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快速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以兰州为代表的大型带形城市显现出严峻的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极度紧张;交通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市政设施效率低等方面。研究基于大型带形城市的突出城市问题,以兰州市为研究落脚点,结合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机遇,探讨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对解决此类型城市的城市问题的作用,宏观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策略,其中,以可持续性、集约化为基本原则,重点从调整城市功能角度研究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1)选择可持续的模式,有节制的开发地下空间资源;2)结合整体功能布局,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3)城市功能空间地下化。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是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不合理,提高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效率的有效解决途径。将地铁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进行结合,无疑是今后市政规划所要衡量的重点要素。北京市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利用与城市架空线路入地工程进行结合,将为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快速发展,但综合管廊与其他类型地下空间的分离导致城市发展遭遇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必须将综合管廊纳入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一体化设计和建设。通过案例研究和资料总结,以建筑设计的视角,研究综合管廊与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包括综合管廊+地下车道、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车道4种,探讨其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以及与点状、线状、围合式、商业街式4种类型建筑综合体地下空间的3D接口模型。该论文的研究在原有“建筑-城市一体化、建筑-交通一体化”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城市市政一体化理论,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了管廊与城市地下空间接口的多种模式,对城市空间立体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合管廊技术的引入为城市构建了全新的市政供给系统,可高效统筹市政管线。发展地下管廊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综合管廊规划成为当务之急。结合通辽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实践,构建"一体化"市政管线规划编制模式。研究以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为核心,有机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城市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优化与综合管廊建设,构建覆盖通辽市的骨架化、网络化和层次化综合管廊系统。  相似文献   

5.
刘金燕 《城市住宅》2021,28(5):89-90
广场能给人们提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公共场所,可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的客厅",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室外休闲空间.20世纪末以来,我国以商业和交通为功能的城市中心区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曾一度掀起高潮,其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对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经典的城市广场地下空间案例,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出科学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城市开发活动,日本是世界上几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早和比较成系统的国家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史、日本关于地下空间利用的功能划分类别以及几个典型城市和案例的介绍,内容涉及地下交通、市政设施、公共建筑等方面,对了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由粗放式扩张逐步进入精细化完善的新阶段,开发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功能的补充,更加集约的城市空间资源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如何切合城市发展需求、解决各类城市问题与矛盾、强化空间利用效益以及完善地上地下功能联系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开发的重点课题。文章通过扬州市广陵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实例,针对城市重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提出以"立体开发、网络复合"为主导策略的编制思路,对地下空间利用的网络化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上合广场为例,聚焦“防洪减灾”“技术创新”“韧性低碳”“数字智能”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围绕城市公共地下空间韧性设计中防火、防淹(内涝)、防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韧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为构建韧性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推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的市政工程规划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现有城市核心区的市政工程规划存在着空间要素融合不足、地下空间水安全考虑不周、厌恶设施落地难和新型技术应用不够等问题。国外类似先进城市案例分析表明,高质量、可持续的市政基础设施具有低碳绿色与智慧升级的内涵特征。针对既有问题和特征,基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市政工程详细规划实践,研究了系统城市安全观下,地下地上协同考虑的水安全保障系统和多源、多元分布式的供应安全保障系统;在低碳绿色发展内涵引导下,构建了大海绵格局生态系统可持续、以及可持续的能源和供水系统建设;以及以无人物流配送系统、气动垃圾系统为代表的高品质的生活服务新技术;在共享共建模式下布局的市政场站和综合管廊,实现协同融合的建设模式。城市核心区新型市政系统的规划研究,对进一步探索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新型市政系统建设模式和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为主要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对山地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相应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健 《山西建筑》2008,34(2):42-43
介绍了地下空间的涵义及地下空间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地下空间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借鉴,对欧洲、北美和日本地下空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促进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目前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管线切改问题,分析了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等给市政建设造成的一方面是“拉链式”的重复开挖,带来的日益明显的危害;一方面对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重重困难。探讨了在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如何摆脱传统陈旧的建设模式,利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正逐步提高,而城市空间也不断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现代城市的兴起的一种新空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重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城市空间正义"的观点出发,以城市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进行探讨,并以常州市为例,提出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的构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基于物探数据驱动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BIM建模技术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建模数据规则;基于上述数据规则,设计并创建了一整套带参数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族库,可实现对族的大小、方向及空间位置的调整控制;基于Autodesk Revit平台,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BIM建模软件,集成了基于物探数据驱动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三维模型精细化快速建模、三维动态显示、地下管线及构筑物与拟施工结构的碰撞检测等功能;形成了标准化的建模流程,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从前期物探、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管控,可有效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沈阳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如何通过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创新,推动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导向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廖康君  谢俊燕 《居业》2022,(2):195-19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立体化、多样化,从而衍生出地下综合体,将城市市政、交通、娱乐、商业等功能系统地连接在一起.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发展现状,针对规划体系、投融资模式和开发地区三方面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地下综合体规划与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分层规划研究>课题历时2年,参与的专家学者涉及城市管理、规划设计、交通、市政、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等方方面面.该研究在调查、分析了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中心城为主要研究范围,兼顾新城,提出了上海市地下空间平面和竖向布局设想,并对应于城市的不同功能区提出了开发模式和策略.文章主要论述了课题在地下空间城市规划方面有突破贡献的地下空间需求预测创新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期为规划编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青岛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对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青岛市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构筑了青岛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体系,对青岛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对地下交通、地下公共空间、地下市政设施、地下防空防灾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布局,并提出了青岛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施实机制和保障措施,从而推进青岛市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的发展,分析了开发地下空间的必然性,阐明了上海的地下空间应采用以解决交通为主线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