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城市空间的改造,堪比城市规划,能够起到重构区域格局,重新聚合城市核心的作用。从向建筑要价值到向空间要价值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悄然兴起,"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建筑应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二战之后,城市重建、工人住房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阻力,"现代主义建筑"凭借其可快速建设、造价较低、向空中要空间等鲜明的特征及优势,以压倒一切的态势主导了城市发展。现代建筑的四  相似文献   

2.
自现代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建筑师对本国建筑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无数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摸索中国建筑体系,努力发展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建筑风格,具体可以体现在建筑细部。文章基于北京大学百年建筑发展的状况,探讨现代主义之于中国建筑细部的影响,从建筑细部的改变,分析中国建筑在现代主义作用下的现状与趋势。旨在了解中国建筑细部百年来的变化,并归纳分析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伪满时期在东北地区出现的"日系住宅",是一种以"和室"建筑文化为特征,裹挟在当时的折衷、集仿建筑思潮之中的,具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低、多层城市住宅。通过对长春市中小套型"日系住宅"现存实例的研究分析,指出其在价值取向、建筑形态和技术措施等方面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进入中国,中国早期建筑师便开始思考其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从百余年前至今,中国建筑师在运用国际式语汇来表现本土文化和社会传统方面仍充满困惑和探寻。文章试图以东方文化圈为视角,通过梳理当代东方文化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的本土实践,并分类分析其深层内涵,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本土转译进行理论总结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
任书斌  周术 《新建筑》2011,(2):70-72
工业材料技术、施工技术和现代力学的发展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酝酿与成熟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审美意识的彻底革命。到如今,虽然现代主义建筑已经从个性化的先锋实验转变为城市中大量的背景建筑,但工业技术发展继续作为当代建筑创作的推动力和表现因素,促成了当今世界百花齐放的建筑创作局面。纵观国内,由于与建筑相关的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它们对建筑个性化的初创、城市背景建筑的形成以及城市的整体面貌造成许多障碍和矛盾,中国建筑的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既有建筑立面的更新和改造也成为了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病"的有效方法。文章首先对"城市修补"的概念理论,背景以及内涵进行解读认知,然后提出了现今城市发展过程中既有建筑立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城市修补的视角,提出了既有建筑可读性的保留和突出建筑地域性等设计理念,为城市肌理的保留和城市风貌特色的提升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尝试将"新村"定义为一个建筑历史研究的观察视角,来理解中国现代城市住宅的发展过程。文中的"新村"指的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以"村"或"新村"命名的,或带有"新村主义"社会改造理念的城市建造实践。这些不同类型的"新村"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有现代职业建筑师积极参与的普通人的居住建筑。"新村"的概念有助于建筑历史研究进一步甄别建筑历史独立于一般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探讨建筑师群体及其"职业性"在特定政治、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经历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基于人本视角建设一个发展更加充分、均衡的城市,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充分保障,新时代城市规划亟需向"人本规划"转型。本文首先基于历史维度,分析了西方和中国人本规划思潮的演进过程与规律;针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发生的四大转型,以南京为实证,提出"人"是城市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从"安居""乐业"两方面基本需求出发,对不同收入家庭群体、不同层次劳动力群体进行了调查,进而提出人本视角下城市发展动力转化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辉 《世界建筑》2010,(11):130-133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文章试图通过中西比较发现并建构中国自身的特色与价值。本文从二元视角展开中西建筑美学的比较研究,提出西方建筑美学发展中的"二律背反"现象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的"二元中和"现象,并希望这种比较研究能为未来中国特色建筑美学理论的建构起到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建筑和城市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文化单一模式所带来的危害性。如今,旧城更新等问题的出现,无疑为改变目前国内"千城一面"的局面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归纳泉州地域建筑的特征,以及泉州当代建筑的创作与发展,希望在未来的城市更新浪潮中,为创造具有地域特色或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1.
杨辰 《建筑师》2012,(6):76-78
ATM(L’Afelier d’Architecture Montrouge)是活跃在20世纪.50—70年代法国建筑界的著名事务所,与同时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选择了一条"用建造介入社会"的创作道路。随着80年代以后法国城市问题的凸显,ATM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越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ATM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的简要介绍,指出其创作理念对今日中国建筑师之启发。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9)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类建筑的总称。南京民国建筑风格主要有折中主义形式、中国传统宫殿形式、新民族形式、现代主义形式四种。文章基于对南京民国建筑风格的研究,对"1912"文化街区改造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民国建筑如何在现代城市中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诸多问题,病态的城市与建筑是其集中表现.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借鉴西方现代建筑思想,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观.提出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新思路,即要植根于本国现实,回归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功能理性与经济理性,同时把地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结合,进而实现城市与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建筑师》2014,(5):130-131
新建筑理论十二讲——基于最新数学方法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作者:(美)萨林加罗斯著,李春青译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6—1ISBN:978—7—112—15742—6版次:1页数:250字数:400000印刷时间:2014.6—1定价:49.00元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内容推荐: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编著的这本《新建筑理论十二讲——基于最新数学方法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利用科学方法和视角研究城市与建筑问题,延续了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批判,同时抛弃了现代主义利用技术来实现设计的方法,而是利用科学,通过达尔文物种选择理论分析出“前现代主义建筑”所具有的大量参数。  相似文献   

16.
<正>建筑对于人类,是记录过往历史坚固并宽宏的姿态。每一座城市,都留下这些记忆的痕迹。对于一座城市来讲,老建筑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承载着一代代在这里生活者的记忆,还是构建城市特色风格的"筋骨"。建筑与记忆既与集体记忆、想象性建构等心理哲学相关,也与文化遗产、建筑遗产的观念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转入一个媒介社会,也由于中国当代的城市发展与历史建筑之间的矛盾,在近十年来,老建筑、历史城市等与记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日本建筑的空间》《向日本城市学习——城市设计向东看》《日本建筑与威权》三本日本城市和建筑空间研究著作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论点进行了介绍。三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以形式分析、环境体验,甚至建造技术为基础进行立论,清晰地体现了城市和建筑空间研究的建筑学视角,可以与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相互补充。对于本质上需要"可操作性"的建筑学科,这一视角尤其重要。三本书不仅能增进中国读者对日本城市、建筑及历史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学习城市和建筑空间的研究方法,进而启发对于中国城市和建筑与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9月11日,由当代置业集团主办的“建筑·科技·艺术”国际建筑大师学术交流与对话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正式举行。来自瑞士的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Dietmar Eberle教授、景观设计大师Günther Vogt、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李晓东教授以及当代置业总工程师陈音等学者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针对建筑与生态、建筑与科技、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之路、晚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特色等内容,各位嘉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万国城Moma、上第Moma作为Dietmar Eberle教授在中国的代表作品,也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19.
维也纳建筑大师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是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本文剖析了路斯的设计思想中对于结构与"饰面"关系的理解,澄清了他对"装饰"的看法,通过从"建构"的视角来分析"路斯楼",审视阿道夫·路斯的设计思想,揭示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复杂与深刻。  相似文献   

20.
《现代装饰》2010,(11):84-84
挪威当代建筑是比较活跃的一支建筑力量,在追随现代主义的同时,立足于本国实际,坚持地方传统,并注重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创造出了富于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地域性建筑和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