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城市污泥堆肥添加猪粪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和调控高温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对于进一步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自主研发的堆肥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考察了城市污泥、猪粪以及城市污泥和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猪粪可有效改善城市污泥堆肥的通气性;夏季堆肥的通气性好于冬季;降低堆体高度可以适当减少CTB调理剂的用量,并改善了堆体的通气性.  相似文献   

2.
污泥自然通风静态堆肥试验研究表明,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引起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交替变化,从而影响对有机质的分解。而污泥堆肥过程有机质的降解主要是在中温阶段完成的,其中中,高温菌群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生活垃圾堆肥化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现阶段发展水平,指明了堆肥化难以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堆肥产品售出率低,针对堆肥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和建议,主要措施为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完善堆肥前的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市政污泥堆肥过程参数变化及腐熟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政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发酵,测定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堆肥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污泥堆肥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和p H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温度对堆肥中真菌、细菌数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采用不同的单一指标对堆肥腐熟度进行评价,并不能得到统一的评价结果;而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p H值、含水率、种子发芽率、表观指数、C/N降解率、堆温50℃的天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污泥堆肥的实际腐熟状况。  相似文献   

5.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和氨气释放的动态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不同鼓风强度、分层堆肥和添加吸湿剂的自动控制堆肥中试,研究了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度、挥发性固体含量、氮素含量和氨气释放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堆肥升温较快的处理中,挥发性固体的降解速度较快,污泥中的氮素容易向氨氮转化,使释放的氨气浓度升高;增大鼓风强度,有利于促进堆肥的升温和腐熟,加速无害化过程,但释放的氨气浓度较高;在保持整个堆体中污泥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分层堆肥可以显著提高堆肥的升温效果并减少氨气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模式和技术环节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堆肥发展的情况和国外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概况,分析了以绿化废弃物作为主要材料进行堆肥化处理的可行性.对绿化废弃物堆肥场建设和堆肥处理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对堆肥过程中的原料处理、C/N比调节,菌种使用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堆肥产品的应用方向,介绍了现代堆肥常用的堆肥机械,比较了不同堆肥机械配备的优劣.建议城市绿地管理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化废弃物循环处理消纳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某面粉厂废弃麦壳、某制药厂废弃黄姜渣为堆肥原料,按1∶3∶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堆肥试验,探讨堆肥过程中污泥物化指标、生物指标及养分的历时变化。结果表明:以城镇污水厂污泥为主要原料,以麦壳和黄姜渣为添加剂,堆肥过程高温阶段维持了12 d,含水率按指数关系递减,蠕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值达到污泥农用的卫生学指标;30 d时堆肥的p H值、有机质及氮、磷、钾满足污泥农用的营养学要求,总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6.15和338.54 g/kg;堆肥中主要重金属为Cu、Zn、Pb、Cr,但其含量远小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的限值。因此,该堆肥产品可以作为农业用有机肥料,并实现了污泥与工业废弃物的同步减量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生物可降解度判定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判定城市生活垃圾(MSW)堆肥化处理的生物降解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意义,然而现有判定指标受垃圾组成不均匀性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针对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对象——生物可降解物质进行研究,测定了接种1%高温菌、小风量连续通风静态好氧堆肥试验过程中生物可降解物质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生物可降解度(BDM)受垃圾组分的影响较小,可较好地反映垃圾生物降解的规律,优于其他从有机成分变化角度判定MSW生物降解稳定性的指标。从动力学的角度,运用Matlab软件分段拟合出了整个堆肥过程中BDM变化曲线的表达式,验证了两段拟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堆肥体中物料的固、液、气三相及其界面的反应和传质过程,从微观动力学角度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堆体内的反应、传质和传热过程,由此揭示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堆肥过程动力学的控制因素,提出污泥堆肥工程优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污泥堆肥处理被认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但其产物的出路是污泥堆肥产业化过程的关键问题。通过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发现污泥堆肥产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具有潜在的肥力;农业利用对污泥堆肥产物具有潜在需求;污泥堆肥处理后,重金属活性降低,有机污染物得到不同程度的降解,达到农用目的。因此,污泥堆肥产物在农业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一、立项背景广州市80%湿污泥当前产量已达2000吨,迫切需要解决城市污泥的出路问题。项目针对城市污泥堆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产学研结合,研发规模化城市污泥好氧堆肥关键技术。针对广州市城市污泥特征,结合南方水热充足与红壤为主的土壤气候条件对城市污泥堆肥产品进行功能升级,研发高附加值园林用肥系列产品,使城市污泥资源化,为破解广州市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污泥处理处置难题,促进城市污泥堆肥处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各类有机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污泥经30 d堆肥后,总有机质、DOC和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分别由469 g/kg、8 234 ms/kg、98.3 g/kg下降至225 g/kg、4 977 mg/kg、70 g/kg;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升高,富里酸含量显著降低;污泥堆肥过程中有机物不断向腐殖化方向转化,污泥中有机质逐渐趋于稳定.污泥堆肥处理有助于提高其土地利用的肥料价值和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3)
针对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关温室气体及氨气释放的基础数据大量缺乏的问题,将污泥和木屑混合进行为期60天的好氧堆肥试验,考察污泥堆肥过程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氨气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气体的释放均主要集中在堆肥的升温期。堆体中的较高的溶解性有机碳的质量比会促进二氧化碳的产生,较差的氧传质情况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甲烷的产生,物料中亚硝态氮的质量比与氧化亚氮释放速率呈正相关。堆肥过程中氨气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堆肥高温期,这归因于高温期的高氨氮高pH值环境会促进污泥中的铵态氮以氨气形式逸出发酵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脱水污泥进行堆肥的生产性试验研究,总结了堆肥过程中温度、通风量、有机成分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方法,对污泥堆肥的水分调节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永红  姜应和  童丹萍 《市政技术》2012,30(2):107-108,124
武汉市陈家冲污泥厂设计处理污泥总量350 t/d,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设计处理污泥量175 t/d。污泥处理工艺为好氧堆肥,堆肥过程的温度、氧气等参数拟采用CTB自动监测堆肥技术控制。介绍了污泥厂的污泥处理工艺方案和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业化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污泥堆肥处理后其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可被农作物利用,促进作物增产,被认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式.但受处理技术水平、人们的认知和可接受程度的限制以及国家政策法规、产品出路等问题的困扰,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业化过程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难题,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以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在模拟雨水、酸雨淋溶条件下重金属迁移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堆肥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化处理使重金属的不稳定形态含量降低,原污泥在酸雨淋溶下重金属已经迁移到约16厘米深的土柱中,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淋出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仅有少量污泥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向土柱深层迁移。迁移量及深度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原污泥。实验及理论分析均证明了堆肥化处理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使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飞速发展,养护管理中产生的剪枝、间伐材等园林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园林垃圾的简单处理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其必然趋势.通过以园林垃圾为主要原料,研究高温好氧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堆肥对几种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TB自动控制污泥好氧发酵工艺工程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秦皇岛市某污泥处理厂采用CTB自动控制污泥堆肥工艺,发酵过程采用温度、氧气联合反馈控制,实现了堆肥发酵的自动化。该工程对脱水污泥的处理规模为200t/d,堆肥周期为20d,堆肥结束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40%左右。堆肥成品可作为有机肥原料或用于园林绿化、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及盆栽基质等。该工艺具有升温快、脱水迅速、无害化彻底、臭味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污水厂污泥中富集了多种来源的有机污染物,若不进行有效处置,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污泥堆肥是降解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堆肥后有机污染物过度残留也限制了堆肥产品的后续土地利用。以多环芳烃(PAHs)、邻苯二甲酸酯(PAEs)、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RG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为对象,综述了其在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降解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堆肥产物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以期为污泥的土地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