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波涛和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在单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金属-载体共价强相互作用成功制备出耐高温的高载量铂单原子催化剂。2011年,张涛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刘景月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单原子催化剂的制  相似文献   

2.
<正>大连化物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乔波涛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以及天津理工大学罗俊教授合作,在单原子催化方面获得新进展。利用金属-载体共价强相互作用成功制备出耐高温的高载量铂单原子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以《不用缺陷位点稳定的耐高温单原子催化剂》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本项研究揭示了负载型纳米颗粒催化剂热解分散成单原子催化剂的过程,初步探索了金属-载体共价强相互作用对活性金属的稳定机制,为设计耐高温、高载量的单原子催化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张涛院士和王爱琴研究员团队在单原子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制备出单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C-H键选择性氧化反应中获得了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特别是利用包括X射线吸收光谱和穆斯堡尔谱在内的多  相似文献   

4.
<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乔波涛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颜宁教授、日本京都大学Hiroyuki Asakura教授以及北海道大学Min Gao教授合作,发现离子液体可增加单原子团聚的活化能、可调节金属单原子的氧化价态,从而开发出离子液体稳定的高效单原子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教授(该所"千人计划")一起合作,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将Pt/Fe Ox单原子及准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含有不饱和取代基团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选择加氢反应,在温和反应条件下(40℃,氢气压力0.3 MPa)获得了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以3-硝基苯乙烯选择加氢为例,其TOF值达到1500 h-1,比文献中报道的最优催化剂的活性高20倍;氨基苯乙烯选择性接近99%,是目前所报道的Pt基催化剂中的最高值,而且催化剂可磁性分离、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底物普适性。单原子和准单原子优异的催化性能可归结于催化剂中孤立的带正电的Pt活性位,这些活性位有利于硝基的优先吸附并同时抑制C=C的加氢。该工作于近期发表于  相似文献   

6.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组日前以氧化铁为载体,成功制备出首例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该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催化活性是传统纳米催化剂的2~3倍,为开发低成本高效贵金属工业催化剂提供了新选择。据介绍,张涛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利用氧化铁和铂之间的强相互作用,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通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德会、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二维材料限域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的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催化剂的性能与其几何和电子结构密切相关。二维材料由于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特性不仅  相似文献   

8.
《工业催化》2011,(10):40-40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组日前以氧化铁为载体,成功制备出首例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该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活性是传统纳米催化剂的2—3倍,为开发低成本高效贵金属工业催化剂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王爱琴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在生物质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发了一种多功能Mo/Pt/WOx催化剂,首次将纤维素"一锅"高效转化为乙醇。相关工作发表在《焦耳》(Joule)上。纤维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大量来源于农林废弃物,其不可食用的特征使其成为理想的可再生碳资源用  相似文献   

10.
《工业催化》2014,(7):540-54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基于"纳米限域催化"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铁中心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在二十多年甲烷催化转化研究的基础上,包信和团队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单中心低价铁原子通过2个碳原子和1个硅原子镶嵌在氧化硅或碳化硅晶  相似文献   

11.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组日前以氧化铁为载体,成功制备出首例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利用氧化铁和铂之间的强相互作用,采用共沉淀法,通过精确调控沉淀条件以及控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研究团队近期构筑出铂—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并有效拉近了催化剂表面铂单原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这一新型作用机制,突破了人们对单原子之间互不干扰的传统认识。该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甲酸等清洁液体燃料,不仅能缓解碳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化工》2019,36(7)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宁、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开发了两条通过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糠醇制备可再生JP-10高密度燃料的新路线。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料是国际生物质催化炼制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木质纤维素航空煤油报道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14.
《河南化工》2021,38(1)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员李宁、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实现纤维素基 3 - 甲基 - 2 - 环戊烯酮( MCP ) 直接加氢脱氧合成甲基环戊二烯( MCPD) ,该研究为不饱和酮直接转化制共轭二烯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活性,从实验上证明单原子可能成为沟通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桥梁。论文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通过氢甲酰化由烯烃和合成气制备醛类精细化学品,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均相催化过程之一。近期,该团队成功合成出氧化锌纳米线负载的铑单原子催化剂,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苯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研究员韩洪宪和中科院院士李灿团队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教授(RIKEN) Ryuhei Nakamura研究团队合作,在酸性条件下非贵金属电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将太阳能转化为俗称"液态阳光"的"太阳能燃料",是应对未来化石燃料枯竭和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辽宁化工》2021,50(9)
单原子催化的提出将人们的视野从纳米级别带入了原子尺度。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已经在不同的催化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前景,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综述了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表征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光催化、热催化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单原子催化领域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单原子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在发现Ir1/FeO_x单原子催化剂上,Ir单原子与临近载体Fe位之间存在"双金属活性位"的协同催化过程。研究人员在前期的工作中制备出Ir1/FeO_x单原子催化剂,并发现单原子Ir中心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对Ir1/FeO_x的微观催化机制却一直没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高效转化利用CO_2是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王野团队合作,在CO_2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历时近6年,首次利用富含硫空位的少层二硫化钼(Mo S_2)催化剂实现了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宁、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和研究员王峰团队合作,在绿色合成环己烷类含氧化学品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共同通讯作者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