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
通过比较分析安徽本土P2P网贷平台与发达省市地区P2P网贷平台,探索安徽P2P网贷平台发展方向。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以蚌埠市为代表的不同年龄段民众实施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分析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概括,从总体上把握安徽省P2P整体使用情况,对潜在需求和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安徽发展P2P网贷平台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1)
我国的P2P网贷行业从无到有、从无序生长到有序发展,从鱼龙混杂到监管趋严,渐渐步入了合规健康的发展道路。2018年是强监管年与合规备案年,但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仍然较大,跑路诈骗问题频出,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其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网贷平台的风险测度与评价成为投资者筛选平台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Logistic模型,以向上金服平台为例,定量研究其流动性风险,有助于规范P2P进一步发展,提升居民投资理财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P2P借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新兴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不足。目前,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呈现"三有三无四集聚"的特征,然而P2P网贷平台管理还不够规范化,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平台的自我优化,用户树立自我风险防范和监管意识等规范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
P2P网贷,是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之一。其原理是通过互联网,把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匹配,产生的一种直接网上融资的全新融资模式。本文主要讨论P2P网贷这种新的融资方式下,各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对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网贷公司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分析行业风险,提出了风险控制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2018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中小P2P网贷平台退出或者转型。2019年P2P平台将继续出清,众多中小P2P网贷平台面临着退出或转型。结合P2P网贷行业的现状,运用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进行环境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帮助中小P2P网贷平台做出转型发展的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4)
近几年,P2P网贷平台数量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形成这一态势的原因在于政策层面对于普惠金融的支持以及对于P2P网贷行业未设置有效的准入门槛。P2P平台逐渐演变为集信息中介、资金中介、信用中介为一身的金融机构。更有甚者,个别P2P平台的业务已经触及到了监管红线,隐含了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等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8):36-38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催生了各个新兴行业的兴起,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的结合大放异彩,P2P网贷平台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内配套监管细则并不完善,征信系统并不成熟,平台跑路事件频仍,投资者利益难以得到保护。2016念8月新规出台后,将其定位为"信息中介",因此,我们选择P2P网贷"纯信息中介模式"作为研究主题,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3):304-305
P2P网贷缘起于2005年的英国的Zopa网站,2007年传入我国,经过几年的缓慢发展,在2013年终于有了高歌猛进的态势,国内累计已有2000多家平台,实质经营达到300多家,每天都有一家新的P2P网贷公司成立,预计2013年底的总交易规模达到300亿元,每年将会按照翻番的速度急剧扩张。中国的P2P网贷发展如此迅猛,其中的原因;面临的主要问题:风险、资金、经营手法;和国外同类网站相比有所不同;面临的未来竞争对手:互联网大鳄、传统金融机构、官办机构;面对如此多的困难、问题和对手,要发展,首先要理顺思路,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
P2P网贷是微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主要为解决个人借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P2P网贷使得长期被压抑的民间金融需求获得释放。P2P借贷手续方便、灵活、快捷,自2007年引入中国以来,P2P平台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其高成功率的背后,存在政策风险、信贷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等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的源头,与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制度缺失、监管职责不明、征信体系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和监管主体,完善资金担保及托管服务。规范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9):76-81
互联网金融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因区域间网络结构、知识差距和吸收能力、经济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可能呈现空间溢出效应特征。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工具和P2P网络借贷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借款成功率和借款利率的莫兰指数呈"倒U型",表明互联网金融作为新技术创新遵循罗杰斯的经典技术扩散理论;借款成功率和借款利率模型的空间系数均为显著正值,验证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扩散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剔除空间溢出效应后,所估计的自变量系数在作用方向、数值大小和显著性上都更为合理。为降低互联网金融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重视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扩散的空间溢出效应,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区域发展战略,提高区域间互联网金融知识溢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