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京城市建设始终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风向标。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在六朝时期的梁朝,南京已经被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明朝永乐年间。南京又被建造成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现代史上的民国,根据美国规划师墨菲的构想(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原因耽误的话),南京完全能发展成为与华盛顿并驾齐驱的世界大都会。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个文明古都,一个现代都市中仅存的一个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创新,全国关注不为过,全球关注亦不为过。  相似文献   

2.
<正>前言"生菜屋生活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与"共享社区发展中心"合作创建。这里既是可持续生活的科普教育场所,也是环保设施的实验与测试空间。项目组利用6个20英尺的集装箱模块房,在北京顺义郊区构建出布局合理、空间错落有致的模块化住宅,将绿色、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从而带动更多人关注、理解并参与到可持续生活的实践中。该项目尝试从集装箱房屋建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前门外粮食店街,临街有一家店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这就是六必居酱园。六必居的故事已经念叨了很多年:“六必居”创建于明代,金字大匾为严嵩题字,六必居曾经是酒作坊……如今,笔者将史料记载与考据研究相结合,重新回顾六必居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人心目中的闸北是什么样?可能并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清楚的。闸北得名是因为它地处吴淞江(苏州河)的老闸和新闸以北,由此,既直接、又上口的闸北便叫开了。可是,闸北好像从来没有和富裕二字沾上过边,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即使同时听到苏州河上货轮的汽笛声,一河之隔的静安和闸北也好像两个世界似的。解放前它是上海滩最大的"滚地龙"(棚户区)之一,上海人眼里的一穷二白"赤膊区"(闸北区的谐音)。不过,有人的地方难免要发生火灾,然查遍资料,即使是抗战胜利后,上海的救火会实现了统一,旧上海警察局下设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母亲花,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康乃馨,而萱草,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还只停留在可食用的黄花菜的印象,对于它的前世——曾经是中国的母亲花的深远内涵似乎略显陌生。其实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与丰富深厚的文化象征来看,萱草始终与母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母亲花。母亲花的渊源萱草又名谖草、忘忧、宜男等,在中国历代文学诗歌中将萱草意象为一种能使  相似文献   

6.
这些铁路从勘测、设计、修建再到管理,汇集了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原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设计局西南设计分局,成立于1952年9月)、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二局集团公司(原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成都铁路局(成立于1952年7月1日)等单位组成的百万大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言 《建造师》2005,(3S):80-80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出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出和教学实践的延伸,“远程教育”这一词更为人们所关注,因为远程教育功不可没。不论在国外或国内先行的实践,诸多案例已证明它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如究其“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知可能不多。有幸与资深学谈起有关“远程教育”话题时,他介绍的相关内容使我们大饱耳福,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媒体上集中报道了绿色建材下乡和绿色建材进万家,恰巧我刚装修了房子,也与绿色建材打了回交道。联想起20多年前,我也曾不遗余力地研究并宣传过绿色建材,抚今追昔,忍不住想说说绿色建材的前世今生。绿色建材缘起“禁毒”绿色建材的概念见诸报端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时候,多彩涂料和人造板材通过装修渠道进入千家万户,造成严重的甲醛污染,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出“装修污染引发白血病”等等骇人听闻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叠加的一层层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为斗拱。斗拱鲜明的秩序感与空间感能给人以无以伦比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当然,我们今天所见,多是定型于明清时期的斗拱。其实,最原始的斗拱并非如此,而是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总带着点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它既有挡风御寒,遮蔽隐私之用,又不至于门禁森严,拒人于千里之外,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含蓄与内敛。  相似文献   

11.
正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等数道工艺秘制而成的,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电绝缘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其单丝的直径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  相似文献   

12.
正宅男如我,在没有孩子之前,以为公园只是谈情说爱的地方,这大抵是我对公园最初的印象,因为电影中就是这么演的。比如2011年上映的日本影片《东京公园》,讲述了几段奇怪爱情的修复。再如2008年上映的国产影片《公园》,老一辈执着于时髦的公园相亲,希望给子女找到归宿。其实,我们生活的城市又何尝不是一个大公园,人们在这里找到一生的归宿,然后欣然前行。  相似文献   

13.
康复景观的健康效益已得到充分论证并被广泛认可,其起源与演进过程与医院发展密不可分。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人文思潮、医学理念与认知等驱动因素,梳理了英国医院康复景观的发展历程,归纳出其起伏演进的四个发展周期,总结了各时期的发展规律。表明,英国医院康复景观的疗愈健康理念由单维转向多维,受众人群类型由泛化到特定群体,再到精细划分;景观要素总体上从“有形传统景观要素”向“无形物理环境要素”拓展,并触发了感知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疗愈行为方式呈现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自个体向群体的扩展态势。旨在为“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医院康复景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荔  苏涛  邓军 《云南建筑》2021,(2):91-93
通过对高宽比的前世今生的介绍,整理各标准、规程中对高宽比限值的不同要求、计算方法,结合工程经验,提出对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可采取的加强措施,保证结构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30)
<正>近年来,3D立体斑马线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辨识度高,不仅行人看清,还有提醒司机减速慢行的功效,警示作用明显。那你知道斑马线最初是干什么用的吗?每次走到十字路口,我们都会看到一条条用白色涂料所绘制的线条,这些白色的人行横道线是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的路线,也是我们过马路时的安全保障,所以请一定要走人行横道线。谁都想先走  相似文献   

16.
史文娟 《建筑师》2018,(5):98-106
芥子园相关文字,既不同于大量留存于世的访客或园主之园记,也不同于计成相对专业的《园冶》,而是夹杂着经济考量与现况妥协、具体生活需求进而诉诸技术操作、自我欣赏玩味进而建构审美观念的独特文本。借由考察芥子园相关文本,略窥芥子园的物质空间构成,并透过李渔极具个人色彩的造园实践接近其园居生活,通过分析这一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的造园理论,思考当下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鬼城”。从建筑、规划设计的角度看,“鬼城”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建筑设计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应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建设宜居之城,避免造成更多的“鬼城”。  相似文献   

18.
有"华北第一宅"美誉的石家大院建于1875年,它座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千年古镇杨柳青大运河畔,是清代(1644-1911年)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的旧宅,占地6千多平方米,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大院由四套大合院组成,其建筑结构独特,规模宏大,建造精巧,砖木石雕精美。早在1987年6月,西青区人民政府就将"尊美堂"宅第列为区级文物(俗称石家大院)加以保护,并出资修复。1992年,石家大院作为"杨柳青博物馆"对外开放,晋升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石家大院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如今,石家大院已成为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人文景观,是迄今为止华北地区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宅建筑之一,无愧于有"天津第一家"和"华北第一宅"之称。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的核心区域,外滩源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头。出于对这片非常重要的城市文化环境资产的保护起见,洛克·外滩源保护性开发项目旨在对外滩源"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项目东起圆明园路33号公园,西至虎丘路,北临南苏州路,南至北京东路,坐落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作为西方文化融入上海的源头区域,洛克·外滩源除了11栋历史保护建筑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47)
你或许看过不少圣诞老人,印象中圣诞老人白白胖胖,穿着红色衣服,一把白色的胡子然而圣诞老人最初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你知道圣诞老人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