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是我国一项特色的政策,其建立与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从其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在解决水库移民生产生活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面临艰巨任务;实行后期扶持政策是依法移民和维护移民合法权益的内在要求;必须着力建立完善后期扶持政策的法规体系,明确业主在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陶景良 《水力发电》2005,31(3):9-12
在开发性移民方针指导下,不但要制定好水工程建设移民的补偿、补助政策,还要制定好水工程建设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这对妥善安排好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使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至关重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应是制定水工程建设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指导原则。建议今后应当在法规性文件中规定:一项水工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对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做出框架性规定;享受后期扶持政策的人口基数仍然应当按照1996年下发的《关于设立水电站和水库库区后期扶持基金的通知》规定执行;要制定后期扶持基金足额提取的法规条款。  相似文献   

3.
水库移民生产安置风险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移民生产安置风险客观存在可将其分为移民实施期风险和生产恢复期风险两大类。移民实施期风险包括法规风险、规划风险、搬迁安置实施风险;生产恢复期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优惠政策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失业风险。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应采取依法移民、加强前期工作、科学管理、后期扶持、生产恢复监理、建立移民安置保障体系等风险弱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库移民不是一项简单的人口的空间位置的迁移,而是一个包括移民搬迁、移民安置、移民后期扶持等连续的复杂系统过程。通过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23个评价指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以辽阳县为例,进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15个乡镇进行样本监测学习训练,与移民安置监测评估实施情况进行对比,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出的综合监测评估结果与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实施情况基本吻合,为今后继续开展水库移民扩展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杜现奇 《河北水利》2010,(12):44-44
<正>1.移民扶持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及成效自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实施以来,我省共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约3.5亿元,同时,按照优先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的原则,协调其他部门下达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饮水安全、坡改梯等项目资金约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属政府行为范畴,而业主作为工程项目的发起者、组织者及运行管理者,应当参与水库移民工作,像对待工程建设管理一样对待水库移民工作;在抓企业效益的同时,关心、重视水库移民的利益;配合各级政府及移民主管部门搞好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审查,按时拨付水库移民经费,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措施,从而保证工程建设如期完成,移民工作不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从广东省水库移民问题的由来及现状出发,回顾了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历程,就新时期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价。针对新时期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一军 《水力发电》2002,(11):16-19
通过对黄河上游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建设的水电站有关移民问题进行探讨,从移民工作涉及的前期、实施和后期等不同阶段,分析提出了水库移民工作中政府职能应有更详细的界定;移民前期工作质量亟待提高;对政府行为有必要建立监督机制,以提高移民安置实施效果;应加大后期扶持力度;严格移民规划审批制度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务院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新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开始实施。为贯彻落实我国新时期水库移民政策,满足当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在此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的作用、原则、依据、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希望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的建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1机制的建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稽察,是移民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稽察工作有关规定,派出专门的稽察工作组,采取常规稽察或专项稽察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实施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或专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及时整改和纠正,帮助稽察对象改进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促进移民  相似文献   

11.
闫国平  康德荣  曹琪 《人民黄河》2000,22(10):5-6,14
在三门峡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中,建立了管理体制,健全了组织机构,制订了规章制度,规范了管理程序,编制了实施规划;在项目审批上,严格按计划管理;在项目质量上,加强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在经费使用上,加强资金管理;在工程运行上,注重后期管理。一期规划的实施初步改善了移民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大部分移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并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验收。  相似文献   

12.
移民工作稽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后期扶持稽察工作对预防和解决后期扶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后期扶持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移民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落实及提高移民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稽察工作的实践,提出了移民工作稽察的概念、移民工作稽察的分类、移民工作稽察的特点、移民工作稽察的目标、移民工作稽察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稽察工作水平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勇 《人民长江》2016,47(22):110-113
水库移民涉及范围广、情况复杂,一直以来都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难点与重点,其核心是制度问题。因此,水库移民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水电开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政策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各地方政府及不同行业的移民政策不统一等,以移民制度历史演变特征为基础,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各时期移民制度安排所处的制度环境以及所依赖的路径进行分析,得出存在移民安置问题的制度性根源与改革方向。对当前移民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我国水库移民政策制定及完善的过程.中国移民政策的建立、发展、完善经历了3个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修订完善阶段.介绍了三峡水库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创新,对其他大型水库移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现有的移民政策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对改进移民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余伟凤 《红水河》2014,(4):72-74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在广西区内的试点工作已经结束,笔者根据广西区苍梧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试点实践,对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开展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在基础理论学习、编制工作大纲、外业工作开展、内业资料整理、报告编制方面的工作要点,希望能对今后开展监测评估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对枢纽工程移民项目单独验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小浪底库区第一期移民项目在安置验收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第一期移民项目安置验收的重点是各项移民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标准,移民是否得到妥善安置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移民经费的拨付和使用情况如何。具体验收分自验、初验和终验3个阶段进行,分别由实施部门(地方政府)、业主和主管部门负责。由于现行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难以满足移民工程验收的要求,因  相似文献   

17.
杨威威  刘攀  周科 《人民长江》2016,47(23):116-119
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政策以帮扶对象的居住安全和脱贫致富为目标,采取搬迁安置、住房建设、设施完善、产业扶持、培训就业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特困移民居住不安全、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等问题,提高帮扶对象的收入。通过对近3 a从事的省、县级避险解困规划编制以及各类政策稽查调研工作总结,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可为下一阶段顺利推进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大别山区湖北罗田、英山和安徽金寨三县的经验,进一步阐明了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正确性和坚定走以大农业为基础安置农村移民的路子,以及如何立足于本地资源建立和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水库移民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现有的水电站和水库后期扶持基金的基础上,建立水库移民补偿基金,并探讨了水库移民补偿基金的筹集途径、用途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caused by dam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being criticized as an additional cause of impoverishment of the poor population being resettled. Despite current improvements i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there is little experience or research on the medium‐ to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on those being resettled. Within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Sri Lanka under the Mahaweli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Programme, Kotmale Dam was constructed in 1985 for the purpose of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Construction of the dam caused ≈ 3000 households to be evacuated and relocated. There were two resettlement alternatives for the families being affected by the dam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first was to stay close to the reservoir, and receive smaller land plots. The other was to settle in newly developed areas for Mahaweli Development Programme, being located >100 km from original villages, but receive larger, irrigated land plo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nsequences after 25 years of the resettlement caused by construction of Kotmale Dam, these authors conducted socioeconomic interview surveys of ≈250 households in three resettlement areas, including Mahaweli System H, System B, System C and villages located near the reservoir site.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resettlers perceived their livelihoods as being improved after their resettlement. Furthermore, the majority of them expressed their satisfaction regarding their resettlement choices and their current livelihoods, either in the resettlement sites located near the reservoir or in resettlement sites located far from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sites. However, their satisfaction is usually based on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the part of the resettlers that reflect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s of resettlers were land ownership and/or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children. Thes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ettled people made conscious choices for their future, especially for their children. For future resettlement programmes, these authors propose that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considerations of future generations be incorporated in a feasible, sustainable manner, particularly in regard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