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声技术》2006,(4):17-17
顶声专业音响有限公司座落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开发区,是泰国P.Audio国际集团公司在中国投资,以专业音响的研发、生产、加工为核心的研发生产基地。公司前期投资400余万美元,占地6万平方米。拥有世界一流的CNC(全自动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裁板机、自动流水作业线、恒温喷漆室、流水扬声器生产线等智能型现代化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2):108-108
日前记者从彩虹集团公司了解到,彩虹集团公司近期将投资13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LCD—TFT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首期投资6亿元,建设一条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年产玻璃基板75万~9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立足北克10月27日,北美最大的液晶显示器件(LCD)开发制造厂商─—三伍电子系统公司(Three-FiveSystemsCo·,Ltd)在京宣布,其在该地兴建的制造工厂正式落成c此项目耗资640万美元,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英尺,是三伍电子系统公司在全球建立的第三个生产基地。三伍创建于1986年,总部设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凤凰城,她拥有北美最大的LCD生产线以及一个从事先进显示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公司年营业额约14亿美元。三伍在无源点振LCD方面具有优势,产品主要立足于移动电话市场,还可用于BP机、PDA、仪器仪表等显示方面。技术是产品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夹岸来风     
台将成为世界3.5代TFT-LCD生产重镇目前全球TFT-LCD3.5代生产线集中在韩国,三星、LG、现代各拥有一条生产线,产能分别为每月2.4万、4万和2万片玻璃基板,且都以13.3英寸LCD为主。而执世界液晶产业牛耳的日本厂商,目前却只有索尼和东芝合资的一条3.5代生产线。台湾达基科技公司日前宣布,4月初在台首家试产3.5代TFTLCD成功,计划7月正式量产。达基目前有员工450人,它是获得IBM技术转让而进入该领域的。公司下一步将锁定17英寸液晶监视器,预计今年底试制,明年2季可望迈入量产。此外,公司并计划今年第4季小批量生产4…  相似文献   

5.
东风汽车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始建于1969年,是我国机械行业采取“聚宝”方式,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设和装备起来的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是世界三大卡车生产厂家之一。 经过28年的建设和发展,东风汽车公司已相继建成十堰(中重型卡车)、襄樊(轻型车)、武汉(轿车)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公司现拥有30个专业生产厂,65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职工13万余人。截止96年底,公司拥有净资产77.80亿元;工业建筑面积265万多平方米;设备3万余台,650多条生产线,其中自动化流水钱157条。年汽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年销售额达200多亿元人民币。截止96年底,已累计生产汽车200多万  相似文献   

6.
手机TFT-LCD     
《液晶与显示》2005,20(4):327
日本夏普公司去年生产7194万块手机TFT—LCD,为世界手机TFT-LCD生产的第一位,韩国三星生产4115万块。但今年三星公司调整了’FFT—LCD生产线,并将第四代TFT-LCD生产线也改成为生产手机TFT—LCD产品,其月生产能力为2000万块,将占TFT—LCD市场的19%,远远超过夏普公司手机TFT—LCD生产能力.这将出现手机TFT—LCD市场新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信利国际有限公司属下公司,成立于1990年5月,投资2.1亿港币,引进90年代先进的日本液晶显示器(LCD)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建立了3300平方米的高度净化车间及高纯度的DI(无离子)水系统。净房最高洁净度100级,LCD生产能力14×16生产线1600对/天;1995年又投资3亿港币购进日本先进设备,厂房面积增至20000平方米,增加一条全自动STN-LCD(超扭曲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生产能力14×16生产线1700对/天。公司现有600余员工,拥有一批受过良好训练的、经…  相似文献   

8.
联想移动概况联想集团自去年并购了IBM的PC部门之后,已经成长为一家国际性公司。联想移动成立于2002年4月1日,最初与夏华合资,到现在为止已成为联想集团下的一个独立公司。目前联想移动已拥有MSP生产线和3万平方米的工厂,每年的手机生产量达到700万台左右,今年联想移动又在厦门建立了自己的研发生产基地,6月份即可投入生产,总面积增加至八万平方米左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建设的OLED大规模生产线在江苏昆山投产。这是我国大陆在显示产业领域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标志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领域通过多年自主创新已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的生产技术全部由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独立研发完成,总投资超过5亿元,已建成厂区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拥有3000平方米洁净车间,可实现年产1200多万片小尺寸OLED显示屏。  相似文献   

10.
成都无线电一厂是国家电子工业部定点生产电视机的专业工厂,为西南地区最早建成的电视机生产厂。工厂设有电视仪器研究所,拥有黑白电视机生产线3条,包括自动插件、自动检测、自动包装设备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1条,各类测试、试验设备1900余台,具有研究、设计、生产电视机和电子测量仪器及大型模具的能力,年产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75万台。主要生产型号为: 成都牌C47-851型18英寸彩色电视机本机系在引进日本三洋公司最新设计的83P机芯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参加了由日本引进的单面印制板设备的测绘、翻版和彩管玻壳研磨设备的修理工作,对日本八十年代初的无线电自动机和自动生产线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自已浅薄的认识,谈谈以下看法: 一、特点 1.从生产效率上说,它们都是高效率生产设备,例如:松下电气公司的印制板图形形成线每5.5秒就可印制一块印制板,年产量可达12万平方米,价值2000万元;旭肖子生产的玻壳设备年产100万套,价值6000万元。这是生产风靡全世界的家用电器所必须的条件,如果没有高效、大批量的生产,就不能稳定质量,降低成本而立足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京华日公司在2002年从日本引进一条STN-LCD生产线设备维护修理情况进行探讨,为进口LCD生产线设备维护修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国营建光机器厂研制并生产的我国第一条“单面PCB自动生产线”,最近获1988年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自动线由29台专用设备联结而成,全长65米,可自控运行年产印制板15万平方米进口板材或10万平方米以上国产板材,年产值1200万元,获利230万元。全线只需10~12名操作工人,是当前单面印制板最理想的自动生产线。具有国外八十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其详细介绍见《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88年第一期。  相似文献   

14.
Ryocera公司将在1995财政年度内投资100亿日元,用以提高LCD产量。这份计划的一部分是在Hayato工厂内附加安装一条超扭曲向列(STN)LCD生产线,使STN LCD的月产量达到10万块10.4英寸屏,其中的8万块为彩色STN LCD屏。这样,该公司彩色STN LCD的生产能力将比现在水平提高8倍。另外,该公司还将提高其Sendal厂彩色滤光片的生产能力,使10.4英寸彩色滤光片的生产能力达到8万块/月。扩大生产能力生产的彩色STN LCD屏的大部分用在该公司的产品上。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日本100条先进生产线”是日本的一份新报告,详细介绍了日本35家公司的85条半导体生产线和15条薄膜晶体管LCD生产线。所述内容除了工场和厂房情况外,还介绍了各条生产线、生产能力、生产技术以及1991年到1994年的投资金额。报告由Int。rCove-rage编写,SemiconductorServices出版。日本的先进生产线@石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子商情》2004,(5):59-59
深圳宝雅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兴围工业村,公司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生活区建筑设施28,750平方米,拥有8条电子产品加工生产线和近千名技术娴熟、技能卓越的员工队伍、强大的研发队伍。  相似文献   

17.
N/A 《现代显示》2012,23(1):44-44
2011年大尺寸TFT—LCD面板价格下降,面板商将下半年产量减少到最低,但2012年新产品准备和供应链库存逐步降低又鼓励了面板商,使其抱持乐观生产策略。根据NPD DisplaySearch大尺寸面板生产策略报告指出,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TFT—LCD玻璃的投产量达到峰值,为4千210万平方米,但第三季度降低到3千650万平方米,第四季度将有望达到3千78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中山嘉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18日,是由香港著名电子集团—港华集团斥资5亿3千万港元兴建的大型国际化、现代化电子工业基地。嘉华集团占地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超过11万平方米,拥有年生产能力高达200万台的彩电生产线10条,年产100万台音响和影碟机生产线10条,年产60万台录像机生产线3条,生产能力和规模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19.
对进口自动曝光机(MA-5501MC)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精度及平时出现的主要故障进行了分析探讨,提供LCD生产线上的自动曝光机设备的使用、调整、维护修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华东电子管厂与日本NEG公司于1985年2月开始进行中速自动玻管生产技术交流,1986年6月赴日考察,正式签订合同。1987年元月初至四月底,生产线经安装、冷调、热调、考核验收,已正式投产。建设一条玻管生产线,从最初谈判到正式生产仅用两年时间。中速自动玻管生产线由两大部分组成: 1.国产设备主要包括工作池以前的一切设备,如玻璃原料配料房设备、玻璃原料传送设备、玻璃原料投入机、池炉、重油燃烧设备、煤气燃烧系统等。在中方提供设备中,还有一部分是日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