化技术的现代化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专业人员和各级领导都认识到了油气生产自动化是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自动化工作的成功主要应看它能取得的效益和投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油气开发中的水下生产系统(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家庆 《石油机械》2007,35(5):54-58
海洋油气开发中的水下生产系统因具有能够提高采收率、解决油井产出物处理和输送问题,以及适用于深水或极深水油气开发等优点,正倍受关注并蓬勃发展。在阐述水下生产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水下生产系统的工程现状,分析了实施水下生产系统工程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提出研发我国水下生产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石油机械》2013,(10):51-55
阐述了深水油气开发装备——浮式结构、水下航行器、深水立管系统和水下生产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这些装备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及适用范围。针对我国南海特殊环境条件,指出我国未来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和重点研究方向:应在仿生技术、水下定位及协同技术、控制与导航技术、系统安全可靠性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保证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除在礁盘上填土石建基地外,还应利用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这就需要解决复合系泊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响应和动力学性能、超大结构物总体非线性瞬态载荷和运动响应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石油机械》2016,(12):42-48
金属钢圈密封作为水下装备密封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水下井口头和水下采油树等装备的重要连接部位。然而,国内研究重点均集中于密封钢圈,对连接部位密封型面设计研究较少。鉴于此,选取应用最广泛的VGX钢圈,基于功能性与安全可靠性要求,设计了2种密封型面,通过有限元计算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进行了实验室密封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角度差是VGX钢圈密封型面设计的核心要素;Ⅰ型型面与Ⅱ型型面均满足功能性、安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要求,且各有特点,其中,Ⅰ型型面备用密封比压更高,Ⅱ型型面主密封能力相对更优,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选择合适型面。所得结论可为水下装备其他金属密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北极附近海域水下油气资源的主要模式。本文概述北极附近海域油气开发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水下生产系统的功能需求与存在的主要挑战,分析水下生产系统在北极附近海域的典型应用及其技术特点,介绍冰载荷防护结构的常规防护方式及新型优化设计,为水下生产系统在北极附近海域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页岩油气水平井压裂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十三五"以来国外页岩油气储集层水平井压裂技术进展的系统总结,阐述了水平井压裂技术在页岩油气储集层多层叠置立体开发、小井距密井网布井、水平井重复压裂、施工参数优化与降低成本方面的新特征;结合中国页岩油气水平井压裂技术需求,论述了水平井压裂技术在多裂缝扩展模拟、水平井压裂设计、电驱压裂装备、可溶化系列工具、低成本入井材料与工厂化作业方面的新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非常规页岩油气"十四五"规划对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的需求分析,提出了7个方面的发展建议:(1)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联合研究;(2)深化页岩储集层改造基础理论及优化设计技术研究;(3)完善大功率电驱压裂装备;(4)研发长井段水平井压裂工具及配套作业装备;(5)加强水平井柔性开窗侧钻剩余油挖潜技术攻关;(6)发展长井段水平井压裂后修井作业技术;(7)超前储备智能化压裂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集成测试技术,即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测试技术对于保障海上油田的生产及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对于水下油气生产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水下生产系统集成测试场地。分析了国外先进的水下油气生产设备测试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对水下油气生产系统集成测试场地进行详细规划,提出测试场地工作流程。水下生产系统集成测试场地的建立将促进我国水下油气生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