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LNG加气机的市场、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LNG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LNG加气站不断增加,LNG加气机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详细介绍了LNG加气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分析了我国LNG加气机的市场及技术现状,指出目前LNG加气机市场还存在着LNG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价格昂贵和单、双流量计加气机并存等一系列问题,展望了我国LNG加气机产业的发展方向:①LNG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国产化;②单流量计LNG加气机的发展;③LNG加气机的强制检定;④LNG加气机的产业化。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LNG加气机行业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并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华贲  熊标 《油气世界》2007,(3):23-25,28
对正在发展的生物乙醇、甲醇、生物柴油、二甲醚和LNG等几种替代清洁汽车燃料进行了性能、价格、环境影响比较分析表明,LNG汽车的节能、环保、经济性最好。但与其它替代燃料不同,LNGV要求专门的车队、发动机、加气站、运输车和供应源所构成的一个新的产业链。本文论述了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内容和相互关系,政府在构建这个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不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车用LNG的供应是都有保障的;LNGV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海油LNG产业链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云 《天然气工业》2010,30(7):103-1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将液化天然气项目作为发展战略之一,相继投产了广东、福建和上海LNG项目,还在中国沿海规划了其他6个LNG项目,奠定了LNG产业链的基础。以LNG项目为龙头,中海油成功地进入了该产业链及其相关产业,包括参股资源开发、LNG海洋运输、LNG运输船建造、燃气轮机技术引进国产化、国有企业国际化运作;中海油还配套参与了建设运营管网、卫星站、加气站、LNG加注站、燃气发电、城市燃气等;配套建设并开发了小型液化天然气厂和冷能利用等项目。中海油进口LNG对调整我国沿海经济区域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苗小龙 《天然气工业》2016,36(2):131-136
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国营为主、民营为辅的油气行业主要格局。近年来,中国的民营油气企业一方面通过股权收购获 得国外油气资源,另一方面积极与国有企业合作,在多个技术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分析民营油气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 前景,将有助于推进石油等重点行业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根据从事主营业务的不同,将民营油气企业划分为油气勘探开发、 技术服务与装备制造、石油炼化、石油贸易等4 类,并分别分析了其发展现状。针对民营油气企业发展存在的弱势和不足,建议相 关部门应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给予支持:①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②进一步 放宽油气勘探行业准入标准;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④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技术攻关, 协助其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结论认为:我国油气行业将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经营的企业结构模式, 民营油气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地热发展现状、地热资源赋存和分布特点、不同地热开发方式对比,分析了油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并探讨了中国地热产业,尤其是油田地热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浅层地热资源分布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于沉积盆地、东南沿海和隆起山区,在不同深度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含地热水的热储层,为水热型地热资源;高温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在西藏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和台湾地区。中国浅层地热能资源(浅于200 m)年可开采量折合7×108t标准煤。(2)由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环境与效率问题、深井直接换热的效率问题,以及干热岩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问题,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将是当今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最主要和最现实的领域。(3)油田地热开发中形成了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砂岩地层回灌、废弃井改造为地热井、高温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技术,均在大型地热开发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油田拥有丰富的采出水资源,可以直接利用,大量的废弃井或低效油井可以通过工艺改造为地热井进行地热资源开发,从而降低地热开发成本,提高地热项目的经济性。(4)油田地热除用于油田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海油、中国石化2月6日同时宣布,来自不同产地的液化天然气(LNG)分别在其各自位于天津的LNG接收站码头成功卸载,经气化后将通过配套管网向京津冀鲁地区供气,可有效缓解华北地区今冬天然气供需紧张。从2006年6月国内首个LNG接收站广东大鹏项目建成投运至今,我国用不到12年的时间建成从上游海外LNG资源基地、天然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LNG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寻找产业链运行和管理中的短板环节和规避风险,需要通过动态模拟仿真对现有LNG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和设计。通过对系统仿真概念的了解,和对模拟LNG产业链的动态仿真软件进行比较和选择可知,Witness软件可用于LNG产业链动态模拟的二次开发。在Witness软件基础上通过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LNG产业链动态仿真系统的完整模型结构,介绍了二次开发的思路和算法,并对建立好的动态模拟仿真平台进行了软件测试,提出了二次开发和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了该仿真平台将来的应用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LNG的用途、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LNG产业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国家战略及LNG进口情况,对我国LNG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目前能源资源构成中煤炭约占70%,截至2014年底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65%左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改变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效、增加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最容易也是见效最快的改变能源结构的选择。我国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 830×108m3,进口天然气583×108m3,对外依存度32%,作为陆域天然气不足部分补充的LNG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表现出液化市场无序发展,接收站规划能力远超预期,到2030年接收站规划能力将达到1.9×108t/a。综合论述了LNG产业的状况并对中国LNG需求给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钻井关键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外钻井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围绕“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钻井关键技术现状,分析对比了国内外钻井技术和核心装备的差距,结合国内当前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钻井难题和技术需求,指出了钻井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应当引起关注的关键技术,为未来钻井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4月14日,沪东中华船厂型深近27 m的黑色泛亚号下水流涌动,这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最大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将于4月15日早上出坞下水。其投产后,将用于澳大利亚到中国等亚太国家的LNG航线运输,预计每年可为国内带来150×10~4t清洁能源。目前在国内,LNG作为天然气供应的主力正以每年约12%的比率高速增长。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年表观消费量将达4 000×10~8m~3,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引进国外LNG(液化天然气),确保国内能源供应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气电集团的前身——中国海油新事业部和气电公司,针对我国东南沿海省市的LNG引进项目,积极开展国际资源招标工作,成功地获取了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和印度尼西亚东固两个资源合同,创造"中国LNG价格机制模式",也极大地激发了国内沿海省份引进LNG的热情. 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成立之后,确立"用10年时间引进LNG4000万吨,在此基础上建成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LNG汽车在我国的发展优势及其产业链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标  华贲  徐文东 《天然气工业》2006,26(6):146-148
根据我国能源政策和未来能源利用发展规划,分析了清洁燃料汽车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和优势,包括甲醇、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太阳能汽车等,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LNG汽车, 并设计了一个LNG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相互依赖关系,其中政府规划是产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环节,也是整条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政府可根据城市特点和地域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组织有实力的企业优先发展LNG汽车,以点带面地快速、健康地促进和完善我国LNG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7月26日,巨轮"闽鹭号"6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缓缓注入中国海油福建LNG接收站……随着计量仪上的数字快速闪烁,这一天成为中国海油发展史上又一个可圈可点的节点:中国海油进口LNG总量突破5000万吨。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射孔液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凤  赵敏  金昕 《测井技术》2005,29(3):259-261
综述了大庆油田目前射孔液技术现状.通过岩心分析和储层敏感性实验,说明了储层潜在的危害因素,阐明了大庆部分油田射孔液岩心伤害实验结果和现场应用效果,分析了射孔液的技术水平和存在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带动下,国内LNG低温储存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双金属全容储罐由于其标准符合度高、成本相对低、建造周期短等优点,在中小型接收站、调峰储配站以及液化工厂中成为建设方的首选罐型。介绍了双金属全容储罐的主体材料选择、地震设计、热角保护设计、绝热设计、主容器锚带结构设计、氮气吹扫系统设计、建造技术等关键技术,为双金属全容储罐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稳产、调整阶段开发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围绕“层间储量均衡动用、平面边水均衡推进、降低井筒压损与废弃压力”思路,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在评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是储层强敏感性使渗流通道闭塞、边水非均衡指进式侵入、划分单元与开发井网对储量动用控制差、排采与集输工艺不适宜导致气藏废弃压力高等;(2)低丰度剩余气挖潜、人工干预边水侵入、细分加密提高储量动用、积液积砂助排清堵降阻、增压外输是提高采收率主体技术;(3)调补建产、内控外排、砂水同治、三级增压等取得显著效果,持续精细挖潜、精准治水和井网重构、注剂驱替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结论认为,形成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高效支撑了涩北气田实现了年产天然气超过50×108 m3,连续稳...  相似文献   

18.
LNG接收站储罐建造目前趋于大型化,且已有正在进行新型储罐——薄膜罐的建设项目,对于薄膜罐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薄膜罐结构和施工工艺的分析,对比传统9%镍钢储罐,认为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承台3 m以内,平整度≤5 mm)、正五十六边形角度控制(通过模板控制173.6°)、恒温恒湿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0~30℃,相对湿度<60%)、防潮层施工(混凝土表面粗糙度预处理75~150μm)、绝热板安装(精度控制±1.5 mm)、波纹板焊接(采用热熔焊,点焊—间断焊—连续焊)、气密测试(氨氮显影测试)等方面是薄膜罐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对施工控制参数和关键技术提出参考标准。同时,通过对薄膜罐运行特有的氮气工艺系统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氮气系统的呼吸模式和扫气模式进行了工艺流程分析,为薄膜罐氮气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LNG产业发展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贲 《天然气工业》2014,34(8):141-146
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的一部分,LNG产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包括:1协调进口LNG和管输气贸易安排,提升中国在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2制订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长期发展战略,争取到2030年中国能用8 000×104 t/a LNG替代近1×108 t/a柴油,减少成亿吨的石油进口量;3对小型LNG液化产能和LNG罐箱车船运输进行统筹协调,与管网协同互补;4统一调度LNG设施,使其在波动很大的天然气管网调峰中发挥重要作用;5开发和推广新型低温冷媒和换冷、储冷技术,有效利用LNG冷能;6中国LNG产业将形成新型低碳产业群,每年具有数万亿元产值,提供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制造出新的高端出口品种,年减排数亿吨CO2和10%的细颗粒物(PM2.5)及其他污染,节约数百亿千瓦时的电力。  相似文献   

20.
压裂车是压裂施工作业的核心设备,在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压裂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井的大规模开发,压裂施工作业对压裂车的单机功率、压力、排量、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功率压裂车已不能适应"工厂化"作业要求。综述了压裂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单机功率、重量、节能、排放及施工作业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压裂车的发展方向,可有效满足现代压裂施工作业对压裂车大功率、超高压、大排量和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