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揭示换气通风风速对天然气管舱泄漏扩散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组分输运模型对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管舱不通换气工况下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无风时,扩散过程主要受湍流涡对及舱顶反射作用,各泄漏工况下天然气向管舱两侧对称卷吸扩散,小孔泄漏管舱内甲烷浓度分布分层现象比大孔泄漏明显,可燃气体监测报警时间呈"V"型分布。有风时,上风向区域天然气浓度逐渐降低;下风向区域大涡团失稳分裂成小涡团,湍流强度增大,卷吸作用增强,天然气呈"蜗牛"状漂移扩散。风速逐渐增大时,报警时间与泄漏口至监测点的距离成线型增长关系;风速超过3.81m/s后,天然气泄漏后迅速与空气混合稀释,管舱内甲烷浓度均低于爆炸下限的20%,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不再报警。  相似文献   

2.
塔中—轮南输气管道复线工程大部分管道位于沙漠,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合理制定施工方案,解决了流动沙漠地带管道施工难题。管道的组对工作在作业带清理后10~15天内完成,在起伏不平地段,施工设备必须停放平稳,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对刹车系统进行经常检修;全部采用封闭式防风棚,在防风棚内进行管道焊接;采用双直板清管器推水,保证清管器密封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群外埋地燃气管道穿孔泄漏问题,利用Gambit2.4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并运用CFD软件Fluent14.0分别对不同环境温度、湿度条件下,燃气在土壤和大气中的连续泄漏扩散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耦合作用下对燃气扩散的影响及浓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泄漏口喷出的燃气首先在土壤层中迅速扩散,致使上方地表附近的浓度值很快达到了爆炸下限和上限。透过地表的燃气遇到两侧建筑物时,在迎风侧和背风侧方向分别形成不同的浓度扩散区域。受不同湿度和温度的影响,部分建筑物表面的预警浓度所处高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案例研究结果可评估燃气泄漏事故的范围大小和指导人员及时有效地疏散。  相似文献   

4.
化工行业特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危险系数较高,综合以往安全事故的成因来看,管道的设计和现场安装对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在相关操作中,设计人员要严格参考技术标准,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方案确定都要进行严格试验,选择最优。在后期的现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工艺进行焊接,并做好设备防腐操作,做好全面防护,提高工程的实际性能,为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元坝气田位于四川省苍溪县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势高差比较悬殊,地形较复杂,四季分明,地区小气候差异较大,表现为冬暖、春早、夏热、秋阴、云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元坝气田主要生产来气为海相井生产,其中气体中H2S含量较高,为有毒有害气体,为生产需要,建立酸气管网将酸气气田汇集于元坝大坪天然气净化厂集中处理后外输至川气东送管网内。就山区酸气管道隧道施工而言,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及特殊性,也是典型的受限空间作业。我公司在2013年于元坝气田酸气管道安装工程管线施工,隧道穿越共计5出,由于施工经验不足,造成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施工前期焊接质量较差、施工进度较为缓慢,不但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信誉。酸气管道隧道内安装的安全施工及成形质量至关重要,加之酸气管道施工工序复杂,每道焊口均进行焊口的消氢(2小时)、无损检测(消氢完成后24小时方可进行检测)、热处理(4小时),焊口硬度检测,耗时长(通常一道焊口从施工至施工结束需耗时3天左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施工的联系性、及施工地点的集中,焊接质量、安全风险及施工进度等因素,采用隧道口设置卷扬机,管道下设置轻轨,滑轮牵引入洞;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而山区酸气管道隧道施工在我公司尚属首次,在元坝气田酸气管道施工中,该工艺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学习摸索,不断提高,总结出了一套较完善的施工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