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针对具备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弯道制动工况下容易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动力优化分配控制策略,提升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总体采用分层控制的结构,上层运动控制器以理想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联合控制的滑模控制器,用于计算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同时通过制动踏板特性来识别驾驶员制动意图从而得出总制动力;下层制动力分配器以轮胎利用率为目标函数,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在约束条件范围内优化求解出各车轮所需的制动力。利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并与传统的制动力比例分配策略在不同弯道制动工况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动力优化分配策略在转弯紧急制动工况下不仅能保证驾驶员的期望减速度,同时有效地提升了汽车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套液压挖掘机的节能液压系统,并且提出了具有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的全新结构和动力控制策略。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对22吨并联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3.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利用液压泵/马达的四象限工作特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制动动能的回收与再利用.对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采用AMESim对系统的压力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建立制动阀和继动阀模型,以位移和压力作为输入条件,得出制动力矩的输出结果。在不同蓄能器初始压力以及上弹簧刚度条件下,对比分析制动压力的输出规律,为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宇华  张庭芳  刘建春 《机械传动》2011,35(12):34-36,52
制动能量回收是混合动力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巨大节能优势来源之一.利用再生制动,可以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当中,以备驱动时使用,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率.深入研究了如何协调控制摩擦制动和再生制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保证制动稳定性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并对ADVISOR中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模块进行二次...  相似文献   

6.
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该变速器的实体模型,并检测其动、静态干涉情况;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该变速器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模拟装置在现实环境下的运动,通过仿真测量得到了柱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轴承处支撑反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最终以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为基础,设计了配重平衡装置及零件结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该配重装置可大大减缓变速器低速旋转时轴承处支撑反力的波动;柱塞结构的改进可减小变速器高速运转时轴承处支撑反力的波动幅值。  相似文献   

7.
双回路全动力液压制动阀的稳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原理建立了可用于制动阀稳健设计及其制动压力响应特性分析的动态数学模型,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系统制动特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制动阀的设计变量及不确定因素。对制动阀进行的基于制动压力损失最小的稳健设计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可使加工精度降低、制动性能的稳健性提高。研制的制动阀经工业性应用证明,系统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液压动力推进系统,设计了一种以外界海水为工作介质,蓄能器提供动力源、新型二级同步海水液压缸为核心部件的二级液压推进装置。论述了新型二级同步海水液压缸的结构以及海水液压动力推进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AMESim建立了推进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搭建的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供能过程中,蓄能器充能过程与蓄能器初始压力呈负相关;在推进过程中,物体离开推进管道的速度与蓄能器初始压力的根呈正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汽车制动卡钳常规的制动力计算采用滑动摩擦力公式进行计算,并且平均分配给内外制动块,再以此制动力作为支架零部件设计分析的输入力,常规计算没有考虑卡钳和轴销部分对制动力的分流;文中通过在制动块径向和切向受力位置粘贴应变片进行实测的方式,精确检测内外制动块的径向和切向的制动力,为支架部件的精准设计提供输入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工程车辆电液制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建立了制动压力控制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和阐述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将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 -输出跟踪器应用于制动压力控制。运用M atlab/Simulink进行计算并建立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二次型最优控制的闭环系统较开环系统稳点性好、响应快、滞后小,对期望输出的跟踪性好,可以应用于电液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  相似文献   

12.
基于颤振补偿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优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满足了车辆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中摩擦力给系统带来的振荡和低速爬行现象,采用颤振补偿方法对系统进行液压力控制。试验表明,叠加颤振信号后的系统控制精度高,系统性能得到改善。在跟踪正弦信号时,相对于无颤振补偿的系统其误差方均根减小了79.7%。针对颤振补偿,基于试验分析,对比不同的颤振补偿信号的响应,从而优化了低频和高频液压力控制工况下叠加的颤振信号。试验证明,颤振补偿能够减轻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中摩擦力所带来的振荡和低速爬行现象。此外,经过优化的颤振信号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系统的液压力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3.
煤机液压制动器在装入整机前都要进行打压试验,某公司现用摩擦式液压制动器在试压过程中经常出现试压失效的情况。通过对采煤机液压制动器试压失效原因分析、试压压力校核计算,最后得出结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参考计算结果,从而修正了某公司自制液压制动器试压压力。  相似文献   

14.
深入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气动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和电磁离合器应用于机械压力机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带循环油冷却湿式液动新型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对其特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面向汽车制动系统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线控制动系统——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Integrated-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 I-EHB),由电动机、滚珠丝杠副、次级主缸、踏板模拟器、踏板位移传感器和液压力传感器等部件组成。I-EHB液压力控制中系统存在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造成时滞效应,控制精度低。针对该问题,将系统模型简化,采用Byrnes-Isidori标准型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设计合理有效的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液压力控制,采用基于前馈-反馈控制和摩擦补偿的液压力控制算法。搭建试验平台,进行硬件在环台架试验,分别在不同幅值目标阶跃工况、不同频率的三角波和正弦工况以及梯形阶跃增减压工况下进行试验研究,以验证该控制算法在各种工况下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后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汽车制动性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是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动器性能的好坏。制动器实验台是测试制动器性能和质量的重要装置,对其进行结构精简,使其设计和制造成本降低、检测精度提高,始终是相关研发人员追求的目标。目前,国内外制动器试验台实现形式有机械惯量和电惯量两种,但其各有相应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了惯量模拟的液压实现方式,分析了其可行性及重要意义,提出了"液惯量"的概念用于制动器试验台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了目前叉车所采用的制动方式,重点阐明全动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原理、组成和此制动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优化现有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改进后可满足5~10t叉车制动的HXQA蓄能器和制动阀OBV-L25E,提供了可用于重载叉车上全动力液压制动的系统方式和主要元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制动系统(Electro-booster,EBooster)的液压力控制中液压负载的非线性和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d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EBooster系统压力控制架构,建立液压制动系统等效结构简化模型,据此设计基于RBF网络滑模变结构的液压力控制方法,通过设计RBF网络的自适应律来实现系统滑模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分析算法的稳定性。最后搭建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快速原型试验平台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策略对电动助力制动系统液压力的控制误差在2%以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研究成果为EBooster系统的压力控制提出一种具有良好自适应性的算法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说明了YZQ型液压调速制动器的制动原理及其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同时重点介绍了该制动器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上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2种典型液压制动钳体的疲劳断裂问题,借助扫描电镜对裂纹类型及裂纹产生的起始位置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方法证明了疲劳破坏区域存在的设计缺陷,结合钳体断裂位置的实际加工尺寸,提出结构改进方法并通过了试验验证,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阐述了在没有材料疲劳数据的情况下,计算疲劳利用系数的方法及钳体疲劳试验工况设置的依据。分析了网格尺寸、载荷形式、连接方式的差异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影响,证明了简化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结构中非接触部位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