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汽车虚拟仪表指针运动过程中的指示准确度、响应时间和平滑性问题,将传统汽车仪表机械指针运动机制与显示器帧频率相结合,设计一种虚拟指针运动控制方案。CANoe硬件在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满足指针指示的准确度和响应时间要求,而且指针运动过程中无拖影、跳变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基于ARM9芯片和CAN总线的电机驱动仪表指针的控制系统,利用AT91RM9263接收并处理从CAN总线收到的信息。并驱动步进电机转动相应步数带动仪表指针旋转来指示汽车行驶速度等参数,还给出了一种根据电机需要转动的步数动态改变电机速度的方法,和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纯电动汽车组合仪表的发展,应用Lab VIEW平台研究汽车组合仪表虚拟设计。先分析纯电动汽车组合仪表各个显示原理,利用Lab VIEW的面板简单直观的特点设计组合仪表的前面板,仿真界面与程序框图,在表头(指针显示)、报警(指示灯显示)、车辆信息三个部分完成汽车组合仪表功能设计。该设计基于Lab VIEW的汽车数字仪表仿真平台智能化程度更高,具有灵活、形象逼真,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利于纯电动汽车仪表的虚拟仪器设计和仿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套民用飞机座舱电子显示仪表的仿真系统。基于模块化结构和事件触发驱动的设计思想,阐述了电子显示仪表仿真的功能单元及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仪表逻辑连接、坐标变换模型及数据通讯等若干关键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高精度数控进给驱动的机电联合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C++语言、Matlab软件和ADAMS软件,从整体上设计了一种复杂机电系统仿真方案,建立了数控进给驱动系统的机电联合仿真平台。该仿真方案包括了复杂运动指令的生成、交流伺服控制和多体系统动力学。利用所建立的联合仿真平台对数控进给驱动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对两种典型的加减速指令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表明该仿真平台能够分析和评价高速高精度数控进给驱动的整体动态特性,为数控进给驱动的整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汽车仪表指针压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汽车仪表指针自动压装系统,该系统的仪表指针帽体与仪表盘能自动完成压力和间隙的检测等一系列的自动压装过程,对汽车仪表指针进行压制质量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7.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测仪表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仪表自动化校验中的应用方案,详细介绍了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来确定指针和刻度线的参数.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仪器设计原理,可从根本上解决电测仪表快速、准确的自动校验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常用的指针式仪表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利用标度间隔,分度长与刻度值间的对应关系,识别指针读数,可对线性刻度和非线性刻度的仪表指针“读取”数值。系统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使用嵌入式Linux为操作系统Qt/Embedded为用户界面开发环境。USB摄像头实时采集表盘图像,初步建立了软、硬件指针仪表图像识别系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便利性。  相似文献   

9.
对常用的指针式仪表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利用标度间隔,分度长与刻度值间的对应关系,识别指针读数.可对线性刻度和非线性刻度的仪表指针“读取”数值。系统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使用嵌入式Linux为操作系统Qt/Embedded为用户界面开发环境,USB摄像头实时采集表盘图像,初步建立了软、硬件指针仪表图像识别系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便利性。  相似文献   

10.
驾驶室的显示仪表是驾驶员不可缺少的认评工具,它的可靠度与认知度直接关系到驾驶员交通安全。本文介绍了信息加工理论,分析了影响仪表盘读数准确度与认知度的因素,介绍了仪表表盘设计前为提高仪表的认读速度而设计的实验。并通过仪表表盘与仪表指针的组合实验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了最佳表盘与指针的组合,从而为驾驶室显示仪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实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Cortex-M4微控制器MK10DN512VLL10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沃尔沃小型挖掘机EC60C的仪表电子控制单元(IECU).介绍了指针式仪表中步进电机的指数形曲线速度控制算法,并设计了包括运行模式、设定模式、服务模式在内的多种模式,方便挖掘机驾驶员阅读与操作.  相似文献   

12.
巡检机器人中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丽  石伟  方甜 《仪器仪表学报》2017,38(7):1783-1791
为了解决智能巡检机器人仪表读数识别中易受光照变化影响、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结合高压变电场中常见指针区域的图像特点,建立了指针式仪表读数高精度识别系统。鉴于巡检机器人的室外工作环境,提出了迭代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实现了多种光照条件下仪表图像的指针区域提取。经过分析指针转动和图像特性,提出了基于Hough变换的指针角度识别,推导出指针角度与仪表读数的函数关系。该算法较传统Hough变换角度提取法,增加了指针中心线通过表计中心等约束条件,提高了指针角度提取的精度,降低了搜索数据量和搜索时间。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所建立的表计读数识别系统可实现室外各种光照条件下表计读数识别,获得95%以上的正确识别率。多组鲁棒性实验分析表明,该系统对光照条件、指针宽度、表盘干扰、拍摄角度(不产生指针阴影)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由于拍摄角度而产生指针阴影时,会引起较大的指针中心线提取和角度计算偏差,从而降低仪表读数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识别在计量校准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可以大大提高校准效率与精度。仪表自动识别的过程大致相似,本文针对提高圆形指针仪表自动识别准确度的关键算法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通过对识别算法的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指针式仪表的识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1个小型机电装置,用于提醒病人按时定类定量服用丸类药品。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建立了该机器人的机械模型,并设计了各个对应的接口及驱动电路,编写了相应的汇编程序,使该机器人具有药丸的定时、定类、定量输出的功能。利用CATIA软件完成了装置的建模,利用Protel DXP完成了电路及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得到1个初步实用的产品模型。最后进行了机械结构和电路板的实物模拟。设计及模拟结果表明这是1个非常实用的家用小型电子装置,有很大的后续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徐昊  许国根 《现代仪器》2012,18(4):47-51
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光度滴定系统。该系统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应用NI PCI6221数据采集卡、TCS230颜色传感器和由42BYGH两相贯通轴步进电机及SH2024B2型电机驱动器构成的自动移液滴定装置,完成自动光度滴定及数据处理。通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实验,对该系统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 RSD为0.12%,与传统滴定RSD 1.12%对比,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作为驱动源,设计了一种能应用于内径30 mm以内非磁性金属管道中移动的微型管道机器人爬行驱动装置,该装置为微细管道机器人的爬行驱动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该装置具有可避障、可控制其步长、机构较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点检是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点检仪由数据采集、人机交互、通信和存储等单元组成;采用ARM微处理器,设计了数据存储、信号采集等硬件电路;构建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编写了设备驱动和仪器应用程序,以实现对振动、温度、设备条码信息、观察量、抄表量的采集和管理;仪器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通信;点检仪小巧、便携、使用方便,和后端软件一起组成的点检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汽车组合仪表组装过程质检时间长、效率低,因此提出卷积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的汽车组合仪表组装质量预测方法.结合仪表组装工艺,将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生产数据特征作为支持向量回归的输入,对表征仪表质量的指针偏转角度做出预测.通过车间质检系统获取了仪表原始生产数据,对不同质检情况下的指针偏转角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  相似文献   

19.
依据阀控式液力偶合器工作特点,构建了基于LabVIEW和变频技术的试验系统,用于综合测定和分析阀控式液力偶合器的性能质量。阐述了阀控式液力偶合器试验系统的原理、组成、功能及特点,构建的基于LabVlEW和变频技术的试验系统包括变频驱动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测试子系统,可实现阀控式液力偶合器的性能测试、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运行过程的自动控制0应用LabVlEW软件编制的虚拟仪器测控平台,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显示和记录。对分析阀控式液力偶合器的性能、提高阀控式液力偶合器的质量,以及应用阀控式液力偶合器的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先正  王颖 《机电工程》2010,27(10):119-122
为获得设定频率与电压的优质正弦交流电,设计了一种以Microchip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PIC18F4431单片机为核心的逆变电源控制系统。该电源以220 V、50 Hz交流电压为输入,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来实现逆变。硬件设计采用了自举式浮充驱动电路、基于真有效值转换芯片的检测电路、RCD缓冲电路,并给出了硬件设计原理图。软件设计采用单极性等面积脉宽调制(PWM)法调制、采样、中断的方式进行稳压调节,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方案切实可行、稳压特性好、成本低、精度高,并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