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国外风电发展探讨我国风电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其储量巨大,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本文从风能资源概况、国外风电发展现状、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目前风电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是今后一段时期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风能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在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拉马(以下缩写为"LM")风电场为例,论述了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的方法和实际操作,为今后同类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峰 《水力发电》2000,(9):59-60
风力发电是近期电力工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清洁能源,江苏省又是我国风能资源蕴藏量 省份之一。通过对江苏省风能资源的研究,认为借鉴国内外已建风电场的成功经验,合理、有序地开发了江苏的风能资源,是对江苏电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风能资源相对贫乏,但高原山区、高山峡谷地区风能资源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四川省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特性各异,简要分析了风能资源特性,从风电机组对山地风电场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机组选型要点,可为后续风电场机组选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峡谷风电场风速相关性、风速垂直和水平切变、湍流强度等风能资源主要特性,提出了峡谷风电场微观选址程序和方法,指出了峡谷风电场微观选址可能的受制约因素并给出了风电机组与主要障碍物最小建议距离。经工程案例分析结果验证该设计方法基本可行,对同类风电场微观选址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兴和大库联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对风电场进行了风能资源分析,合理布置了风电机组,经过论证、比较,优选了风电场主接线方案。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分析及工程的节能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兴建该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海上风电场的发电量决定了工程效益,而海上风电场由于工程投资大,提高发电量对工程收益率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海上风电场设计和运行中,通过控制和减小风电机组的尾流,是增加发电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影响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尾流的主要因素有:粗糙度、风能资源、选用的机组型式及其布置等,本文结合海上风电场的特点及工程设计经验,分析风电机组尾流与上述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减小机组尾流的方法,以实现减少尾流影响后发电量最大化,为海上风电场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位于江苏省响水县东北部沿海滩涂地区地势平坦、风资源丰富的响水风电场工程宏观选址的意义,给出了选场地址的技术程序,以及风电场选址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风能资源指标、容量系数指标、自然灾害指标和风向稳定性指标等。按照选场的要求,给出了响水风电场的气象条件和实测风速数据,并对风速的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响水风电场选址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风从海上来     
正7月,本刊记者李颜岐前往江苏省响水县,对三峡集团响水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进行采访。项目位于响水县灌东盐场、三圩盐场外侧距岸10千米左右的海域,项目建设历时近两年,即将完工,为目前国内一次建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根据最新的海上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近海风电资源丰富,近海技术可开发量约为5亿千瓦,在今后的能源结构转型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响水海上风电项  相似文献   

10.
高原峡谷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了高原峡谷风电场风速相关性、风速切变、湍流强度、风能资源分布等主要风况特性,提出了高原峡谷风电场微观选址流程和方法,分析研究了高原峡谷风电场微观选址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风电机组与影响因素的最小建议安全距离,形成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和经验。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结果验证该设计方法基本可行,可为同类风电场微观选址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2月,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以发改办能源[2008]384、385、386和388号文确认了第五期风电特许权项目有:内蒙古乌兰伊力更、内蒙古通辽北清河、河北承德御道口和甘肃玉门昌马风电场的招标结果。 文件要求,三省(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招标风电场所在地区的电网条件和电力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建设方案。国家电网公司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落实招标风电场的送出工程的技术方案并及时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2.
风能资源评估结果直接影响风电项目能否开工建设,科学有效地开展山地资源评估工作,可为山地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地实现对风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笔者利用广西桂林地区测风塔资料,对所选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测算评估。评估测算结果表明:所选风电场风能资源条件为一级风电场,主导风向稳定,有效风小时数多;建设可采用IECⅢC类及以上机组;根据现有相关政策,从风能资源的角度来看,所选风电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风能资源的评估对风电场建设和运营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某风电场2015年全年每15 min的平均风速及实际输出功率的数据,依据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对风电厂的风能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得出风电场所在地的风能资源每年2、6和12月较丰富,8月较贫乏,其他月份可以利用。同时,用威布尔分布模拟风速的变化,引入容量系数作为衡量指标,明确判断新型号风机机型Ⅲ比现有型号风机更高效的利用风能资源,研究结果为风电场风机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风电利用效果主要与风能资源有关。文章以新疆额敏县165团和布尔津县风电场风能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气象条件,各月及年平均风速、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等方面全面分析两处风资源情况,经过比较,布尔津县风能资源更优,为今后开发风能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能源巨头看好新疆风能资源新疆丰富的风能资源被国内能源行业看好,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计划投资9.7亿元在新疆建设100MW整装大型风电场。新疆是国内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目前新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7MW,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16.6%,风力发电已成为很多边远农牧区解决生活用电的主要方式之一。新疆到2020年上网风电装机容量将占到全疆发电装机总容量的5%。新疆在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和新产品研发上也取得显著成绩,新疆金风科技公司在国内国产风机市场占有率超过85%,目前金风公司研制成功的大型国产化风电机组使风电建设成本大为降低,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低风速地区的风能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风电开发的重要方向。然而,中国关于低风速风电场风能资源特点及计算过程中应考虑的重点问题却研究甚少。文章结合河南省荥阳风电场风资源分析过程,对低风速风电场风资源特点进行了简要剖析,希望对今后的低风速风电场开发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风电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广西风电资源属Ⅰ类地区,山地风场资源丰富,然而风电场的经济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由于环保水保政策日趋收紧,风电电价面临进入市场化交易,对工程投资要求越来越严格。笔者根据广西山地风电场运行特点,重点关注内部管理问题,分析风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风电企业各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东南沿海的风能发电项目建设快速发展,由于陆上风电选址多位于水力侵蚀相对严重的山丘区,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初步建成的浙江玉环大麦屿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完善措施设计、实施的工作实践,从分析风电场建设施工期存在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问题入手,针对场内道路、边坡溜渣体、风机安装平台、集电线路等不同工区,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拦挡、综合护坡、排水、植被恢复等措施,全面构建了完成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从而实现迅速恢复重建工程区植被及周边环境面貌、确保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四川水力发电》2012,(3):58-58
由成都院编制的《四川省德昌县安宁河谷李家坝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顺利通过了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在成都市组织的技术审查。李家坝风电场是德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在西昌市德昌县投资建设的第三期风电建设项目,德昌(一期)风电已投产发电,第二期阿月风电正在建设过程中。三期风电项目均为成都院总承包的新能源项目。李家坝风电场具有较好的风能资源,工程拟安装23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6kW,年发电量9586万kW·h。评审会上,与会专家和代表充分肯定了成都院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质量,一致通过了报告的技术评审。  相似文献   

20.
加大风能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是我国新时期做出的一项重要能源战略部署,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产业布局。但受资源自然特性的影响,风电大规模接入系统必然会给水电富集电网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以极具代表性的云南电网为背景,通过风电场历年来的实际运行数据,从主要的自然特性类指标和交互关系类指标等方面分析了风电场群的发电出力特性,研究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水电富集电网后可能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