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水的pH值弱碱的条件下,水中的二价锰可被高锰酸钾迅速氧化为四价锰,通过混凝沉淀直接去除。本文以实验室搅拌实验的结果为依据,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情况下,去除原水中锰的效果,并把所得结论运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任何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根据原水中的锰含量高低投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对锰的去除是有一定效果,使出厂水的锰含量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地表水中突发性、季节性超标锰的去除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西水厂选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在pH值为中性的条件下,使二价锰氧化成不溶性二氧化锰,再通过常规水处理工艺将其去除。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钾对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厂水锰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不改变水厂原有工艺,通过投加适量高锰酸钾,去除源水突发性、季节性的锰含量超标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铁西水厂选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在PH值为中性的条件下,使二价锰氧化成不溶性二氧化锰,再通过常规水处理工艺将其去除。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钾对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厂水锰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不改变水厂原有工艺,通过投加适量高锰酸钾,去除原水突发性、季节性的锰含量超标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中心水厂生产工艺落后,混凝效果较差,夏季原水铁锰含量偏高的问题,研究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和助凝剂聚合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丙烯酰胺、高锰酸钾处理大亚湾风田水库夏季低浊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的条件下,使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根据原水中的锰含量高低投加适量高锰酸钾对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除锰的同时也提高了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上海石化水厂低硅水车间常规处理工艺对锰的去除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企业生产装置的运行。对预投加高锰酸钾工艺除锰进行了生产性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原水中的锰含量投加适量高锰酸钾对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使出厂水的锰含量〈0.1mg/L。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预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了高锰酸钾预处理工艺对地表水中有机物、氨氮、铁、锰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与预氯化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处理在减少铁锰污染、去除氨氮、降低有机物含量等方面具有比预氯化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验考察了高锰酸钾除锰方法的投加点及投加量。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之前投加效果较好,当原水锰含量在0.16-0.24 mg/L时,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0.40mg/L。在不改变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将该方法用于生产,3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根据原水锰含量适量投加高锰酸钾,可以达到较好的除锰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静态试验和中试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对臭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臭味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同时投加或间隔投加,对臭味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在给水工艺投加量条件下,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投,可有效避免沉后水的异色和锰含量超标;同时投加高锰酸钾0.5mg/L和粉末活性炭20mg/L,预处理20-30min后再混凝沉淀,对臭味强度等级为4的试验原水处理效果良好,沉后水的臭味强度等级降至0-1;同时投加高锰酸钾1.0mg/L和粉末活性炭30mg/L,预处理30min后再混凝沉淀和砂滤,对具有极强烈恶臭(臭味强度等级≥5)的试验原水处理效果良好,沉后水臭味强度等级降至1-2,滤后水臭味强度等级降至0-1。  相似文献   

9.
前言 湖州市自来水公司两座水厂的原水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以西苕溪水为水源;由于西苕溪水体含铁锰量较高,因此我们从2002年开始投加高锰酸钾以去除铁锰。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采取了高锰酸钾与聚合氯化铝同时投加的方式,并以原水锰含量做为投加高锰酸钾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宏  朱晓辉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295-299
利用强氧化剂KMnO4的氧化作用对地表水中的Mn2+进行氧化,其主要产物水合二氧化锰经过滤可以去除,从而可实现对水中Mn2+的去除.试验中发现,在高锰酸钾投加当量小于水中Mn2+浓度的理论需要值时,滤层对锰依然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说明水合二氧化锰对Mn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试验中定量地测定了不同过滤条件下二氧化锰对Mn2+的吸附程度,对不同滤层所截留的锰的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用KMnO4等强氧化剂,对地表水中Mn2+进行去除时,可以充分利用水合二氧化锰对Mn2+的吸附能力,在高锰酸钾投加当量小于Mn2+浓度的理论需要值的条件下,可实现对Mn2+的去除;通过定量的烧杯静态试验,考察了水合二氧化锰和Mn2+的吸附与共存的量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在水合二氧化锰表面主要发生物理的吸附作用,几乎不存在Mn2+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钾复合盐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工艺,考察了其对湘湖原水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 5 mg/L,高锰酸钾复合盐投加量为1. 0~1. 2 mg/L时,对浊度、嗅味、锰和氨氮等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珠海三灶水厂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0×104m3/d,采用网格絮凝+新型气浮-沉淀+锰砂滤料V型滤池组合工艺。水库原水中锰的最高含量达到1.19 mg/L,生产运行时,新型气浮-沉淀池运行沉淀工艺对锰的去除率在32.56%~76.36%,运行气浮工艺对锰的去除率在60.71%~78.37%;经锰砂滤料V型滤池过滤后,对锰的去除率达到84.6%~100%,出水锰含量远小于0.1 mg/L。生产运行发现,絮凝效果与锰的去除效果存在正相关;溶解氧和高锰酸钾对锰的去除具有叠加效应;原水p H值在7.5左右时,整体工艺对锰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原水铁锰含量对细菌除铁除锰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水厂成熟锰砂中分离出来的细菌进行驯化和增殖培养,通过改变原水中铁锰含量来改变细菌生长环境,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混合细菌对铁锰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Fe2+存在的情况下,铁锰氧化细菌维持着正常的活性,对铁锰始终具有高效而稳定的去除能力;Fe2+的存在与否也影响着Mn2+的氧化速率;原水中锰的存在对细菌除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区湿热环境下铁、锰和藻共存湖泊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对华南地区三个典型的高藻湖水进行了水质调研,针对性地研究了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耦合超滤对高藻湖泊水中铁、锰、藻的去除效能及膜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耦合工艺对铁、锰、藻、蛋白质和多糖的去除效果均增强,尤其当投加量为2.5 mg/L时,铁、锰、藻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7%、91.5%、91.0%。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锰酸钾预氧化水中铁和锰的产物对高藻水具有助凝作用,使得藻细胞团聚并且形成了更大的颗粒,SEM-EDS和XPS分析显示高锰酸钾预氧化形成了铁与锰的氧化物。最后,对实际湖库水进行短周期和长周期实验,出水水质均保持稳定,且预氧化能有效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两级过滤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鑫  冯喜来  刘晓静  姜阳 《供水技术》2010,4(5):10-12,20
通过锰砂和硅碳素两级过滤的方式,研究了含锰、含铁及高铁低锰三种水质条件下铁锰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水质中铁锰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单独含锰的水质,可仅采用二级硅碳素滤柱去除;对于单独含铁的水质,可仅采用一级锰砂滤柱去除;对于高铁低锰的水质,可通过两级过滤同时去除铁锰。锰砂和硅碳素两级过滤处理含铁锰地下水是可行的,根据不同的水质,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解决东江原水发臭的问题,考察了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技术对水中嗅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一粉末活性炭联用对水中嗅味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氧化吸附时间为30min,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40mg/L时,经混凝沉淀后水中的嗅味可由5级降至0级。此外,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对水中的有机物、浊度及锰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给水处理中广泛采用高锰酸钾去除微量锰,本文在锰的监测、高锰酸钾的投加以及pH的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应关注的问题,为应急处理水源锰污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BAF工艺处理微污染含铁锰地下水,研究了其净化效能和适宜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4-5 m3/(m2·h),气水比为3:1-4:1的试验条件下,BAF工艺能有效去除氨氮、锰、铁、CODMn.和浊度.当原水铁含量小于2 mg/L,滤层中部DO在4 mg/L左右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微量Fe2+即可维系滤...  相似文献   

19.
石英砂/锰砂混层滤料的除铁除锰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体积比的石英砂/锰砂混层滤料处理含铁、锰的人工配水,考察了对铁、锰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混层滤料对铁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滤后水中的锰含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且石英砂与锰砂的体积比为37的混层滤料对锰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体积比为73的,但其水头损失增长较快;混层滤料去除铁、锰的最适pH值为6.0~7.5,反冲洗强度宜采用13 L/(s·m2).  相似文献   

20.
强化常规工艺对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苯酚去除技术的优缺点,在综合考虑水厂现有条件及可操作性的情况下,分别采用水厂常规工艺及相关强化技术在去除苯酚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去除苯酚的能力有限,而同时增加粉末活性炭吸附和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氧化,可大大增强常规工艺对苯酚的去除效果,苯酚去除率高达99.85%.当苯酚含量为0.068 3 mg/L时,投加30 mg/L粉末活性炭和4 mg/L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就可保证砂滤出水苯酚含量达标(<0.00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