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中深层高温高压领域勘探潜力巨大,但受热流体、裂隙、浅层气屏蔽等多因素影响,该领域的地震资料出现了大片模糊区,模糊区成像问题严重制约了该领域勘探获得突破。为解决中央底辟带中深层模糊区成像问题,系统分析了莺歌海盆地底辟结构特征,认为该地区底辟构造具有下部泥底辟和上部流体底辟的双元结构;基于底辟模糊区本质认识,开展了地震模糊区成因机理研究,划分了模糊区地震资料干扰波类型,分析了热流体、裂隙、浅层气屏蔽等因素对模糊区成像的影响及贡献,明确了影响模糊区成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改善地震成像的具体对策,为后续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提供了指导依据,对推动这一领域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泥底辟带是一个热流体非常活跃的地区。根据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控制天然气运聚成藏的地质规律,目前已在泥底辟带浅层天然气勘探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迄今为止在盆地所获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主要源于浅层勘探领域。昌南区是泥底辟带中南部热流体上侵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其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颇具代表性。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对该区\"泥底辟热流体地震模糊带\"的剖面和平面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和总结出昌南区泥底辟热流体活动的地球物理特征及独特成因。  相似文献   

3.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的交接部位存在多个地震模糊带异常体,而围区模糊体类型众多,西部莺歌海盆地发育底辟、海底麻坑、油气苗渗漏系统,北部海南隆起火山活动频繁,东部琼东南盆地发育古潜山群、火山,该区勘探程度低,近物源封盖条件匮乏。针对该区模糊带地质类型归属不清的问题,分析模糊带的地震反射特征及与围岩接触关系,总结各类可造成地震模糊的地质异常体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规律,类比分析异常体的地震相,并对该区异常体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刻划表征。研究认为:这些模糊带具有规模小、无岩浆囊、根部浅等赋存特征,结合钻井资料分析,将这些模糊带定性为气烟囱。该区气烟囱成群成带分布,第四纪晚期仍在活动,油气运移活跃,是有利油气富集区。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圈闭条件好的目标可作为下步勘探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6.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中深层天然气勘探CO2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所获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的研究,对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中深层(T30以下)天然气勘探中的CO2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中深层CO2风险相对较小,中深层CO2分布与浅层CO2分布类型;CO2等非烃气的局部富集主要与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密切相关,在中深层寻找高产富烃天然气,必须选择构造规模大,储集条件好,相对低压低势且距泥底辟活动中心区较远的构造布井,以避免可能出现的CO2风险。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发育多个裂谷盆地,地震资料表明各盆地中均发育有反射成像模糊的声浑浊体,但这些模糊体地质类型不一,对油气成藏影响迥异。为弄清该区声浑浊体的地质类型及分布特征,总结了地震资料上模糊带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各类地质异常体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进行了地震相类比分析,并对异常体进行了三维可视化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触发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地质意义。研究认为,这些模糊带主要由泥底辟、泥火山、气烟囱、岩浆底辟、火山、潜山、礁、浅层气等地质现象所引起,这些模糊体在平面分布上具有成群成带、分布宽泛的赋存特征,底侵作用形成的异常体在盆地中央的沉积中心附近其单体发育规模大,往盆缘方向强度变小;结合钻孔资料分析,泥底辟、气烟囱是有利的油气渗漏系统,是油气运移活跃的有力指示,可作为有利油气富集区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发育多个裂谷盆地,地震资料表明各盆地中均发育有反射成像模糊的声浑浊体,但这些模糊体地质类型不一,对油气成藏影响迥异。为弄清该区声浑浊体的地质类型及分布特征,总结了地震资料上模糊带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各类地质异常体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进行了地震相类比分析,并对异常体进行了三维可视化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触发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地质意义。研究认为,这些模糊带主要由泥底辟、泥火山、气烟囱、岩浆底辟、火山、潜山、礁、浅层气等地质现象所引起,这些模糊体在平面分布上具有成群成带、分布宽泛的赋存特征,底侵作用形成的异常体在盆地中央的沉积中心附近其单体发育规模大,往盆缘方向强度变小;结合钻孔资料分析,泥底辟、气烟囱是有利的油气渗漏系统,是油气运移活跃的有力指示,可作为有利油气富集区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中深层天然气勘探中的CO_2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近期所获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的研究 ,对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中深层 (T30 以下 )天然气勘探中的 CO2 风险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深层 CO2 风险相对较小 ,中深层 CO2 分布与浅层 CO2 分布类似 ;CO2 等非烃气的局部富集主要与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密切相关 ;在中深层寻找高产富烃天然气 ,必须选择构造规模大、储集条件好、相对低压低势且距泥底辟活动中心区较远的构造布井 ,以避免可能出现的 CO2 风险  相似文献   

10.
针对莺歌海盆地底辟带中深层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 2 0世纪末批准并上钻了两口探井。两口井的钻探成功 ,揭开了该盆地底辟带中深层异常高温高压勘探领域的神秘面纱 ,证实和肯定了底辟带中深层异常高温高压环境下具备天然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同时也证实了游离气藏的存在 ,基本消除了多年来地质家的疑虑。只要针对底辟带中深层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在这一异常高温高压领域找到大气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莺歌海盆地是我国南海重要的天然气探区。通过对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带不同成藏体系典型气藏和含气构造的精细解剖,评价了盖层的有效性及控制因素,并分析了盖层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带浅层和超浅层成藏体系中,盖层的封盖有效性受到盖层、底辟构造及底辟构造活动伴生断裂的共同控制;中深层成藏体系中普遍存在异常高流体压力,且断裂不太发育,盖层水力封闭是控制油气差异富集的关键因素。(2)浅层和超浅层成藏体系内,脆性盖层保持封盖有效性的临界断接厚度为86~98 m;中深层成藏体系内,盖层的封盖有效性可以通过水力破裂压力系数进行评价,当系数大于1时,意味着盖层已发生破裂或具有极强的水力破裂的风险。(3)整体上中央坳陷带超压诱发的水力破裂是中深层盖层封闭失效的根本原因,深层天然气通过水力破裂通道运移至浅层,最终经断裂调整至超浅层成藏,气源充足的条件下,超浅层及浅层气藏主要集中分布在底辟的顶部,而中深层气藏主要集中分布于底辟翼部及斜坡区。  相似文献   

12.
莺歌海舅地中央泥底辟构造带是非常有利的含气的构造带,由于受深部热流体产浅层气的共同影响,在构造顶部地震资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带。对于由浅层气多次反射屏蔽所造成的模糊带,我们通常先作精细的速度分析,取得可靠的一次波速度,再作F-K滤波,在F-K域中切除多次波能量,保留一次波能量。F-K滤波后,作第二次速度分析,提高速度参数的精度,从而提高叠加效果,使模糊带的有效波得以成像。精细的速度分析表明,模糊  相似文献   

13.
以亮点识别、AVO分析为核心的烃类识别技术在莺歌海盆地浅层常压带的天然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深层超压带低含气饱和度的含水层容易产生"假亮点",直接利用这一油气识别技术已经难以预测该区的复杂地质情况。对莺歌海盆地浅层常压带及中深层超压带气水界面岩石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了中深层超压带气水界面在地震响应上可以形成平点反射;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方法对该盆地浅层常压带及中深层超压带气水界面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浅层常压带及中深层超压带气水界面平点特征的差异,有效指导了东方13区中深层大型超压气田的勘探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4.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差异输导特征及成藏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莺歌海盆地为典型的伸展-转换型盆地,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天然气具有差异输导特征,这种差异输导体现在盆地尺度、区带尺度和输导体尺度上,中央底辟构造带为泥一流体底辟树型输导系统,深部天然气沿底辟断裂垂向远距离运移到底辟顶部及其周缘的浅层及中深层砂体中成藏。输导体主要以垂向断裂和裂隙为主,莺东斜坡带则为复合输导系统,输导体为砂体、不整合和断裂组成;莺东斜坡输导特征分段性明显,从北段、中段到南段输导性能逐渐增强,具有明显差异输导特征。伸展-转换型盆地的这种差异输导特征对天然气运聚成藏及天然气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泥一流体底辟树型输导系统决定了中央凹陷、带天然气具有环底辟优势聚集分布的特征,复合输导系统影响莺东斜坡带天然气运聚则具有多样性,天然气各段差异聚集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5.
YGH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上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对纵波的能量有屏蔽效应,并造成纵波速度出现异常,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严重的模糊区(气烟囱)和构造畸变(同相轴下拉)。由于转换横波的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横波剖面上不存在气烟囱,也不会出现构造畸变。同时,对于浅层而言,转换横波的分辨率明显高于纵波,能分辨出纵波不能分辨的小断层和微幅度构造。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莺歌海盆地CO2分布及初步预测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莺歌海盆地富CO2天然气是泥底辟构造带特有产物,主要分布于该带浅层含气组合体系,且受控于泥底辟发育演化、展布和伴生热流体的上侵活动,其平面分布多具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区分块性特点,纵向总体分布则具分带分层性特征。根据富CO2天然气分布规律,采用地质综合分析类比方法,在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盆地高CO2风险区进行了初步预测,指出本区纵向上存在2个低CO2富烃气带,平面上分布有3个低CO2富烃气区,其中尤以超浅层和中深层区带最佳,是近期勘探有利区带。图3参5(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7.
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天然气运聚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异常高温高压的中深层目的层是该盆地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根据新钻探的两口深探井(X井、Q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及测井、录井资料,探讨该盆地中深层目的层天然气的运聚成藏条件,分析了中深层目的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封盖体系,指出该区存在质量相对较好具高突破压力的泥岩封盖层;结合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结果,认为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具有良好的烃源条件。盆地中深层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预测了盆地中深层的有利勘探区带。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18.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拱造带位于莺歌海坳陷中心区,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多套区域性储盖组合,存在着一批大型泥拱背斜圈闭;在浅层、中深层和深层三种组合中,中深层是最有利的勘探领域。据混拱活动的强度将莺歌海盆地中深层泥拱构造分为三种类型:①能量保存型,泥拱活动强度较弱,刺穿不明显,如DF1-1构造;②能量消耗型,泥拱活动强度大,见明显刺穿现象,两冀地层向底辟核部上倾,半震时间剖面上有明显背斜构造形态,但核  相似文献   

19.
莺-琼盆地高压成因输导体系特征、识别及其成藏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莺-琼盆地为新生代的高温高压快速沉降盆地,通常伴随着热流底辟体的发育,形成了异于常压盆地的油气输导体系,由地层深部压力释放形成的底辟和裂缝是莺-琼盆地天然气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研究利用沿层三维地震相干分析及曲率分析技术对莺-琼盆地高压底辟型和裂缝型输导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识别,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及演化过程,结合天然气同位素及包裹体等地球化学手段,综合分析了高压成因输导体系与研究区天然气充注、散失及富集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底辟型和裂缝型输导体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深向浅阶梯状发育的特点,其中底辟型输导体系通常发育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带,裂缝型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盆地热流底辟的边缘、斜坡近凹区的高压地层中。底辟型输导体系的发育演化历史可以划分为增压期、穿刺期、平衡期、释放期和塌陷期五个阶段(类型),具有增压期深部充气、穿刺期浅层成藏、平衡期复合成藏、释放期翼部成藏、塌陷期破坏成藏的成藏规律。裂隙型输导体系具有高压和构造两种成因,天然气具有浅部早、深部晚的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切片技术应用新思路在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勘探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复杂的地质情况,提出了切片技术应用的新思路:时间切片与相干体相结合解决莺歌海盆地底辟带的塌陷区和模糊区等特殊的地质体问题;沿层切片与地震属性信息融合落实琼东南盆地断层、河道和异常体边界;地层切片与地震反演波阻抗体组合研究琼东南盆地储集体的沉积演化过程.切片技术应用的新思路已在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勘探中成功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复杂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