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氮厂间歇式煤造气技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氮肥间歇式煤造气技术存在的弊端,介绍适于间歇制气改造的吹风气余热集中回收工艺和上、下行煤气显热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通化县化肥厂造气系统工艺、设备的改造情况:3台造气炉共用1台洗气塔和烟囱,吹风气、下行煤气均经除尘过热器;3台废热锅炉安装在洗气塔的3个箱体上;除尘过热器为无内衬旁路式结构;总废热锅炉为双浮头水管式结构.改造投产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造气系统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的煤气流程、蒸汽流程、空气流程、吹风气潜热回收流程在中、小型氮肥企业技术改造的进展情况;针对各流程的利弊关系,提出了造气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或新建时流程的选择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氮肥厂以煤为原料制气,煤气从造气炉引出后经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输入下一道工序。在洗气箱和洗气塔中煤气夹带的未反应的煤屑、灰分以及煤气中水溶性的杂质均进入洗涤水中,洗气系统出来的造气废水水色浑浊,经污水站曝气、沉降、压滤等物理方法处理后闭路循环使用。循环使用过久,污水站处理后的洗涤水,浊度仍较高,不利于造气系统正常使用。因此,苍须选择一种适合本公司造气污水净化的混凝剂,来降低洗涤水的浊度。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始建于196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合成氨23万t、尿素38万t的中型氮肥企业,气化工艺采用山西白煤及型煤固定床间歇气化。目前氮肥事业部有2套造气系统,17台煤气炉,16开1备,其中1台φ2400煤气炉,14台φ2610煤气炉,2台φ2800煤气炉。自1998年起,我公司开始逐台对煤气炉炉径进行了扩径改造,由φ2260扩至φ2400再扩至φ2610及φ2800。在这几年改造过程中,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及对煤气炉的认识,对原煤气炉结构进行了大量改造,提高了单炉发气量,降低了白煤耗。  相似文献   

6.
在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实施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后,气化送出的煤气压力由原来的0.5 MPa增加为3.7 MPa,有效气成分(CO+H_2)由原来的60%提升至90%。为适应原料气参数的变化,对低温甲醇洗系统进行了配套的优化改造。本次改造充分利用了现有装置,达到了节省投资的目的,同时回收了系统冷量,提高了循环甲醇质量,降低了系统消耗,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7.
王殿全 《中氮肥》1992,(2):43-45
《中氮肥》曾几次刊登部分中氮厂造气车间自动水压阀门使用及结构改进方面的稿件。笔者读后,结合本厂实际使用、改造情况,认为有必要作如下补充,以利进一步完善、提高。一、指示杆(明杆)结构改造我厂造气车间煤气发生炉系统配套自动水压阀门同许多其他中氮厂一样是北京化工机械厂生产的定型产品,除安全挡板阀外均  相似文献   

8.
张法旺  李洪涛 《河南化工》1999,(4):27-27,37
1改造前情况我厂造气工段使用的2台2400造气系统和2台2260造气系统,均为70年代传统的单炉配套老流程,其长时间运行存在一些明显问题:1.1余热回收利用效率低下行煤气余热没有回收,且出废热锅炉的气体温度只能降低到200℃左右,浪费了大量的显热,造气产蒸汽量少。1.2洗涤用冷却水量大入洗气塔的煤气温度大都在200℃以上,大大高于(系统压力状态下不低于露点温度即可入气)要求的温度,使洗气塔冷却水用量大,入气柜煤气温度在45℃左右。1.3系统阻力大我厂使用盲肠除尘器,入废热锅炉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细煤…  相似文献   

9.
洗气箱做为一种常压设备,在造气的生产中具有结构简单,作用突出的特点。在中小氮肥广泛应用。但由于各厂规模的不断改扩建,许多单位逐渐取消了洗气箱,改为单个油压阀控制,从而导致事故频发。我厂自1998年5月造气系统开车、洗气箱投用至今,洗气箱及附属设备也曾多次发生故障,并危害到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现将我厂洗气箱的工作原理、运行状况、改造总结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厂是70年代建成的中型氮肥企业,几经改造,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仍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等问题,加之1990年又建成了尿素装置,使合成氨生产能力与加工能力很不平衡。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多方筹集资金,于1995~1997年对合成氨系统又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设备,引进了新技术、新工艺等。1997年年度大检修后,合成氨日产量达到300t,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实现了预定9.2万t/a合成氨的扩产目标。1技术改造增况1.1造气1序改造造气工序原有3台f3.6m煤气发生炉和2台十3.0m煤气发生炉。1993年我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