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某型高压共轨喷油嘴针阀体开裂问题进行了失效分析,通过有限元结构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及显微硬度检测等多方面研究,指出针阀体是在较高的压力波动疲劳载荷条件下,显微裂纹从进油道与中孔之间下部尖角处起始并快速扩展导致沿晶疲劳开裂,针阀体渗碳层显微硬度过高是开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满足160 MPa共轨系统针阀体的工艺技术要求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柴油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以其特有的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研究。高压共轨系统的共轨压力分布情况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数值计算过程中着重分析了共轨系统结构、尺寸等对共轨内压力场分布的影响,针对共轨管道内的压力分布问题,运用三维分析软件Fluent,对共轨管道内的高压燃油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将几种结构设计方案和不同边界条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明确了可显著减少压力分布不均的共轨结构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高压共轨系统中,喷油器作为整个燃油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对燃油系统的喷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压共轨喷油器结构参数的仿真研究,可以了解喷油器结构参数对燃油喷射过程的影响,为共轨喷油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高压共轨喷油器控制腔的进、回油量孔和针阀升程各参数对喷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精密零件内孔的去毛刺、抛光问题是劳动力最为集中而又最难控制的部分,也是精密零件生产全自动化中难以克服的障碍。通过磨料射流技术在喷油嘴喷孔和喷油器体高压油道的加工实践,历时两年,研制成功了一种基于电磁阀控制加压与供料及双料罐循环使用的磨料浆体射流多工位加工机床,可广泛应用于内燃机曲轴冷却油道、工程机械液压回路、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中油泵壳体的高低压油路、喷油器体的高压油道、喷油嘴的喷孔、共轨系统中共轨管高压腔及接头回路、单体电体泵头高压油腔、电磁阀油孔的光整加工,开创了磨料射流技术去内孔毛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密零件内孔的去毛刺、抛光问题是劳动力最为集中而又最难控制的部分,也是精密零件生产全自动化中难以克服的障碍。通过磨料射流技术在喷油嘴喷孔和喷油器体高压油道的加工实践,历时两年,研制成功了一种基于电磁阀控制加压与供料及双料罐循环使用的磨料浆体射流多工位加工机床,可广泛应用于内燃机曲轴冷却油道、工程机械液压回路、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中油泵壳体的高低压油路、喷油器体的高压油道、喷油嘴的喷孔、共轨系统中共轨管高压腔及接头回路、单体电体泵头高压油腔、电磁阀油孔的光整加工,开创了磨料射流技术去内孔毛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一款经济实用且能够可靠提供高压共轨供油泵所需进油压力的输油泵必不可少。介绍了一种应用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上的摆线转子输油泵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达到该指标所做的工艺改进和设计结构的调整。通过输油泵的性能试验,来达到在高压共轨供油泵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泵控制阀的轨压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共轨压力(轨压)波动,在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吸油行程控制方式以及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了适应于吸油行程控制方式的泵控制阀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仿真软件,从物理模型出发建立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控制方式,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起相应的模糊-PID控制模块;最后运用燃油系统仿真软件与Matlab/Simulink的接口,建立6缸柴油机轨压实时控制系统.输入仿真参数、运行模型,模拟了共轨管内的燃油压力.结果表明:所制定的吸油行程控制方式以及模糊-PID 控制策略能使轨压在各种转速及设定压力下稳定在设定值3%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石磊  董晓露  王作群  郭鑫  刘帅帅 《柴油机》2020,42(6):18-22, 28
针对某型船用高速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轨-器连接高压油管压力波动大的现象,利用AMESim液力仿真平台搭建共轨系统模型,开展压力波动峰值影响因素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压力波动峰值的结构改进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共轨管出口设置阻尼孔并优化油管内径,可有效降低轨-器油管压力波动峰值。  相似文献   

9.
在油泵试验台架上开展喷油为主动量诱导的高压压力波动特征的试验研究,分析靠近嘴端的高压油管内以及高压油轨的轨压传感器处压力波动规律。研究表明: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引起的压力波不受油泵引起的压力波影响;喷油引起的嘴端压力波动比轨端要显著;嘴端压力波呈现明显的波动衰减,其压力波的频率与燃油属性有关,波动的最大振幅主要与喷射压力、喷孔大小有关;高压油轨处的压力波动特征不明显,单次喷油引起的轨压下降总量不仅与喷射压力、喷孔大小有关,还与喷射脉宽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压力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华 《柴油机》2006,28(6):5-7,14
建立了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共轨管各出油口燃油压力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共轨管出油口燃油压力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进油与出油间的相位关系、喷油量大小以及轨管容积有关,共轨管总成上压力传感器数值并不能精确反映各出油口上的实际油压。  相似文献   

11.
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高压容积的仿真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容积的大小是影响共轨压力波动以及系统压力建立过程的重要因素。应用HYDSIM软件建立了某型高压共轨系统模型,研究了高压容积对系统压力波动以及系统压力建立过程的影响,并提出共轨系统高压容积的优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共轨系统供油泵性能合格与否是其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共轨系统供油泵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压力、流量、不均匀度等。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压力的调节贯彻始终,因此共轨系统供油泵性能试验台关键在于压力的控制,对参与压力控制的高压调节阀进行了研究、试验,同时制定了阀座锥面涂层的返修工艺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CA4DF3R-13发动机上采用自主开发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保持发动机结构参数、进排气道参数、燃烧室参数不作变动,并在缸内压力不高于限值条件下,通过对增压系统、喷油嘴参数及喷射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完成了柴油机工作区域内控制参数的标定。优化后该机型达到国Ⅲ排放指标要求,各点比油耗、烟度与匹配进口共轨系统的原机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共轨压力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及其共轨压力调节原理,制定高压共轨系统共轨压力控制策略,编写共轨压力闭环控制程序并开展共轨系统平台试验,验证了共轨压力闭环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5.
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共轨管设计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中共轨内压力的动态波动会直接影响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规律,而共轨管是压力波动的重要因素。运用AVL公司的HYDSIM软件建立了高压共轨喷射系统模型,以稳定共轨管内的压力和满足系统启动为出发点,进行了共轨管的匹配设计,分析和计算了高压共轨管的容积、共轨管长度和内径,以及根据系统需求,对共轨管的外径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6.
以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分析,建立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获得了转速、轨压初始值和油门开度对燃油轨压力、单缸循环喷油量、喷嘴压力和燃油轨压力波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射压力和单缸循环喷油量随油门开度的增大而增大;喷射压力和单缸循环喷油量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喷射压力和单缸循环喷油量随轨压初始值的增大而增大;燃油轨压力波动量随轨压初始值的增大而减少。研究结果可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大功率柴油机的需求,进一步控制系统内的压力波动,减小共轨喷油器内压力波动对系统轨道压力的影响,对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蓄压腔进油通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三维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喷油器蓄压腔进油通道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不同凸边长度的进油通道及不同节流孔的进油通道流场计算,发现蓄压腔进油通道加凸边的设计结构,当凸边结构小于3mm时,可以实现不影响喷油量的同时,降低共轨系统内的压力波动.  相似文献   

18.
高压共轨系统压力采样及其故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高压共轨系统压力调节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轨压采样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定时及定相位采样技术的优缺点,并研究定时及定相位采样对压力控制的影响。研究压力控制的各种故障模式,并分析故障源及判断方法,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故障模式应急处理技术,从而为高压共轨系统市场化奠定基础,最后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9.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在高压共轨ECU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dSPACE实时仿真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并利用该系统开发高压共轨ECU,在油泵试验台上实现了对共轨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极大地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断裂力学原理,采用三维力学模型实验和新兴的焦散线法,对8NVD48A-2U型柴油机曲轴的三维应力状态、断裂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和实验研究,以预报曲轴安全可靠性和寿命,为船舶检验周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并提出曲轴表面裂纹几何因子的表达方法和曲轴裂纹扩展速率的表达式,对Paris经验公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