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2个专项调查之一,旨在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信息,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保障。从普查目的与意义,对象定义,普查方式及成果整理等方面,对长江流域片地下水取水井普查工作进行了阐述。利用数据成果,重点分析了长江流域片地下水取水井及水源地的分布和特点,并结合水利普查中相关其他调查成果,验证了本次普查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民 《中国水利》2010,(10):55-57,63
<正>一总说明1.普查目的与意义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专项普查之一,主要是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信息,为强化地下水取水井的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2.普查特点与其他水利工程普查相比,地下水取水井普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普查对象类型单一且隶属关系简单,有利于普查;二是普查对象面广、分散、量大,普查工作量较  相似文献   

3.
张正军  王晓云 《中国水利》2012,(4):56-56,58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是水利普查的专项普查之一.通过对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查清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基本信息,建立地下水取水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将为强化地下水取水井及地下水水源地的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倪琳  扶清成  王慧玲 《治淮》2012,(12):45-47
一、引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是水利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淮河流域内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可以掌握淮河流域内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地区分布、地下水开采量、开采程度、监督管理情况和地下水水源地的地区分布等情况,为强化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淮河流域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分为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5.
浅谈勃利县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的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峰 《中国水利》2012,(4):55-55,61
针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特殊性、重要性,黑龙江省勃利县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组依据普查各项数据填报要求和清查成果,制定了普查工作静态和动态数据采集实施方案.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工作各项数据能否真实、准确地获取,是决定普查成果填报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是水利普查的专项之一.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之一,也是抗旱和应急供水的重要水源.此次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以及取水量等信息,查清地下水水源地情况,建立地下水取水工程基础信息平台,为强化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取水井专项普查是水利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查清全国地下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信息,查清地下水水源地情况,为强化地下水取水井及地下水水源地等的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Excel2007具有强大的制作表格、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创建图表等功能,在地下取水井普查中的广泛应用,减轻了地下取水井普查数据录入、数据处理与审核的人工工作量,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利普查的工作效率。Excel已成为水利普查数据技术处理人员的一个好帮手。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共有10个专项,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对象是地下水取水井、地下水水源地和水源热泵系统。通过对普查成果中各行业机电井数量、计量安装、成井时间、井深等方面的统计,结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机电井审批管理与监督,加快制定农用机电井报废管理办法等措施,从而为实现全面、动态、有效地管理北京市地下水取水井提供技术支撑,最终为北京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的要求,吉林省对省内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和取水量等情况展开了普查。通过普查可知,各地区地下水取水井分布情况与当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密切相关。在普查成果基础上,对比普查与水利统计年鉴的结果可知,两者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从工作方式和统计原则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总结了本次水利普查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修订了以往地下水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陈竹青  赵瑾 《治淮》2012,(12):43-44
一、引言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部署,国务院决定于2010~2012年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时点为2011年12月3124时,时期为2011年度。淮委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流域级普查办,担负着流域内水利普查工作的汇总、核等重要工作。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是水利普查的8项内容之一普查涵盖未报废的地下水取水井、未废弃且日取水量大或等于0.5万m3的地下水水源地,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对的基本情况、取水情况及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在各省、市、县陆续开展,庄河作为大连市直管的一个县级市,在大连市普查办统一指导、部署下,各专项普查工作相继开展.文章就地下水取水井专项工作相关的前期准备、阶段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普办)的总体工作部署,流域机构是水利普查的重要工作层面,在水利普查工作中承担着大量工作,责任重大.文章结合松辽委组织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具体做法,进一步分析了流域机构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探索和论述了流域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履行职责的方法和措施,供读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流域机构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中,作为一级独立的水利普查责任主体,在做好自身普查工作的基础上,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松辽委普查办在准确把握流域普查机构工作定位的基础上,在2011年全面完成了清查阶段各项工作任务,督促和指导流域各省(区)按照国普办统一时间结点要求,按时、保质上报了清查成果,开展的动、静态数据获取和空间数据采集标绘工作.2012年是普查工作的关键之年,松辽委普查办将继续在国普办和松辽委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顺利完成各项普查任务,为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是建国以来水利行业水利基础数据全口径调查,分为清查阶段、普查阶段、数据汇总阶段和成果展示及开发利用3个阶段,涉及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灌区专项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等8大专项。在3个阶段和8大专项中,空间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特别是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和水土保持情况普查调查,主要是依靠空间信息技术,采用内业获取和处理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在成果展示及开发利用方面,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实现了普查成果“一张图”展示,直观展示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全面和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邱彦昭  王东  杨兰琴  刘操 《人民长江》2018,49(11):24-2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初和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近年来,京津冀三省市为京津冀水环境的共同改善,在跨省市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跨省市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流域治理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理念、跨省市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流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三地持续健康发展的共同难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制定统一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空间管控规划,联手建设京津冀水资源保护区、建立省际生态水量水质补偿机制、完善流域机构职能、加强依法管理以及加强三地水环境科技协同等方面展开了分析研究,随之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可为今后京津冀三地水环境逐步改善,营造出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繁荣发展的美丽的京津冀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摸清城市水务家底,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对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深圳严峻的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深圳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在全国水利普查基础上拓展延伸的调查内容,围绕水利普查到水务普查转变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特色工作、保障措施与成果应用等进行小结,归纳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的做法,可为今后开展水务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部深埋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地下水扰动的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据弹塑性相关理论,利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COMSOL),研究了深埋煤层采动覆岩渗透能力变异与地下水的响应规律,模拟得出案例矿井在不同采动应力状态区覆岩渗透能力变化具有差异性:采动覆岩应力拉伸区岩体的渗透率相对增大,在采掘空间的直接顶渗透率增大26%,在地表沉陷盆地边缘增大3%;覆岩压缩区渗透率相对减小,在煤岩柱两侧渗透率减小43%,在采掘空间正上方约300m处渗透率减小18%。由于采掘后井下采掘空间直接与大气联通,形成了以导水裂缝带范围为中心的水压降落漏斗,导致垂向水力梯度与流速加剧;而在煤层顶板300m以上范围,水压水头基本为原始状态。研究成果为我国干旱与半干旱矿区煤-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管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及相互作用,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神府东胜煤田的黄河流域内的乌兰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和两端元模型分析流域降水、河水、地下水(矿井水、生活井水)的水化学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流域内降水、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和HCO3+SO4-Na型;矿井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HCO3+Cl-Na型和HCO3+ SO4-Na型;生活井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井水与河水联系较为密切。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受到大气降水和河水的共同补给,三者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以及一定程度的水体转化。当地下水井深小于135 m时,大多数采样点河水对其补给贡献率为58.47%~80.94%;当地下水井深大于135 m时,河水对其补给贡献率为21.47%~58.69%。在地下水采样点距离河道8.8 km范围内,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贡献率超过45%,表明河水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当地下水采样点距河道超过8.8 km时,河水对其补给贡献较弱。随着水井深度的增加、与河道距离的增大,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贡献率越来越小。该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原阳县地下水分为浅层水、中深层水和深层水,分析了三种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浅层水总硬度含量超标的问题。经过计算,适合开采利用的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约为3万m3/d。提出了原阳县水源地开采和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立健全水源地的保护机制,建立卫生防护带,制定水源地生产井的施工工艺,做好水源地开采监测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地下水超采、平原河流断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将河道生态流量与地下水位作为整体来考虑,系统地确定复合型生态需水。首先以河道为对象,计算了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其次,以河岸为对象,以地下水与河流补排关系和避免盐碱化为依据,以河道生态流量为边界条件,确定了支撑河道生态需水的生态地下水位。西辽河流域的地表地下复合生态需水指标由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和适宜生态流量以及地下生态水位构成,可为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