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铜电解精炼生产过程中,净液工序平衡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的主要方式有生产硫酸铜和电积脱铜两种方式。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铜电解液的净化过程还应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方式的经济性,实现效益最大化。贵溪冶炼厂电解车间根据电解液杂质情况,在净液工序合理停开一次电积脱铜生产电积铜。前期电积铜质量不稳定,但通过加强装槽质量和槽面管理,合理给液流量,改进供液方式,调整添加剂等措施,电积铜化学成分与物理外观均达到1#铜标准,部分达到A级铜标准。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分析了铜电解过程中各种杂质的行为,了解了铜电解净液的本质,掌握了净液各个工序的特点,选择出适合含铜99.3%以上的阳极板净液工艺,依次为:一次脱铜、制作硫酸铜、二次脱铜、三次脱铜,制作硫酸镍,最终得到铜电解净液。  相似文献   

3.
电解铜的 PFD 技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FD技术的原理、流程、进液方式,以及与常规电解工艺相比的优缺点,提出了使铜电解生产在高电流密度下顺利进行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将旋流电解技术用于处理铜阳极泥处理中间产物分铜液和银电解废液,得到了高品位电积铜及电积银粉,电积银粉经洗涤浇铸后达到GB/T 4135-2002。旋流电解技术提高了分铜液中铜的直收率,平衡了体系中的杂质元素,贫液返回浸出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贵溪冶炼厂铜电解系高杂质铜电解,分析了杂质的影响及行为,探讨了各种脱杂质方案。文章认为,对于高杂质铜电解体系,不应单靠提高净液能力来提高电铜质量,而应确定包括精矿管理、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的综合治理的冶炼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连续电积除杂法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积除杂的给液方式,以分段脱铜、除杂的方法,解决电解净液系统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设备潜能,提高除杂效率,优化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铜酸比例是影响铜电解正常生产的关键指标,铜酸比例失衡容易加剧浓差极化,提升杂质离子浓度,从而影响阴极铜质量。本文通过现场跟踪考察铜电解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下铜离子浓度,硫酸浓度与As~(5+)、Sb~(3+)、Bi~(3+)、Ni~(2+)浓度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阴极铜质量,分析铜酸比例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铜酸比例失衡会加剧杂质离子富集,促使阴极铜表面结粒,恰当的铜酸比例可改善阴极铜的表观质量;净液量不足会加剧电解液中各种盐类的水解,导致铜酸比例失衡,提高电解液净液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铜酸比例;采取强化电解液对流的方式可以提高电解液的传质特性和离子浓度的均匀性,防止电解液铜酸比例失衡;电解液杂质离子较大时,铜酸比例应维持在0.25~0.3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贵溪冶炼厂铜电解系高杂质铜电解,分析了杂质的影响及行为,探讨了各种脱杂质方案。文章认为,对于高杂质铜电解体系,不应单靠提高净液能力来提高电铜质量,而应确定包括精矿管理,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的综合治理的冶炼模式。  相似文献   

9.
介绍外购阳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结合生产实践,对电解精炼的电流密度、电解液净化工序、电解液进液方式、添加剂计量等工艺过程进行持续优化和改造,提升复杂原料阳极在目前铜电解精炼工艺中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阴离子膜体系电解制备铜粉的特点。研究了电流密度、铜离子浓度、阴极液酸度和阴极液中其它阳离子对电流效率、成粉率和成粉电流效率的影响,给出了阴离子膜体系电解制备铜粉较佳工艺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由冰铜吹炼而成的粗铜中含有一定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对铜的工业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粗铜进行精炼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阴极铜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铜产品,在火法、电解精炼等方面对有害杂质进行有效处理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火法精炼处理砷、锑的方法有:氧化挥发法、碱性造渣法、真空精炼法、FRHC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熔化高纯阴极铜的燃气竖炉改造实践,改造后成功应用于熔化电解残极原料,并通过与反射精炼炉配合生产,形成独特的连续进料、连续精炼、连续阳极铜的“竖炉-反射炉联合铜精炼”工艺,显著提高了产能、能耗和作业效率。并利用该工艺进行了单独处理粗铜、紫杂铜原料的探索,获得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竖炉-反射炉联合铜精炼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熔化高纯阴极铜的燃气竖炉改造实践,改造后成功应用于熔化电解残极原料,并通过与反射精炼炉配合生产,形成独特的连续进料、连续精炼、连续阳极铜的“竖炉-反射炉联合铜精炼”工艺,显著提高了产能、能耗和作业效率。并利用该工艺进行了单独处理粗铜、紫杂铜原料的探索,获得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影响紫金铜业电解厂铜电解过程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电解液的杂质离子、循环量及温度、极间距、阳极板的物理规格、电解槽的对地漏电和电流密度。针对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电流效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其基本保持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铜米为原料在铜电解系统进行工业化应用试验,主要对铜米电解的生产过程控制、能耗、产品质量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铜米电解工艺可以产出接近A级铜品质的阴极铜,目前技术条件下,铜米直接电解生产阴极铜工艺成本高,仍需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浅析砷锑在铜电解过程中的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铜电解过程中阳极铜、阳极泥、砷锑渣、电解液悬浮物、电铜中杂质元素存在形态的分析 ,探讨砷锑在铜电解过程中的行为 ,以寻求稳定铜电解生产过程和提高电铜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铜电解理论出发,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论述了铜电解技术的发展,指出永久阴极电解将成为未来铜电解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晏歆 《铜业工程》2022,(6):88-91
基于前期对复杂原料的分析及对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改进了低砷阳极的电解工艺条件。具体改进措施:降低电流密度,调整添加剂用量和种类,改变电解槽给液方式及控制阳极装槽比例。综合来看,经过工艺改进,消除了电解过程中阳极钝化的现象,由漂浮阳极泥导致的液位线粒子基本消除,阴极铜物理外观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低砷阳极的正常电解生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铜电解精炼过程中添加剂的作用与阴极过电位控制法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阴极过电位是电解液性质的实时反映,通过阴极过电位的控制可得出在不同电解条件时,添加剂最佳量的控制,从而在复杂铜电解过程中稳定了高纯阴极铜的生产,并获得更高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整流机组在铜电解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等效24脉波整流机组的工作原理,提出采用等效24脉波整流机组作为电解电源,与其它铜电解整流机组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