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河道随着点面源污染物、泥沙不断汇入,造成河道淤积,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改善区域水环境,保障河道防洪安全,本文利用带水清淤处理技术对北京城市河湖开展了河道清淤工作,并对设备运行、水质情况等进行了跟踪管理。结果表明,清淤后有效降低了河道内源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城市河湖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道清淤对两岸农业土壤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英卓  薛茜 《人民长江》2002,33(3):34-35
河流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下游河道淤积越越严重,河流的清淤整治工作非常迫切。随着河道水体及底泥受到污染,清淤淤泥对两岸 农业土壤的环境影响问题较为突出。以海河流域青龙湾减河清淤对两岸农业土壤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分析河道清淤底泥及浸出液的变化规律。青龙湾减河清淤淤符合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可作为农田污泥处理,堆放在河岸两侧。底泥堆放后短期内对两岸农业土壤基本不会造成污染,但经过长期的雨水淋溶,污染物理呈累积性析出,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清淤工程不可避免地将对河道产生干扰和破坏,对河流水质、河流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清淤工程产生的大量泥沙、淤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对弃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损害。针对近年来大中小河流治理中,实施河道清淤工程较多的现状,分析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探讨消除和减免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手段,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从滆湖湖泊水质、入湖河流水质以及清淤区域水质等方面对滆湖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滆湖底泥分布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底泥成为水体潜在的内源污染源,并且向滆湖水中释放污染物。先期实施的宜兴市高塍镇滆湖生态清淤工程实施面积1.05km2,清淤总量108.19万m3。采用绞吸式环保吸泥船疏挖,并对清淤机械选择、疏浚土运输、堆泥场设计以及余水处理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保护》2014,(6):39-39
太湖生态清淤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确定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有利于削减内源污染,扼制湖泛生态危害,保障太湖地区供水安全。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把方案确定在2015年实施的湖体清淤任务提前至2008年,计划用5—6年时间完成清淤任务3500万m^3。江苏省水利部门加强协调组织,指导沿湖各市县区科学有序开展湖体生态清淤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太湖生态清淤122 km^2、3669万m^3,超额完成了太湖生态清淤任务,生态清淤效益显著。一是清除了大量湖体内源污染物质。直接减少内源污染物有机质11畅9万t,总氮2畅9万t、总磷2畅4万t,相当于近15年滞留在湖区的入湖污染物总量。二是割断了湖泛发生的生物链。有效削弱了湖泛产生的物质条件,启动清淤工程以来,湖泛发生频次逐步下降。三是降低了蓝藻发生强度。蓝藻成规模暴发的时间逐年推迟,暴发强度有所减弱。四是明显改善了湖体水质。清淤后有效改善底泥厌氧环境,对底泥内源污染释放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清淤区大部分监测点磷的释放强度降至负值水平(即由释放转为吸附)。  相似文献   

6.
李成花  单建军  王大伟 《治淮》2023,(12):55-57
以无锡市梁溪区城中槐古圩片区城市河道内源污染治理的方案比选及实施为例,通过介绍项目工况及比对分析了水力冲挖法和环保绞吸法这两种河道清淤方案,科学合理地选定了本项目6条河道的清淤方法并实施,内源污染治理效果明显,为整个项目的河道水环境治理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其他城市河道内源污染治理提供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封在北宋时是都城,古城内水系纵横,文章阐述了古城水系的淤积现状,确定了需要清淤的范围,通过清淤技术的比较及清淤方案的比选,确定了生态清淤布置与设计。通过清淤可以完成开封市古城区内全部河湖水系水生态修复工程,达到预期治理效果目标,有效改善河湖水质,削减内源污染,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地区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形成城市内河自然河道生态系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水生态环境修复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我国河道尤其是中小河道的淤泥清除方法,如排干清淤、水下清淤及环保清淤等,对各种清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污染淤泥钝化处理、堆场淤泥处理和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对河道清淤与淤泥处理利用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河道清淤和淤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北方河道水环境治理时是否需要清淤以及清多少的问题,以北京市小中河为例开展了河道清淤判定和水质清淤深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中河底泥普遍受到污染,除了点位S18不需要清淤外,其他点位所代表的河段均需要清淤;底泥中决定清淤深度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质,污染深度均超过了取样深度;为兼顾河道水环境安全和行洪安全,建议当水利...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3,(9):43-45
为解决河道清淤工程中二次污染、安全隐患及淤泥后续处理的问题,提高河道生态清淤的集成化水平,在无锡市杨刘河建立了以生态清淤技术为核心、淤泥快速干化技术为推动手段的清淤集成技术体系。实践表明:生态清淤过程环保,清淤泥浆可连续、快速脱水,同时提高了脱水泥料含固率和污染物的去除率,处理后的尾水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将成为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底泥是湖泊内源污染的主要贡献者,生态清淤是控制湖泊内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清淤范围、清淤深度以及清淤方案的设置将直接影响湖泊内源污染治理的效果。文章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浅水湖泊——钟祥市南湖,通过工程实践,确定适宜的清淤范围、工艺、方法、设备、二次污染防治和淤泥资源化利用方案,开展生态清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浅水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淤泥质河道受上游来水及潮汐等影响,河道淤积严重,对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是发挥河道防洪、排涝等作用的有效手段。滨海淤泥质河道常用机船、泥浆泵、挖掘机进行河道清淤治理,本文通过对以上清淤方法的特点及清淤施工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以上清淤方法在滨海淤泥质河道清淤的优势,为今后滨海淤泥质河道清淤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州市珠江河道的污染已经对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影响,也成了当前广州市可持续发展进程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多种,该文仅从引水清淤这方面对清除珠江河道污染底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小河流治理是水利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章以台山市公益水治理工程为背景,对公益水河道进行护岸加固和清淤疏浚。在保证河道行洪能力的同时,采用生态护坡材料,选用合理的淤泥清理方式,结合亲水步道和景观陂头,将生态技术贯穿于公益水的治理过程中,从而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美化了河道景观。  相似文献   

15.
河道清淤是一种重要类型的水利工程,其重要的环境效益是改善河道的水质。该类工程不仅具有水利工程非污染项目的特点,而且由于淤泥的污染性同时又具有污染项目的特性,目前还没有对此类工程适用的评价技术规范。通过海河市区段清淤工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此类工程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高淳区固城湖小湖区生态清淤工程为例,比较清淤工程实施前后底泥营养物含量、释放通量以及水生生物变化。结果表明,生态清淤工程增加了固城湖蓄水容量,削减了小湖区内源污染负荷,清淤工程实施后短期内改变了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建议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和水位调控,跟踪监测清淤水域水生态恢复过程,促进清淤区域底栖动物和水生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7.
太湖生态清淤工程中需重视与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光兴  陈琴 《中国水利》2010,(16):33-35
生态清淤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控制和减轻太湖底泥内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生态清淤也是在探索发展中的新型疏浚技术。在对太湖生态清淤已实施工程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清淤工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赣州市某河道清淤疏浚施工项目为例,首先阐述了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案例的背景,进一步对河道清淤数据施工所存在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又从做好水文地质分析、工程淤泥方量计算、主要工程问题建议、做好施工整体规划、加强工程节能设计、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几方面逐一阐述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底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底泥处理是根据底泥污染程度,确定底泥清除范围,对底泥进行填埋处理,排泥场采用底部处理、渗沥水收集、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设计,将底泥渗沥水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底泥固化后建成城市景观绿地。这种底泥处理方法不仅确保了里运河河道调水水质要求,也有效地防止底泥的二次污染,因此,此法可供类似城市河道清淤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河道清淤工程规模逐步增大,产生的疏浚底泥也逐步增多,堆放、填埋等常规且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巨大的土地资源,又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要求。文章以株洲某城区段河道清淤项目为例,系统讲解通过对河道底泥的逐级筛分,将河道底泥筛分为砾石、中粗砂、泥饼等形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将产生的尾水通过净化处理达标无害化后回排至河道,以实现河道清淤底泥无害、稳定、可靠的资源化利用,取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