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1月18日至23日,我国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全国范围的霸王级寒潮天气过程,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在MICAPS软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等多方面诊断分析。来自极地的冷空气,配合高空冷涡和地面气旋共同作用是此次寒潮过程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MICAPS资料,对2011年1月10日-16日呼伦贝尔地区出现的长时间极寒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极涡长时间稳定维持,不断分裂出冷空气南下,乌拉尔山高脊发展引导冷空气南下东移与贝加尔湖附近冷空气合并加强。此次过程低层冷平流较强,同时地面辐射降温进一步促使近地面温度下降,这对今后发生类似极寒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19年8月25日至8月26日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场背景、各项大气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过程期间西藏阿里地区处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西侧,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着副高边缘冲上西藏高原,北侧新疆地区有西风浅槽存在,引导北部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阿里中部交汇,造成此次极端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1°*1°每6小时一次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初夏首都机场一场雷雨过程进行分析,意在探究造成此次雷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天气过程易发生在槽前暖区内,前期来自海上的偏东气流为雷暴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高层槽携带冷空气东移南下,冲击不稳定层结使对流发展,为大范围雷暴发生提供动力抬升条件。强降水过后地面气温明显降低,虽然整层仍处南风当中,但无新的冷空气补充,抬升条件减弱,不稳定能量减小。由此判断后续以阵雨降水可能性更大,雷雨几率减小。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实时探测资料和模式预报产品对2018年4月18日午后到夜间石河子垦区大风降水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欧洲细网格产品和GRAPES-MESO中尺度模式在本次天气中的表现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次大风过程是在中亚地区突然长脊,西西伯利亚小槽快速东移南下并受到北方冷空气补充,冷空气沿西北路径南下爆发造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探空资料、南宁机场天气雷达等,对此次大面积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并总结航空气象服务的保障经验,为今后的工作不断地积累宝贵经验。结论如下: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南宁管制区与南宁机场出现大面积强对流云带,高空槽和西南涡的东移是其过程大气抬升触发机制,空中急流提供水汽条件;探空曲线各指数表明层结不稳定,易于发生较强的对流运动;探空曲线图表明中高层有冷空气入侵造成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其于上干下湿的层结易造成对流运动的发生;天气雷达图中的弓形回波及阵锋风的存在也极易预报飑线大风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天气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分析2014年2月16日湛江机场一次大雾天气的演变过程,揭示此次大雾过程的形成、维持及消散机制。通过对比湛江机场历史经验,分析认为这是一次蒸发雾过程,前期低温降水是此次大雾过程的触发机制,充足的低空水汽输送为其长时间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其好转的主要原因是地面增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MICAPS3.1软件系统、多普勒雷达回波以及常规物理量要素等资料对2016年4月17日~18日寻乌县暴雨过程进行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空短波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低层切变南侧的西南暖湿急流在赣南上空附近剧烈交汇,且暖湿气流携带源源不断的水汽补充,降水云团自西向东不断移进我县,造成我县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地面探测资料、探空资料、水汽条件等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11月27日贵阳市一次辐射大雾过程的环流背景、天气要素、物理量等进行分析,揭示了辐射大雾从形成到消散的全部过程。结果表明:在水汽条件充足的条件下,中高层暖性高压脊、地面弱气压场及稳定层结结构可以为辐射雾提供良好的环流背景;地面辐射冷却效应对辐射雾有重要触发作用,辐射雾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气温日较差,形成至消散阶段因水汽释放潜热具有冷却作用,温度较低极易出现霜。  相似文献   

10.
2008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在10月25日开幕,主题是"时尚、品质、绿色".已经是深秋,但不是秋高气爽,天气不太好,刚刚一股冷空气南下,空气阴冷,天空灰蒙蒙的,还飘着毛毛雨,很多人打着伞,有些人还穿着雨披.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风云2E气象卫星资料,对西藏西南部的四次灾害性暴雪天气环流做了对比分析,着重结合卫星反演资料,对TBB、OLR、云导风和降水估计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描述,以探索卫星反演资料在西藏暴雪天气过程中的指示意义,为更好地预报暴雪天气寻找有利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2020年5月30日及2020年6月1日,首都机场发生的两次高空槽雷雨过程,综合天气形势诊断、临近保障和决策服务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复盘和对比分析,总结出此类雷雨天气过程的航空气象服务保障经验。结论如下:当高空槽东侧有较强的高环流时,高空槽尺度大,槽前有深厚的暖平流和湿平流,槽前暖区中不稳定能量充足,在槽临近前可提前激发出雷雨,使雷雨跳跃性传播;高空槽后倾,高层槽滞后于低层槽,高空槽过境时间长,可出现多段雷雨,降水量较大。当高空槽垂直分布时,各层槽过境时间相近,槽区窄,过境快,槽后冷空气入侵快,雷暴较强,降水较少。  相似文献   

13.
2018年03月30日下午至31日早晨,浦东机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由于低云天气持续时间比较长,对浦东机场航班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此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文章将从天气形势分析、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服务保障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发生在2005年7月15日至16日的一次伴随有明显降水的少动型高原涡过程,利用高时空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降水观测资料,对此次少动型高原涡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动力结构、热力结构和降水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高原涡初生、成熟和消亡阶段结构特征的演变.得出此次高原涡生命史为12 h,是不发展型或源地型高原涡,没有发生东移.在物理量上,各物理量都有相对应的上升和下沉区,可以较好地印证高原涡过程结构的演变,为预报降水、移动轨迹和是否继续发展提供依据.降水落区与低涡移动路径对应,降水强度不大,24 h降水量达到30 mm,为大雨.最大降水时段在16日0~6时,随着降水结束低涡消亡.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2013年2月3日15时16分至17时12分,在江苏沿淮地区出现雷暴天气过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雷达等资料,通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冬季雷暴天气成因,探讨冬季雷暴天气的预报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对流发生在深厚的天气尺度上升区中(上升运动伸展到300hPa附近).而且对流层低层环境大气的绝对湿度较大。对流层上部的强辐散叠置在低层辐合区上空,有利于上升运动加强并向高层发展。500和850hDa温差以及低层有明显逆温层存在,大气具有上干冷下暖湿结构特征,表明大气层结不稳定。同时雷达图带状回波形成并始终维持较大的强度和气旋式切变存在,对雷雨大风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盐场地区发生的一次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环境场条件、动力机制、水汽供应等方面探讨了江苏海盐产区强降水形成的条件及原因,总结了对类似天气作预报时应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车正浩  冀昭元 《轻工设计》2014,(32):299-299
文章对2012年6月7日牡丹江市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降水主要发生时段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此次短时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与低空急流迅速加强和向东北方向扩展相对应。短时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有18m·s-1的低空急流中心上传到3km左右的低空,在超低空有着12m·s-1超低空最大风带向东北方向延伸。低空急流到达牡丹江后,出现降水滞后1-2小时现象。短时强对流天气发生时牡丹江地区700-850hpa上空形成了明显的风速辐合带,并从上层冷堆中不断向低层输送着冷空气,有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并触发了短时强对流天气。在通过雷达回波发现,降水最强盛时,回波顶达到了10km以上形成了云帧,回波强度达到55dB在以上,并且结构密实,边界比较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我市明显降雨过程较少,总体降雨量比出现百年一遇重大干旱的2010年同期还少,干旱形势仍非常严峻。2011年6月27日22时-28日06时个旧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8小时内市区降雨量达59.5毫米,乡镇也出现了大到暴雨,此次降雨过程是今年全市日降雨量最大、降雨范围最广的一天。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雨量站资料、FY-2E卫星云图等资料对干旱年份内出现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全市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主要是孟湾低压对流单体云系东移和700hpa云南南部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不稳定能量和充足的水汽条件也为这次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8年5月6日上午11时至7日凌晨6时,受阿拉山口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影响,肆虐的11级狂风卷着沙尘在12级风力下持续达1小时,袭击了地处风口前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九十团。这次大风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达19小时,造成九十团棉花地膜、滴灌带被大风刮飞、大树被刮断,刚出的棉苗被刮死。据统计,该团3 700 hm~2(5.55万亩)棉花受灾,成灾面积1 318.67hm~2(1.978万亩)。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北京首都机场发生的一次夏季冷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此次过程由冷涡持续性活动引起,是一次冷涡副冷锋型雷雨。文中通过对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的应用,及时有效判断冷涡雷雨的起始、结束时间及强度的变化,有效提高临近预报精度。从而由气象服务角度协助空管应对和缓解由雷雨天气引起的航班延误,对提高生产运行效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