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9年6月20—21日,“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会议由中国科协支持,中国科普研究所、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2.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是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项重要目标之一。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今年2月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三个《纲要》全面明确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实施《纲要》无疑是一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工程。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田德录  方衍 《科普研究》2008,3(3):18-23
本文基于监测评估理论,构建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盗测译估理论框架,可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及相关科普工作的监测评估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制定具体的监测评估指标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宏斌 《科普研究》2021,16(4):37-43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是未来15年中国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对科学素质建设的成绩、问题、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判,对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进行了总体谋划和设计,对"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策划和布局,并对组织、机制和条件等保障做出了安排.文件中开篇段、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等是核心内容,每句、每段文字表述都有大量前期研究支撑和基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7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典型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超  何薇  高宏斌 《科普研究》2008,3(6):59-64
本文通过借鉴历次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经验,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这一重点人群设计问卷,进行科学素质状况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水平及特点,认识到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的重要意义,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定成 《科普研究》2021,16(4):18-24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按照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顺序赋予四者不同的位置,并把公民的基本科学能力表达为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此界定科学素质的新内涵.它设定未来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15年达到25%,为达此目标,增加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调整了两个重点人群的范围,修改了两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的内容,提出提升科普供给效能的5项措施.《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切实可行,但在判定实施效果上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8.
张超  何薇  李秀菊 《科普研究》2009,4(5):40-44
关于公民科学素质的研究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无论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为代表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还是对科学素质内涵等理论上的探索,都促进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总结了科学素质研究在我国的一些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今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研究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汤书昆 《科普研究》2021,16(4):14-17,30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根据当前中国发展语境和2035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定位,提出并系统布局了"全民科学素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这一核心命题,其要义包括:"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起点、新方向;"科技必须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更平衡、更充分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精神,中国人民作为整体的科学素质建设全球示范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11.
佟贺丰 《科普研究》2009,4(6):49-52
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外科技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并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我国科技馆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对我国的科技馆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利益的复杂性与根本性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中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得以初步建立,并初步形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徐善衍 《科普研究》2012,7(1):19-22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若要持续、健康和更富有成效地进行下去,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今后的公民科学素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应更突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应立足国情,探索构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体系;应正确处理公民科学素质与科普、社会实践以及公民科学素质的社会责任与工作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坚  黄婷 《科普研究》2011,(Z1):61-65
科学素养指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的基本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可通过通识教育来进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涵盖了人的综合素质,因此要从根本上推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造就既有科学素养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搭建科普研究资源平台、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探讨了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过程中搭建科普研究资源平台,促进科普理论研究发展的目的、意义;提出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建设科普研究资源平台过程中拟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素质概念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内涵和功能分析的角度,回顾了科学素质概念的两条研究进路,提出科学素质研究从来不是与价值无涉的。学界关于科学素质概念的知识建构,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因此,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研究,应基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在保留当今世界各国公民科学素质共性要求的同时,把公民科学素质与中国百姓生存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的内容凸显出来,把广大劳动者对于自身科学素质最迫切的需求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张磊  李婧 《科普研究》2011,6(5):33-35
讨论了对应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2010年天津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公民文化程度与未接触过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用SPSS统计软件示范了对应分析的过程,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邓华  曾国屏 《科普研究》2012,7(3):14-20
流行的观点认为“在科学素质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联”,但最近的经济增长研究却表明:科学素质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代理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的强关联。就全球范围而言,在控制人均初始收入水平后,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水平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将提高约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