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快速路对桥侧护栏的安全性、绿化、协调性的特殊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城市快速路桥侧护栏碰撞条件和评价标准,开发出具有综合功能的桥侧护栏,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手段进行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桥侧混凝土护栏结构能够有效防护车辆,小客车碰撞后驶出角度为7°,大客车碰撞后驶出角度为1.7°,小客车碰撞后重心加速度最大值为17.4g,大客车碰撞后护栏最大动态变形小于100mm,护栏达到SS级520kJ的防撞能力。护栏可进行绿化物种植,并能和灯杆、标志牌等协调安装。此种桥侧护栏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波形梁护栏的极限防护能力,以双波梁护栏、三波梁护栏、双层波形梁护栏为研究对象,组织实施实车碰撞试验,并建立有限元仿真碰撞模型,采用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后,对三种波形梁护栏的极限防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波形梁护栏板底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护栏有效高度的增加,其安全防护性能得到了提升,其中双层波形梁护栏有效高度值最大,对应的极限防护能力最高,与双波梁护栏相比,其对大客车与大货车的极限防护能力分别提高了64.3%和108%。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装配式活动护栏结构,具有快速开启和平顺连接功能。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和实车碰撞试验验证,防撞等级达到Am级(防护能量≥160kJ)。装配式活动护栏可提升公路运营水平,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广西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基于"波形梁护栏再利用"进行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改造。首先评估原护栏构件技术状况,确定其可重复再利用,然后在原护栏基础上设计出组合式双排双波形梁护栏结构,按照SBm级(280kJ)碰撞条件进行1.5t小客车和10t大客车碰撞的安全性能仿真分析和实车碰撞试验,经检验护栏安全性能满足评价标准要求,仿真和试验结果相比,护栏和车辆的变形、小客车车体重心处加速度以及车辆姿态和轮迹的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定量指标仿真结果误差为1.2%~18.2%。与拆除原波形梁护栏、新建SBm级三波梁护栏相比,该改造方案可节省钢材用量约63%,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路侧钢筋混凝土护栏设计需遵循的原则,依据规范中SA级钢筋混凝土护栏碰撞荷载的分布要求,计算分析了实际工程中护栏的受力情况及稳定性,指出设置座骑式基础,将护栏基础镶嵌在路面结构中,可提高护栏的抗倾覆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新建铁路小角度跨越运营电气化铁路时,为减小跨越结构跨度、结构高度、施工高度和运营铁路上方施工作业时间,采用钢横梁混凝土立柱组合门式墩跨越。以吴淞江西特大桥门式墩为工程实践,介绍钢横梁混凝土立柱组合门式墩的构造特点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槽型中分带混凝土护栏的支撑块功能进行分析,本文采用高精度计算机仿真与台车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论证,重点分析了设置支撑块与未设置支撑块对槽型中分带混凝土护栏防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分带混凝土护栏的槽底设置支撑块可传递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使两排护栏达到协同防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护栏倾覆并改善碰撞后车辆行驶姿态。可见支撑块是槽型中分带混凝土护栏起安全防护作用的关键部件,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建议设置支撑块。  相似文献   

8.
由于波形梁钢护栏高度不能调节,当路面增高后,导致波形梁护栏与路面相对高度下降,特别是多次罩面后,护栏与路面相对高度严重不足,影响了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为了道路的服务水平及行车安全,本文针对三(A)级波形梁护栏提出护栏加高方案,采用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和实车足尺碰撞试验验证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增加套管及防阻块倒置相配合的加高结构,其安全防护性能满足三(A)级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跨水资源路段桥梁护栏和防抛设施的设计问题,对跨水资源路段的特殊防护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跨水资源路段高等级桥梁护栏及防抛设施的设计方案,利用经实车试验数据校核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对桥梁护栏的安全性能和防抛设施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横梁组合式桥梁护栏安全防护能力达到HA级,安全防护效果较好;大客车、大货车的最大动态外倾当量值分别为0.95m和0.62m,车辆最外边缘与车辆碰撞前护栏最外边缘的横向水平距离为0.45m和0.12m,均小于防抛设施与桥梁护栏的设计净距0.9m,满足其安全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济南至祁门高速公路淮河特大桥护栏采用钢护栏,钢护栏站柱下口设置混凝土底座,钢结构杆件与混凝土结合牢固,增强了其整体性和防撞效果。本项目钢护栏施工采取先安装站柱及第一道横梁,然后浇筑混凝土底座,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安装剩余三道横梁的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文章从具体高速公路项目着手,介绍了钢护栏逆做法安装施工工艺,详细介绍了逆作法安装施工技术,重点施工控制要点,通过实例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钢护栏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针对高速公路波形护栏设置的作用与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立柱放样、立柱打入(或埋入)、安装波形梁板以及调整波形护栏线形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波形护栏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望有助于高速公路波形护栏施工质量的提升与加强。  相似文献   

12.
《市政技术》2016,(3):71-73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现有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处护栏有1段与行车方向成一定角度,使车辆碰撞护栏时角度加大,导致车辆碰撞能量变大,而现有规范并未对该段护栏有所要求,一般采用与普通段护栏相同的防护等级,这样会出现由于护栏防护能力不足而使车辆冲到路外的危险。因此笔者对该段护栏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几种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双层波形梁护栏为基础,建立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碰撞模型,根据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后,对波形梁护栏端部锚固进行研究,并提出三种端部锚固合理结构。发现在160kJ碰撞能量下,72m双层波形梁护栏最大动态变形试验结果为1469mm,仿真计算结果为1420mm,端部锚固力试验结果为119kN,仿真计算结果为127kN,模型误差在10%以内;端部必须进行锚固才能保证波形梁护栏标准段的防护性能,波形梁护栏端部自锚固长度在220m以上,防阻块刚度偏弱是护栏自锚固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外展护栏端部钢丝绳锚固、外展护栏端部立柱锚固、外展护栏端部地锚式锚固是合理的锚固形式。研究结果可有效地指导双层波形梁护栏实际工程应用,并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传统的波形防撞钢护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要求,混凝土护栏防撞能力强、导向功能好,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为了提升混凝土护栏预制表观质量,精确定位安装螺栓和泄水孔位置,提高护栏预制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本文以广东玉湛高速混凝土护栏预制施工为依托,深入研究预制模板结构形式、钢筋绑扎工艺、定位装置、脱模剂和混凝土浇筑工艺等方面技术,通过采用卧式模板、钢筋定位绑扎胎架、螺栓和泄水孔定位装置、选用水性脱模剂、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加快了混凝土入模速度、提高了钢筋绑扎效率、提升了混凝土护栏表观质量,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类似混凝土构件预制施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盖梁无落地支架施工是利用已施工完毕的混凝土立柱作为竖向承重结构,在立柱适当高度处预埋铁件作牛腿,之上架设横梁作为盖梁模板的搭设平台,从而避免搭设落地支架的一种施工技术.结合济南顺河高架桥西洛河段大跨度盖梁无落地支架施工实例,阐述了该施工技术的结构设计与关键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塔楼核心筒内1#内爬塔吊底部安全防护问题,借鉴悬索桥基本原理,设计了相应的可提升式大跨度防护平台,分别从平台的形式、提升吊点、提升方式、方面进行了设计。为解决提升时大跨度偏心受力问题,采取了多立柱型钢斜拉,优化了整体结构受力形式,防护平台安装完成后,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自防眩高防撞等级中央分隔带桥梁护栏结构,并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其进行安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自防眩高防撞等级中央分隔带桥梁护栏能够有效防护车辆,小客车碰撞后驶出角度为3.5°,大客车碰撞后驶出角度为4.3°,大货车碰撞后驶出角度为6.3°;小客车碰撞后重心加速度最大值为18.5g;大客车和大货车碰撞后护栏最大动态变形量均小于50mm,且大货车碰撞后护栏最大动态变形量为大客车碰撞后的1.48倍,说明相同碰撞能量下,大货车对护栏的破坏程度大于大客车。自防眩高防撞等级中央分隔带桥梁护栏各项指标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防撞等级达到SAm级,并在依托工程中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地连墙加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基坑,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冲突,底板施工时进行立柱桩托换。因无法按原设计方案进行新增立柱桩施工,通过在承台底部位置增加条形基础,基础顶部进行钢管吊装回顶,底部灌浆浇筑密实,支撑梁底搭设钢管吊架供施工人员进行钢柱固定等操作,成功地解决了新增立柱桩无法按原设计用旋挖钻机施工等问题,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新型混凝土护栏研究过程,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提出中央分隔带新型混凝土护栏的结构形式,经工程实践应用,该新型混凝土护栏具有防撞、防眩、绿化、排水等综合交通功能,可降低维护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产生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高彦  王君  张齐东 《施工技术》2012,(Z1):208-212
大吨位钢横梁吊装施工为沪宁城际铁路跨越既有沪昆铁路施工的关键工程,由于其单榀质量大、所跨既有沪昆铁路场地狭窄,其间有护栏、接触网立柱、回流线、供电线等干扰,给吊装施工造成一定困难;同时跨既有沪昆铁路行车密集,施工时间较短,这些都为钢横梁吊装施工提出了较高的施工组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