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杭锦旗区块盒1段致密低渗辫状河沉积砂体,通过直井+水平井联合河道构型分析,明确了不同级次河道构型单元的厚度、长度等几何特征参数,并利用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层序切片刻画了盒1段复杂辫状河道的横向及纵向变化,进而将七级河道构型分析结果作为分频切片参数优选及预测效果有效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水平井连续测井资料,建立单期辫状河沉积微相所对应的有效分频切片值域分布范围,实现对单心滩的半定量识别,可有效降低直井单点验证的多解性,对于水平井精细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井信息进行砂体定量研究时,往往由于井间对比的不确定性,导致对砂体规模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水平井对储层砂体横向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常规直井难以达到的。因为水平井可以揭示砂体横向变化,从而为我们在砂体定量表征、岩相单元划分等定量化地质研究方面提供帮助。针对研究区辫状河储层特点,结合直井岩心、直井与水平井的测井信息,首先确定出4类岩相单元,进行直井与水平井岩相单元划分;然后结合直井与水平井信息,进行砂体定量研究,确定了心滩和辫状河道砂体的形态及发育规模,进而建立了心滩长宽比、心滩与河道宽度比、夹层与心滩宽度比等定量关系;随后以水平井钻遇砂体信息为约束,进行储层地震波阻抗反演;最后结合砂体定量表征与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岩相单元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平井信息可以精细刻画储层内部岩相分布特征,提高储层砂体定量研究与内部非均质性描述的精度;水平井段信息增加了参与地震储层反演的样点数量,从而减小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可以明显提高储层内部地震反演精度和可靠性,并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储层岩相模型。  相似文献   

3.
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由于多年注水开采,油水关系十分复杂,如何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区目前开发阶段井网调整的关键是明确储层的叠置关系,即目的层三工河组二段2和3小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单元分布特征。为此,首先分析彩9井区目的层沉积微相的岩电特征,建立沉积微相的单井识别标志,为进一步的井间精细对比奠定基础;然后基于单井沉积微相识别结果,根据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对沉积微相内部精细解剖,明确不同级别储层构型单元的识别标志;以河流相沉积模式为指导,建立井间储层构型单元的静态分布模型,实现对不同级别储层构型单元的定量表征;最后由注采动态资料的响应关系验证储层构型单元静态分布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储层构型单元静态分布模型与研究区实际生产情况吻合较好,对于油藏后期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井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划分河道砂体构型单元、精确定位单井钻遇心滩的位置,进而形成了地下辫状河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并应用于气田开发钻井。结果表明:(1)落淤层的发育与心滩部位关系密切,心滩不同部位垂向微相叠置规律性强,可作为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的重要参考;(2)辫状河砂体构型单元包括心滩、辫流水道和泛滥平原3类,其中心滩砂体是主要的成藏单元;(3)苏X加密井区盒8下亚段平面上呈"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沉积格局,不同沉积类型的砂体规模存在差异,其中心滩砂体宽度介于250~300 m,长度介于500~900 m;(4)验证井SX-1井钻遇2个心滩砂体和1个辫流水道砂体,钻遇的心滩个数、规模及心滩与辫流水道位置关系和新方法识别成果相吻合。结论认为,以"测井响应特征、落淤层发育位置以及垂向微相叠置模式"为标志的心滩砂体空间定位的储层构型表征新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心滩砂体平面分布位置,有助于揭示辫状河心滩砂体空间展布规律,提高心滩砂体构型表征结果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5.
分形理论在井间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异常复杂,传统数学难以精确描述,大量的测井、沉积、地震资料表明,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分形特征,根据R/S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储层垂向分布特征,以地震和沉积资料为约束,通过分形插值算法确定出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对辽河油田开13井区,牛心坨地区做了大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较好地定量描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宏观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可信度,与地震解释,地质研究结合在一起,能进一步减少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渤海Z油田地震资料在横向上精度高、连续性好的优势,通过遗传反演得到了与测井资料符合度较高的三维孔隙度数据体,在其约束下越过相的建模步骤直接建立孔隙度模型。依据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设计了水平井的靶点。经验证,测井解释孔隙度与模型中过井轨迹预测的孔隙度在数据分布范围和纵向变化趋势方面的吻合度较高,不仅降低了储层模型的井间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减少误差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主体为河流相沉积,河道多期切割、叠置,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体系”。根据沉积条件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可分为叠置带、过渡带和体系间3个辫状河体系带。研究深化并发展了辫状河体系带的概念及沉积内涵,建立了沉积相-辫状河体系-辫状河体系带的多级沉积格架,提出了辫状河体系带的多参数定量划分标准。综合分析岩心、测井、钻井等资料,认识到辫状河体系带对沉积微相展布和规模、砂体的叠置样式、有效砂体的类型和集中程度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是控制气田沉积、储层的关键地质因素。叠置带心滩发育频率高,规模大,砂体多期叠置,有效砂体富集,是气田开发的主力相带单元,过渡带河道充填发育,有效砂体以孤立型分布为主,辫状河体系间砂体零星发育,开发潜力较差。分别针对叠置带、过渡带建立了水平井地质目标优选标准,优化了井轨迹,为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提供了更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曲流河储层构型横向岩性变化快、储层空间变化复杂、单砂体厚度小,而海上油田井距大、井网稀疏,因此采用陆上密井网条件下的多井预测方法很难准确表征曲流河储层构型;地震解释方法受常规地震资料及常规反演资料纵向分辨率的限制,只能识别厚度为10~20m的大套厚层砂体,无法识别薄互层小砂体,也不能满足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的精度要求。为此,在曲流河砂体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以不确定性高精度反演数据为基础,结合测井数据分析,采用"垂向分期、横向定边、三维定型"的方法对渤海W油田明化镇组下段Ⅱ油组3小层(N_(2m)~LⅡ-3)的R23砂层组的曲流河砂体构型进行层次分析。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反演地震数据特征将R23砂层组在垂向上划分为R23-1和R23-2两个沉积单元,在R23-1和R23-2两期复合河道中识别出6条近SN向展布的单一河道,且在单一河道内识别出多个规模不等的复合点坝,在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下精细识别了不同级次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有效提高了复合河道、单河道及点坝体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出发井和末端井的二维剖面地质导向技术不能充分体现邻井间立体地质关系,储层预测效果差的问题,利用现代辫状河沉积、野外露头、加密区构型解剖及水平井分析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储层单层沉积微相参数地质知识库。以此为约束,采用基于目标对象的Adaptive Channel沉积相建模方法,构建多期河道叠置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建立了不同概率的预测模型,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结果表明,该方法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的成功率达到90.9%,与传统方法相比,砂体钻遇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气层钻遇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试气产量及生产能力均明显提升。该方法对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砂质辫状河沉积具有极好的储集性能,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为了阐明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岩相与构型特征,定量表征构型单元的几何属性和物性特征,采用露头实测、精细构型解释以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大同盆地中侏罗统云冈组砂质辫状河露头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和5种岩相组合。砂质辫状河中发育河道(CH)、心滩(CB)、边滩(PB)、废弃河道(ACH)及漫溢沉积(OF)5种典型构型单元,以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主,两者的累积分布频率高达78%。河道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6.5 m,宽厚比约为25~30,平均孔隙度为7.1%。心滩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7.0 m,宽厚比约为30~35,平均孔隙度为7.8%。同一沉积时期,砂质辫状河中存在4种基本构型单元组合,分别为CH-OF,CH/ACH-PB,CH-CB-CH和CH/ACH-PB-OF。不同沉积时期的构型单元空间分布可表示为4种基本组合类型及河道构型单元在垂向和横向的重复或叠加。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砂质辫状河的主要储层类型,但心滩构型单元的规模和储层物性优于河道构型单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庆长垣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辫状河砂体,应用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动态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辫流带、辫状河道和心滩坝、心滩坝内部构型4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辫状河砂体内部构型,首次确定长垣辫状河砂体为“浅的砂质辫状河”,并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构型要素定量分布模式.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结合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精密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实现了辫状河河砂体内部构型三维定量表征.研究表明,长垣辫状河为浅的砂质辫状河三期叠加沉积,西部发育大规模下切带,辫状河内部心滩坝宽约400m,辫状河道宽约80m,心滩坝内部夹层呈窄条带状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S1A单层砂质辫状河沉积微相特征,识别了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的构型界面,将其划分为辫流带、单砂体和心滩内增生体3个层次,明确了目的层辫状河道具有泥质充填、半泥质充填和砂质充填3种模式。依据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构型单元规模的计算公式,实现了砂质辫状河储层的辫流带、单砂体和心滩内增生体规模的定量表征,形成了一套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构型单元定量表征的方法。定量表征的结果表明,研究区辫流带宽度约3 200 m,心滩宽度350~900 m,心滩长度1 200~3 200 m,单河道宽度100~300 m,增生体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100~400 m和700~2 000 m。以不同构型单元定量表征的规模为约束条件,采用相控与人机交互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辫状河储层构型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垦利10-4油田因为钻井密度小、地震分辨率低等原因,储层砂体厚度预测难度大,是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以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入手,总结了渤海湾盆地垦利10-4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河口坝等3种沉积微相特征,并统计了各沉积微相下钻井砂岩厚度,结合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资料,有效预测各油组小层内砂岩平面展布,通过钻井钻后验证储层厚度吻合度在86%以上,这为后期调整井的部署提供了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苏里格气田盒8段多期叠置辫状河致密砂岩储集层构型和空间展布,利用测井和岩心资料,参照现代河流,确定了研究区辫状河储集层的构型划分方案,分级次精细解剖了储集层构型单元;利用基于象元法和基于目标法联合模拟,建立了包含多级构型单元的辫状河储集层构型三维模型,精细刻画了不同类型储集层构型的空间展布。研究区盒8段储集层为多期辫状河道砂体垂向和侧向切割叠置形成,单一辫流带内心滩呈透镜状,内部被不连续的落淤层分隔,辫流水道环绕心滩分布。依据三维模型,储集层可分为不同级次构型体,其中有利储集层为盒84小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南北向展布的两大辫流带内,优质砂体在辫流带内部呈透镜状分布。研究结果应用于水平井部署和地质导向,钻探结果与模型预测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由于海上油田井距大、取心资料少,且水平采油井居多,其储层构型研究较陆上油田难度大,因此水平井网模式下的储层构型研究较少。文中以渤海L油田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录井资料、水平井动态生产资料,总结了落淤层、沟道泥岩的测井识别方法,形成测井识别图版;并运用动态资料刻画夹层展布,"两段式""一段式""均匀式"含水率上升规律验证了夹层刻画的准确性。平面上,将渤海海域L油田馆陶组Ⅲ油组心滩分为迎水滩、背水滩、主体区及翼部;纵向上,将心滩分为垂积体、落淤层、沟道泥岩,渤海海域L油田落淤层、沟道泥岩以泥质夹层为主。文中通过对心滩内部夹层的精细表征,总结了剩余油分布模式,预测了剩余油分布的范围及储量规模,为L油田中后期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密井网区丰富的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苏里格气田辫状河储层进行了精细构型解剖,分析了储层构型对天然气分布的影响。辫状河复合砂体发育叠置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心滩、增生坝与沟道、大中型交错层系组以及小型交错层系共6级构型单元。构型解剖表明,心滩内发育头部、核部、侧翼和尾部4种砂体构型样式,其内部落淤层渗流屏障规模较小;心滩间发育连续分布且成因复杂的渗流隔夹层,连通性较差;心滩是辫状河构型框架内的独立储渗单元和含气系统。区域发育垂向叠加、侧向叠搭和孤立型3种心滩砂体叠置样式。综合岩心及成像测井交错层系测量数据,推算心滩长度为487.2~1 242.4 m,宽度为114.7~301.9 m。大部分心滩规模小于目前气田密井网区的井距和排距,有效储层井间连通性较差,因此苏里格气田具备加大井网密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储层构型表征是开发后期挖潜剩余油的重要手段,辫状河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但由于辫状河沉积机制复杂,砂体叠置关系多样,致使其内部构型模式复杂。针对辫状河储层构型的研究,在野外地质解剖、测井曲线识别、探地雷达分析以及室内模拟实验等多方面均已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依据储层构型层次界面分析法,辫状河储层构型共划分出6级储层构型单元;其中主要的储层构型研究对象为3级和4级储层构型单元,研究内容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单砂体的沉积模式、构型参数表征,心滩内部增生体与夹层的发育模式及构型参数特征。辫状河储层构型主要受构造运动、河水能量、气候条件以及沉积基准面变化4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渤海A油田大厚层砂体为解剖对象,充分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及动态资料,运用层次界面分析方法,开展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大厚层储层构型研究,将主力层段沉积砂体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边缘、河口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等4或5级界面构型单元。综合利用隔夹层数目差异、砂体横向厚度变化、砂体间泥质沉积、曲线形态差异等标志识别单砂体边界,确定了单砂体平面和剖面构型样式及砂体空间展布特征,该项研究成果应用于油田精细优化注水和剩余油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春光探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部分储层薄、规模小且横向变化快,常用的高分辨率反演方法不能适用于本区储层预测。为此,本文提出分频融合反演方法,即将常规模型反演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利用高频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反演。该技术通过高分辨率测井约束模型反演提高垂向分辨率,并保证了模型反演的准确性;同时利用地震调谐频率约束进行高分辨率反演,降低了测井资料高频信息横向插值的不确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储层较薄且横向变化快的油气区,可为该类油气区的储层预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苏里格气田的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已经率先进入“非常规”资源开发时代,水平井成为提高致密砂岩气藏单井产量的主要技术手段。特有的黄土塬地貌导致地震预测的砂体厚度符合率低,而通过密井网解剖砂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砂体展布认识的精度,但局部沉积的分流河道砂体横向迁移较为频繁,在水平井实施过程中常发生侧出河道的情况,降低了储层钻遇率。为此进行了水平井约束下的致密砂岩精细描述技术优化:(1)充分利用水平井水平段资料降低井间盲区,提高砂体描述精度;(2)依据水平井实钻轨迹资料建立“有效储层长度”大数据库,可降低水平井实钻侧出河道的风险;(3)利用出发井和末端控制井资料,首先进行各井点砂体对比和结构分析,初步识别单砂体,然后基于水平井实钻资料对原有砂体描述进行补充和约束,进行井间砂体平面展布预测,最后在建立大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砂体空间立体描述,达到水平井约束下的砂体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