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晔霞 《中外建筑》2021,(6):114-119
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对全域全要素作出规划安排,以往的风景区内村庄规划大多仅仅围绕风景旅游展开.本文以宜宾市"两海"示范区①内村庄为研究对象,提出风景区内村庄规划应根据村庄发展条件综合分析,客观判断其职能定位与规划路径,基于风景区分级保护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及管控,并对村庄管理机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文章通过"形法文荫"的方法发现传统乡村的价值,规划以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下红岩村为例,从总体布局、村落更新、传统延续、场地特色、文化发掘等五个方面探讨传统乡村价值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试图构建山水桃源的整体意向,实现新时代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刘滨谊  宋婷 《规划师》2004,20(6):35-37
产业化是风景名胜区现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四川鸡冠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别从旅游策划、土地利用和管理经营的角度出发,分析市场与资源之间相互协调制约的关系,探索市场和资源对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彭佳迪 《四川建筑》2021,41(2):36-38
文章通过河南省安阳市大王寨村乡村振兴规划的实践,从大王寨村的现状出发,对村庄的振兴发展策略、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研究,合理划定了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旨在为现代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沈艳 《建筑与文化》2021,(9):193-194
从建设规划背景出发,对洞桥镇大溪村在"五美"乡村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特征下进行高度概括和深度发掘,从而确定乡村建设规划的发展模式和形象策划.再以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开展创新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并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设规划方案.最后基于项目探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键点,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优秀经验和样板.  相似文献   

6.
浅析旅游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以漳浦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漳浦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分析旅游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关系,通过对两者在规划性质、规划理念、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和执行的主要规划规范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在规划的作用、基础资料的调查内容和规划编制做法上存在的共同点的比较和阐述,提出在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各景区的性质采取的相应措施和解决问题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快速步入休闲时代之时,荟萃着自然风光之美与历史人文之胜的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面临着城镇化、全球化的巨大挑战.着眼于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以风景名胜资源与当地居民的生存竞争为切入点,剖析了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困境根源.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居和谐的视角反思了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规划理念的价值取向、规划蓝图的原则依据、规划实施的补偿机制及福利保障,探寻生态和谐、人文和谐、经济和谐的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8.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安吉县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本文通过对安吉县的实地调研,研究分析了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总结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明晰了县域层面推进美丽乡村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陶一舟  严国泰 《华中建筑》2012,30(6):133-13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其实质是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这一棘手的问题,规划师不应该回避问题,一味地抱怨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因此该文以安徽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研究在现有管理体制、规划制度下,如何更好地解决风景名胜区城市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文章结合庐江县冶父山镇魏岗村的规划建设,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建筑面貌等方面进行整治和改造,优化村庄布局,充分挖掘村庄用地潜力,构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1.
张铱格 《居业》2021,(2):55-56
到2020年乡村振兴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实地踏勘调研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庆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同时提出了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规划应需更切合农村实际、公民的权利差距明显、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心村"等普遍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打造独具惠安特色生态文明展示面,通过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在组织制度保障、专业技术指导和建设成效方面进行总结,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振兴的要义,形成可供借鉴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理念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为核心,对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分析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其次归纳了生态文明理念下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策略;最后以厦门东坪山片区为例,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包括生态保护筑根本、景城多维融合、景村共享共荣等,以期实现生态公正、人与自然有机协调、增进居民福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筑行业中BIM的应用情况,结合规划本身的需求和特点,将BIM应用于风景名胜区规划业务内容之中,以风景区规划范围的科学决策为实践的切入点和重点,探讨其应用方法和发展前景.通过初步构建风景名胜区规划数据库,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地形地貌、地表覆被、人文因子等各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综合、叠加,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议,为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划定和用地适宜性分区划定提供依据,从科学技术角度支撑风景名胜区规划,提高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实施旅游扶贫开发战略,对于自然生存条件差的山区、库区的扶贫开发是一条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旅游扶贫开放 的历史机遇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业开发奠定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据专家预测21世纪初期,旅游业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如今,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都渴望回到大自然那秀丽、雄美温馨、宁静、充满野趣的怀抱中;同  相似文献   

16.
以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城市的区位关系为切入点,并以江苏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阐述了在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如何提高揭示问题的针对性、规划策略的有效性与空间布局的前瞻性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需要协调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确保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可行性的必要条件,并期望以此为出发点的规划策略能为我国其它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小城镇发展的热潮,国家对风景资源保护的力度也日益加大,与风景名胜区相邻相融、关系密切的小城镇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犹豫、徘徊,难以抉择。根据这类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小城镇为例,提出了这类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制定小城镇经济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协调的“双赢”策略;实现小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等。  相似文献   

18.
祝笋  付皓 《华中建筑》2020,38(6):68-7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美丽乡村规划时期,乡村建设成为关系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一。作为农村生活的重要场所,村庄居住环境不仅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它的建成成果也能反映出时代的新需求。该文基于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研究视角,将鄂西北地区中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规划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乡村战略选择,以探讨山地村庄居住环境的适宜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9.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风景名胜区而言重要的是资源保护,对农村来说迫切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合理利用而又不破坏风景名胜区宝贵资源的前提下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北京市风景区内3个不同状况村庄的建设,提出了几种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发展政策的快速发展,促使经济、社会等多样要素聚集,加速了乡村边缘化,造成乡村人居问题不断出现.在乡村振兴时期,各地的先行先试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探索人居环境建设路径、总结经验,寄希望于发挥其极核作用并带动其他乡村的发展.文章从人居环境理论出发,进一步聚焦乡村载体,从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着手,梳理现阶段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及社会文化空间4个方面提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化策略,并以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官渡村为例进行实证探索,以期为乡村地区的功能转型、空间活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