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聚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等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优良力学性能、低玻璃化温度、低加工温度,并且与硝酸酯类增塑剂具有良好混溶能力的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比较了由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生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和由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与聚乙二醇混合聚醚生成的弹性体的各种性质,指出在弹性体体系中加入少量聚乙二醇可以改善弹性体的各种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甲醛/聚氨酯共混增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采用热塑性聚氨酯(PU)弹性体,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对聚甲醛改性增韧。并对共混体的流变性能、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其结果对扩大共聚甲醛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志春 《塑料工业》2008,36(3):72-73
聚甲醛简介 聚甲醛(POM)是一种高熔点、高结晶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分共聚甲醛和均聚甲醛两种,均聚甲醛是以三聚甲醛或甲醛为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甲醛是以环状三聚甲醛与少量二氧五环等为单体的共聚物,均聚甲醛的结晶度较共聚甲醛高,机械性能较共聚甲醛好,但热稳定性能差,成型加工较共聚甲醛困难.  相似文献   

4.
共聚甲醛的热稳定性是加工、应用过程中十分关注的性能,特别针对汽车、人体接触等方面的应用时,会对相关性能指标提出具体要求。对于不同的需求,共聚甲醛热稳定性的评价方法也不同。通过选取市售典型的共聚甲醛产品以及自制的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牌号样品,采用甲醛含量(GM值)分析、德国汽车制造业质量体系标准275 (VDA275)检查方法,对相关样品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合相关测试结果,通过热重分析、核磁、连续自成核退火(SSA)测试,研究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机理及适用情况。结果表明,共聚甲醛的助剂体系和分子结构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这种共聚醚酯热塑性弹性体具有改善的抗热氧化性能。它含有足够量的稳定体系,该体系由有机亚磷酸盐和亚磷酸季戊四醇的协同性混合物构成。有机亚磷盐的分子式:  相似文献   

6.
以四氢呋喃-环氧丙烷(THF-PO)共聚醚、TD I、MOCA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PU)弹性体。研究了THF-PO共聚醚相对分子质量、NCO含量、扩链剂用量、硫化时间和硫化温度的不同对THF-PO共聚醚型PU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O含量相同时,THF-PO共聚醚相对分子质量高,其PU弹性体的硬度、伸长率和冲击弹性高,而拉伸强度低。共聚醚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NCO含量增加,其PU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300%模量和撕裂强度增加,伸长率下降。当扩链剂系数R在0.80~0.95、硫化温度在100℃、硫化时间为15 h时,PU弹性体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体系特别是用于双烯烃共聚合的稀土催化体系及制备双烯烃共聚弹性体的方法。采用均相的基于稀土羧酸盐的催化体系,在保证高催化活性和催化性能稳定的同时,通过改变催化体系配制条件和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可制备出两种结构单元的顺式含量均大于98%(可同时大于99%)、重均分子量(Mw)为3.9×105~1.5×106、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1.8~4.3的丁二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弹性体,具有优异的低温弹性性能。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聚烯烃类弹性体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介绍了二元乙丙胶(EPM)、三元乙丙胶(EPDM)、茂金属三元乙丙胶(m EPDM)等乙丙弹性体,及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弹性体(POE)和嵌段共聚物弹性体(OBC)等的主要生产商、产品商标、牌号及性能特点,以及合成工艺与催化剂体系的发展。指出POE、OBC类热塑性弹性体不仅具有聚烯烃类弹性体卓越的力学性能,而且成型加工简便、可回收使用,发展迅速。茂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对α-烯烃共聚能力强和单一活性中心的优点。我国目前尚不能进行m EPDM、POE、OBC等性能更为优异、利润更为丰厚的聚烯烃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要进行这些产品的自主开发,必须加强对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和烯烃高温溶液共聚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兼有一般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性能之第二代共聚甲醛的结构和特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应性熔融挤出法对共聚甲醛进行封端处理,研究两种不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共聚甲醛反应性挤出后的稳定化效果。通过测定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红外分析、热重分析(TGA)和黄色指数,评价共聚甲醛封端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异氰酸酯均能对共聚甲醛进行封端,提高其热稳定性,MDI较HDI对共聚甲醛热稳定性的提高稍显著一些。随着异氰酸酯添加量增加,采用MDI反应性挤出样的MFR剧烈下降,而采用HDI反应性挤出样则下降一些后便保持平稳。MDI与共聚甲醛反应性挤出样较HDI与共聚甲醛反应性挤出样老化过程中颜色变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国外塑料》2009,27(6)
在No.11.2C31展台,泰科纳展示了其新一代Hostaform~ POM共聚甲醛产品,以丰富此高抗冲产品家族。新一代高抗冲共聚甲醛产品的性能达到了以往冲击改性共聚甲醛和尼龙产品所无法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丁基橡胶,IIR)、溴化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溴化丁基橡胶,BIIR)、氯化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氯化丁基橡胶,CIIR)和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弹性体(BIMSM)的硫化与通用橡胶(GPR)的硫化是不同的。在丁基橡胶骨架上有大约2%的不饱和链,而卤化丁基橡胶(BIIR和CIIR)是在丁基橡胶骨架上与溴原子或氯原子反应后的丁基橡胶,它能够极大地增加丁基橡胶骨架上异戊二烯的化学活性。类似地,在BIMSM弹性体中溴原子被连接到对甲基苯乙烯(PMS)基团上,这样可以给完全饱和的聚合物骨架提供一个化学活性的位置。丁基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极小的不饱和构架以及BIMSM弹性体无不饱和构架的独特特性,在工业上的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这些特性包括极好的蒸气不透过性、耐热降解性,以及与通用橡胶相比显著提高的耐化学性。但是,这种较低的活性需要特殊的条件才能使异丁烯基弹性体硫化。硫化体系类型的选择在硫化产品的性能需求和使用上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研究了异丁烯基弹性体硫化体系的类型及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丁基橡胶,IIR)、溴化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溴化丁基橡胶,BIIR)、氯化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氯化丁基橡胶,CIIR)和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弹性体(BIMSM)的硫化与通用橡胶(GPR)的硫化是不同的。在丁基橡胶骨架上有大约2%的不饱和链,而卤化丁基橡胶(BIIR和CIIR)是在丁基橡胶骨架上与溴原子或氯原子反应后的丁基橡胶,它能够极大地增加丁基橡胶骨架上异戊二烯的化学活性。类似地,在BIMSM弹性体中溴原子被连接到对甲基苯乙烯(PMS)基团上,这样可以给完全饱和的聚合物骨架提供一个化学活性的位置。丁基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极小的不饱和构架以及BIMSM弹性体无不饱和构架的独特特性,在工业上的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这些特性包括极好的蒸气不透过性、耐热降解性,以及与通用橡胶相比显著提高的耐化学性。但是,这种较低的活性需要特殊的条件才能使异丁烯基弹性体硫化。硫化体系类型的选择在硫化产品的性能需求和使用上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研究了异丁烯基弹性体硫化体系的类型及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弹性体》2017,(1)
以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醚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与扩链剂DETDA、DMTDA、TX-2、MOCA、C100和HQEE分别反应制备室温固化型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扩链剂种类、扩链系数、交联密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胺类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优良;随着扩链系数从0.85增至0.95,共聚醚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均明显提高;扩链系数大于0.95后,上述指标迅速降低;随三异丙醇胺(TIPA)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硬度、伸长率、撕裂强度和冲击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共聚醚/TDI室温固化体系的催化剂可选HDcat、H-3,催化剂质量分数以(0.5~1.0)×10~(-4)为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共聚甲醛反应过程的参数优化,采用引发剂先期与二氧五环预聚合,能够有效降低共聚甲醛中的挥发分。对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进行优化,有效提升共聚甲醛转化率,降低了产品中的挥发分。  相似文献   

16.
专利介绍     
王元荪 《弹性体》2011,21(3):89-90
一种聚酯类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本发明以木糖醇为主单体,衣康酸、琥珀酸、十二碳二酸、十六碳二酸、十八碳二酸、十八碳烯二酸为共聚单体,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得到木糖醇基聚酯弹性体。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而且,木糖醇属于多羟基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时,可以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种类和组成来调节聚合物的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聚硅氧烷与聚脲的嵌段共聚合成热塑性弹性体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二元和三元嵌段共聚弹性体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影响弹性体性能的主要因素——氢键、软链段、硬链段、扩链剂以及溶剂,总结了弹性体新合成方法和在性能提高上取得的突破,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共聚甲醛的发展历程以及共聚甲醛化学结构特征决定其具有硬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抗多次重复冲击性好、耐疲劳性、耐蠕变性好、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综述了国内研究者针对共聚甲醛存在的热稳定性不佳、脆性较大、耐候性差等缺陷的改性研究进展。相比之下,共聚甲醛的改性研究水平国内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杨锋  向明 《塑料工业》2008,36(6):38-41
采用非均相碱液法对共聚甲醛进行端基稳定化处理,研究了稳定化过程中碱性催化剂种类、用量、液比(碱性处理液体积与共聚甲醛质量之比)、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对端基稳定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共聚甲醛稳定化前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变化,判断共聚甲醛分子链在稳定化处理中是否发生降解断链.测定稳定化前后共聚甲醛在222℃真空下60min内的热失重率评价稳定化的效果及共聚甲醛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碱性催化剂的碱性过强会使共聚甲醛在处理过程中发生碱解,导致树脂MFR升高.利用三乙胺作为碱性催化剂时,共聚甲醛经过稳定化处理后,MFR保持较好,当处理液pH值控制在12~13之间、处理液中三乙胺的质量分数为l%、液比在(3~5):1之间、处理温度为l40℃、处理时间为60min时,端基稳定化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橡胶文摘     
可与过氧化物共聚的丙烯酸酯弹性体可与过氧化物共聚的丙烯酸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压缩永久变形。此类丙烯酸酯弹性体可制造汽车上使用的O形环、油封、密封件和衬垫等等。这种丙烯酯的合成方法是:将(a)60-99.5份C1-8-烷基丙烯酸酯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