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桩海地区下古生界古潜山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碳酸盐岩储层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储集空间构成、储层与非储层配置关系和储集能力等方面。研究表明,岩性是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早期的溶蚀孔隙和潜山内幕储层与多级不整合面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深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次生孔隙的后期溶蚀及太古界与下古生界统一油水界面和二者相同的溶蚀特征的形成具重要影响;构造运动和埋藏溶蚀作用则能够合理解释下古生界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及下古生界井段泥浆放空与标准风化壳模型中的孔隙度模式不匹配情况;地层条件下压力和温度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导致研究区白云岩储集能力远高于灰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四川盆地北缘露头剖面及岩心观测,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包裹体、阴极发光、储层物性等研究,分析了灯四段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及物性等特征,并利用地震资料恢复古地貌,探讨了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川北地区灯四段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颗粒粘连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及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藻黏结格架孔、晶间溶孔及近顺层溶蚀孔洞为主,储层总体具有低孔、低渗特征,但局部地区仍具有发育中孔、中高渗优质储层的条件。受裂陷槽边缘古地貌高地控制发育的台缘丘滩、台内丘滩相带是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中-深埋藏阶段与烃源岩热演化有关的埋藏溶蚀作用是控制灯四段储层大量溶蚀孔洞发育的关键,而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弱。优质储层位于绵阳-长宁裂陷槽东缘的元坝西-阆中区块,为台缘丘滩与埋藏溶蚀作用叠加部位,它是川北地区灯四段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川西气田已成为其"十三五"天然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为了进一步认识川西气田雷口坡组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基于对岩石薄片、岩心等的观察,利用岩心物性和压汞曲线分析资料,结合测井解释成果,研究了该区石羊场—金马—鸭子河地区的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雷口坡组发育潮坪相白云岩储层,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储层段和一个隔层段;②上储层段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和孔喉组合相对简单,以微(粉)晶云岩为主,局部发育相对优质的中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微晶云岩储层,主要为孔隙型储层;③下储层段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复杂多样,非均质性强,以(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为主,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储层;④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较强,各类储层呈薄互层交替出现,有效储层厚度介于30.0~56.6 m,但下储层段的累计厚度和整体物性优于上储层段;⑤云坪、藻云坪微相和白云石化作用控制了白云岩的分布,为储层发育奠定了岩性基础;⑥潮间带高频旋回控制的多期准同生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⑦埋藏期的油气充注抑制了规模胶结物的形成,使得早期形成的孔隙得以较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以下简称雷四段)储层岩性复杂、岩石结构多样、气水关系复杂,储层与产能关系不明确,雷四段测试选层缺少适用依据。通过研究雷四段储层的基本特征,综合14口井测试资料,从岩性、物性、电性及储层厚度等四个方面深入研究雷四段储层特征与产能之间的关系,明确雷四段测试层段的优选原则,为雷四段射孔测试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认为:(1)元坝地区雷四段产出能力主要受雷四段溶蚀残留厚度和储层白云化程度影响,储层残留厚度大,且白云化程度高,储层越发育,产能越高;(2)雷四段裂缝溶蚀孔洞的发育程度与产能密切相关,溶蚀孔洞及裂缝匹配越好、产能越高;(3)雷四段低阻段厚度与产能呈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可优选雷四段地层白云化程度高、孔隙度发育、裂缝匹配良好、储层残留厚度大且测井电阻率低阻段厚度大于12 m的储层为元坝地区雷口坡组的测试层段。  相似文献   

5.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鲕粒和残余鲕粒白云岩是最重要的两种储层岩石类型;储层物性以中孔中渗、高孔高渗储层为主,储集性较好,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问以溶蚀孔(洞)占绝对优势,占总孔隙的80%以上;储层的发育受到沉积相带及成岩后生作用的控制。成岩变化中的多期溶蚀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深部热液溶蚀作用在飞仙关组储层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综合评价表明,储层以Ⅱ类储层为主,占总储层段厚度的41%。  相似文献   

6.
GL1井和GC6井的钻探证实古城墟隆起奥陶系鹰山组内幕发育了一套有利的含气层系,其岩性主要为灰色灰质白云岩、粉—细晶云岩。对GL1井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套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晶间(溶)孔及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裂缝型。综合研究表明,古城墟隆起鹰山组内幕储层主要受岩性组合、构造破裂和埋藏溶蚀作用影响。岩性组合对差异溶蚀作用有重要影响,灰质云岩较有利于优质储层发育;构造破裂作用对脆性白云岩储层的改造作用大;有机酸及高温热液使得埋藏溶蚀作用成为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该项研究有益于古城墟隆起鹰山组内幕储层有利发育区的预测,同时对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性强、岩性变化快和岩石类型复杂的特征,岩性精细识别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储层参数的计算及后续油气开发。以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结合岩心和薄片等分析测试资料将储层发育的岩性分为8类:藻粘结白云岩、粉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膏质白云岩和石膏,明确了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机器学习的思想,将已知岩性定名样本作为训练数据,利用图论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岩性识别训练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临近算法对未取心井岩性进行预测,实现了不同岩性的精细识别。区块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岩性识别整体符合率高达91.3%,有效提高了岩性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四川盆地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段野外剖面及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储集层集中分布于雷四段顶部的雷四3亚段,主要的储集岩类为颗粒白云岩,其次是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常见,裂缝为主要的渗透空间。储集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其中台内点滩是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导致主要储集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川西龙门山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发育厚达百余米的潮坪相白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可分为上、下2个储层段。对钻井岩心、薄片和物性分析表明,以白云岩类为主的下储层段优质储层呈多层叠置分布,储集性能优于灰质含量较多的上储层段。根据不同类型岩石物性统计及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对储层成因进行研究,认为“白云岩化+准同生期溶蚀+埋藏溶蚀”叠加形成了该套优质储层,其中,区域分布的潮坪相白云岩为储层的稳定广泛分布奠定了重要岩性基础;准同生期溶蚀控制了优质储层多层叠置分布;埋藏溶蚀叠加改造有利于孔隙的保持及储层渗透率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嘉二段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岩石物性和测井资料,对储层岩石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优质储层基本发育在白云岩中,尤其是鲕粒白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 其中鲕粒白云岩的形成与鲕粒灰岩早期白云石化有关,发育粒内溶孔;泥粉晶白云岩是泥晶灰岩经历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发育多种溶孔;鲕粒白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均发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蚀作用。 储层总体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储集性能受古隆起、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分布在古隆起东南部局限台地的白云岩以及全区浅滩颗粒岩均为该区有利储集岩。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不同程度的白云石化储层,针对该储层的天然气勘探近期获得重大发现,因此储层面貌的表征、白云石化机制的探索及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的把握,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基于岩心和露头样品的宏观、微观观测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的特征、成因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位于茅二段上部,横向稳定分布,岩性主要为细—中晶残余砂屑云岩、生屑云岩、云质灰岩等,储集类型以白云岩溶蚀孔隙型、白云岩溶蚀缝洞型、石灰岩孔隙型为主;(2)通过岩石学特征、矿物特征及接触关系,建立成岩序列,共识别出8期成岩作用:同生期暴露溶蚀作用—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浅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浅埋藏期硅化作用—东吴期白云石化作用—印支期热液溶蚀作用—印支期热硅化作用—深埋藏期溶蚀作用;(3)该区茅口组白云岩发育分布受台缘高能滩、早期暴露溶蚀和早期白云石化联合控制,后期热液及埋藏期溶蚀作用有利于改造储层。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高石梯东部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天然气产层。结合区域地质研究,通过岩心观察、镜下鉴定,对研究区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石学、成岩作用类型及序列展开系统研究,明确了储集空间特征,探讨了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上震旦统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以白云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叠层石、球粒岩、凝块石和泡沫绵层白云岩。微生物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灯四上段、灯四下段和灯二段,储集空间类型以发育窗格孔、空腔溶洞、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铸模孔为特征,优质储层段孔隙度一般在1%~6%之间,渗透率一般小于1×10-3μm2。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原始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原始沉积岩石中的微生物结构决定了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是储层是否发育的关键因素,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早期微生物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溶蚀作用与岩溶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过度白云石化作用和硅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储集层致密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是世界上最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由于其时代老、埋藏深、成岩演化历史复杂,岩层储层物性的演化总趋势是越来越致密,因此,研究灯影组储层的致密化过程是掌握其作为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的前提,也是揭示我国西部叠合盆地海相储层演化过程和特征的有效途径。指出:震旦系灯影组在四川盆地一般厚300~1200m,主要以藻白云岩、晶粒白云岩为主,可见马鞍状白云岩,成岩后期的改造主要以准同生白云岩化为主,次为埋藏白云岩化,另具发生深埋白云石及热液白云石的条件;主要储集类型为裂缝一孔洞型,基质孔隙度较低(1%~2%)。认为四川盆地不同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溶孔或溶洞中的充填矿物具有相似性;溶蚀作用是形成该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优质储层的必要条件,发育有表生岩溶、埋藏岩溶及构造(褶皱)岩溶作用;硅化作用是使震旦系灯影组致密化的重要因素,其期次多、形态多样。着重指出:灯影组晶粒白云岩致密化过程为成岩早期压实及窗格孔内亮晶胶结(孔隙约降低40%~45%)→早期硅化/重结晶作用(孔隙度变化不大)→抬升溶蚀/填充作用(或持续深埋)→(再次埋藏)压溶/重结晶(油气充注)→深埋溶蚀作用→充填及重结晶作用→构造抬升破裂/角砾化作用(或持续埋深)→淡水淋滤/硅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或持续埋深)→充填作用;灯影组颗粒白云岩致密化过程为淡水、海水、混合水各类成岩胶结作用(少量溶蚀作用)(孔隙约降低10%~20%)→压实变形→表生岩溶→硅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构造岩溶/重结晶作用/深埋溶蚀/充填(油气充注)→抬升/构造破裂作用(或持续埋深)→溶蚀/硅化/充填作用。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藏成岩事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藏成岩事件主要有埋藏白云岩化、埋藏溶解作用、埋藏胶结作用、埋藏去白云岩化、有机质成岩作用和粘土矿物转化作用等。不同类型的埋藏成岩事件的产物和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对油气藏的最终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有机质成岩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产生的埋藏溶蚀孔洞缝构成区内主要的油气储集场所;埋藏白云岩化和埋藏去白云岩化可提供部分油气储集空间。上述诸埋藏成岩事件的相互叠加对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圈闭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古老深层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理论,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8井区灯影组四段(灯四段)为例,基于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储集物性等资料,分析灯四段岩溶特征及演化规律,并探讨了其对储层发育和保存的意义。结果表明,灯四段发育孔洞型储层,储集岩性以微生物白云岩类、岩溶角砾岩和颗粒白云岩为主,岩溶作用具有组构选择性溶蚀、花斑状溶蚀和半离解带等典型早期溶蚀特征。灯四段储层主要集中在向上变浅序列的中—上部,纵向上呈多套薄层状储层频繁叠置、韵律性分布。灯四段优质储层的发育与相对海平面频繁升降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密切相关,储层品质与暴露时间和溶蚀强度有关。灯四段储层主要经历了3期岩溶演化阶段:选择性溶蚀阶段、岩溶分带阶段和整体角砾化阶段。适宜的暴露改造有利于原生残余孔隙的溶蚀扩大,对储层改造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暴露时间过长或溶蚀强度过大导致早期相对孤立的孔洞彼此连接,但大多垮塌或被充填破坏,表现为整体角砾化。整体上,灯四段有效储层具有"小孔(洞)保存,大孔(洞)充填"的特征,随着岩溶阶段的演化,储集性能先优化后变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盆地磨溪地区灯四段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研究磨溪22井区灯四上亚段优质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了岩心分析、物性测试、地震资料解释、测井分析和有利岩溶储层发育区预测等工作。结果表明:①岩溶储层的岩性主要为藻云岩类、砂屑云岩类和结晶云岩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溶洞和裂缝;②溶蚀作用包括同生期大气淡水的溶蚀作用、埋藏期深部热液溶蚀作用和有机酸的溶蚀作用、表生期大气淡水的溶蚀作用;③表生期的溶蚀作用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多发育于垂直渗流带附近和水平潜流带上部区域,平面上优质储层的分布受控于沉积相带和古地貌特征,以丘滩相和溶丘斜坡较好。该研究成果为磨溪地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藏成岩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藏成岩事件主要有埋藏白云岩化、埋藏溶解作用、埋藏胶结作用、埋藏去白云岩化、有机质成岩作用和粘土矿物转化作用等.不同类型的埋藏成岩事件的产物和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对油气藏的最终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有机质成岩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产生的埋藏溶蚀孔洞缝构成区内主要的油气储集场所;埋藏胶结作用及成岩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作用是区内成岩圈闭和复合圈闭形成的必要条件;埋藏白云岩化和埋藏去白云岩化可提供部分油气储集空间.上述诸埋藏成岩事件的相互叠加对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圈闭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石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对哈萨克斯坦南部Marsel探区下石炭统谢尔普霍夫阶高频层序格架内部和层序边界附近的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和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下部高频层序(第1—第3个四级层序)内的准同生白云岩化和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叠加构造作用,以及中上部高频层序(第4—第6个四级层序)界面附近的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和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叠加较强的准同生期溶蚀作用和成岩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分别对谢尔普霍夫早—中期和晚期有利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贡献。中部高频层序(第3个四级层序)在埋藏成岩环境中的强胶结作用、强压实作用和弱溶蚀作用是储集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川西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雷口坡组储层较发育,(藻)砂屑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为主要储集岩,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为主,总体显示出低孔低渗的特征。雷口坡组(藻)砂屑白云岩在川西坳陷的西缘分布稳定,厚度较大,总体上以海底、埋藏成岩环境为主,北段受到大气水成岩环境的影响,向南逐渐减弱。受成岩环境的控制,雷口坡组(藻)砂屑白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等,其中,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晚期破裂作用。溶蚀作用中的准同生期暴露溶蚀、表生溶蚀,主要分布于川西坳陷北部中坝构造带附近;而埋藏溶蚀作用对于川西坳陷中、南段储层的发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鲕粒、砂屑白云岩主要与早期回流渗透、埋藏白云岩化有关。综合沉积、成岩特征,雷口坡组在川西坳陷北段南部砂屑滩体发育,且经历了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表生期溶蚀和埋藏溶蚀作用,是最有利的勘探区;而在中段的金河剖面的鲕粒、砂屑白云岩粒间(溶)孔中,发现有大量的沥青,表明发生过油气的运移或聚集,也是值得重视的有利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储层特征及展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预测和评价四川盆地震旦系有利岩溶储层发育区,进而指导该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露头资料,对四川盆地30多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岩心等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①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岩溶储层,岩溶储层以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溶洞及裂缝,形成裂缝孔隙或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非均质性强;②控制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岩溶作用,岩溶作用有3种类型,分别为沉积期岩溶、风化期岩溶和埋藏期岩溶,岩溶作用机理为大气淡水溶蚀和有机酸溶蚀;③沉积期岩溶在该区震旦系灯影组普遍发育,风化期岩溶对储层质量影响较大,主要发育于灯四段和灯二段;④纵向上,有利储层主要发育于灯四段和灯二段;⑤根据岩溶作用形成时的古地貌特征,预测了有利岩溶储层平面分布区为雅安—成都—资阳—自贡—南充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