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研究了防蚊微胶囊对蚊帐织物防蚊整理的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防蚊蚊帐中杀虫剂的有效含量,以有效含量及耐洗率为指标确定防蚊整理蚊帐的最佳工艺:防蚊微胶囊60 g/L,聚胺树脂XH-PU319 30 g/L,交联剂L245 2 g/L,100℃焙烘1 min。整理织物经20次洗涤后,织物的杀虫剂有效含量仍在80%以上,150℃缓释性测定表明具有优良的缓释性能,说明经微胶囊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防蚊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防蚊剂中,从防蚊效果、对织物的影响及使用安全性考虑,最合适的为氯菊酯。为解决传统防蚊织物有效防蚊时间短的问题,主要采取用β-环糊精将防蚊剂制成包合物的方法。为此,对环糊精的结构、包合原理及包合防蚊剂的方法、影响包合效果的因素等进行了系统介绍。防蚊包合物与织物的结合可以在制成包合物后进行,也可先用β-环糊精对织物进行处理,再施加防蚊剂。防蚊剂经包合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防蚊效果的持续时间和耐洗涤性。  相似文献   

3.
以聚氨酯为壁材,防蚊剂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防蚊微胶囊整理剂.研究了自制乳化剂、芯壁比、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防蚊整理剂的影响.优化合成条件为:自制乳化剂用量5.2%,芯壁比为1:2.8,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2 g.将该防蚊微胶囊整理剂应用到蚊帐上,蚊帐具有明显的驱杀蚊效果,且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潘健民  董红霞 《印染助剂》2007,24(12):34-36
防蚊整理剂JYK PL-100处理的纯棉机织物,白纹伊蚊侵袭次数在待测织物未洗涤时可降为零,洗涤20次后效果下降,加入牢度促进剂Fix-ET可提高其耐洗性;防蚊整理剂JYK PL-100对淡色库蚊的30 min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较高,洗涤20次后30 min击倒率不良,但24 h死亡率下降不多.使用牢度促进剂Fix-ET后30 min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较高,且耐洗性良好.表明防蚊整理剂JYK PL-100对白纹伊蚊有良好的抗侵袭及击倒效果,对淡色库蚊有致死作用,使用牢度促进剂Fix-ET后,耐洗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涂层法对蚊帐进行防蚊整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防蚊蚊帐表面防蚊剂的含量。固化温度能影响防蚊整理过程,为寻找最适的固化温度,在防蚊整理过程中设置固化温度梯度实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普通聚酯中添加一种7%的高分子载体共混纺丝,制备出100D/24F纤维网络丝,编织成蚊帐,再经过药液处理,生产出防蚊型聚酯纤维。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蚊帐的防蚊效果持久;经过20次标准洗涤后,纤维中有效成分的保留率达到60%,具有85%的灭蚊率。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双层织造防钻绒织物的防钻绒性、耐洗涤性、透气率和透湿率,探讨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梭织双层织造防钻绒织物的防钻绒性、耐洗涤性、透气率和透湿率均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以针织/梭织双层织造防钻绒织物为基底的涂层/覆膜面料,有较好的防钻绒效果,但试样的透气和透湿性差,覆膜试样在洗涤过程中存在薄膜分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商成杰 《印染》1991,17(2):36-38
一、前言 防蚊整理是用防蚊剂KE等处理织物,在特定的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下,防蚊剂KE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粘合剂等与纤维结合在一起,在纤维表面形成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驱蚊药膜。该药膜具有蚊蝇等所厌恶的气味,使蚊蝇等不愿在含有防蚊剂的织物上停留而逃跑,同时蚊蝇一接触织物,就立即被击倒或杀灭。其目的是保护人体免遭蚊虫叮咬,防止某些疾病传播,使纺织产品高附加值化。防蚊织物可广泛用于蚊帐窗帘、夏季用袜子、野外工作人员的工作服。  相似文献   

9.
沈华  郭玉良  杨勇  朱泉  石碧  龚军 《印染助剂》2008,25(4):19-22
以三聚氯氰、受阻胺哌啶醇和多元胺磺化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反应型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并利用红外光谱(IR)和紫外光谱(UV)对其结构和紫外吸收特征进行了初步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紫外线吸收剂的优化整理工艺,即浴比1:15,55 ℃反应20 min,元明粉用量40 g/L,纯碱用量20 g/L,90℃固着处理30 min.整理后织物应用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和耐洗涤性能,经50次洗涤后,织物的抗紫外指数保留率仍高于80%;当整理剂用量为10%(owf)时,整理后织物的日晒牢度可提高1级左右;此外,整理前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
纳米功能织物的耐汗性与耐久性相关,也与它对皮肤细胞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汗液洗涤前后纳米氧化锌抗菌整理织物表面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规律,并用抑菌圈法测定汗液洗涤前后的抗菌性变化,以此评价纳米氧化锌抗菌整理织物的耐汗性能.结果表明:该整理织物经人工汗液洗涤后,氧化锌颗粒在织物纤维上的分布规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洗涤20次后抑菌圈半径减小,抑菌性下降11.5%.  相似文献   

11.
12.
曲虫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慎安 《酿酒》2004,31(3):13-14
通过对曲虫治理应用研究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质量效果提高 7% ,糖化力效果提高 80 % ,综合效果提高 92 7%。  相似文献   

13.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main streamlines and scope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of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RAMS for the recent 10 year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食用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为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 最终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结果显示, 样品中酸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764×10?3 mg/g, 样品中酸价含量为(0.16±0.002) mg/g(置信水平95%, 包含因子k=2)。结论 在测定过程中, 测量重复性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滴定管的体积。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聚甘油酯(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简写为PGE)在常温下有半固态和固态两种存在状态,本文通过对分别添加这两种PGE的软冰淇淋基料进行粘度、pH、粒径分析和垂直扫描分散稳定性分析(Turbiscan),发现半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2%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4%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PGE对基料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半固态PGE能使乳状液的粒子更小,并能有效延长乳状液的稳定性;而固态PGE由于其熔点较高,可以促进脂肪结晶.  相似文献   

16.
有梭织机稀密路织疵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有梭织机打纬过程中织机构件的位置和状况对纬纱之间距离的影响出发,推导出纬向密度计算公式,直观分析了影响纬向密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为减少稀密路织疵在国产老织机上采取的几项改进措施:采用弹簧回综、机外送经、电子驱动、导布辊加压等装置。  相似文献   

17.
通过DNS法测定小麦木聚糖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小麦木聚糖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是50℃,最适pH是5.5~6.0,最适底物浓度是1.0000%,最适底物与酶液用量比例为9/1,最适反应时间为5-9min。  相似文献   

18.
酶水解猪皮胶原的色谱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红  张新申  蒋小萍 《中国皮革》2001,30(21):10-12
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用现代色谱分离的试验方法.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弱阳离子交换树脂将猪皮胶原的酶水解产物成功地分离为5个组分,并详细讨论了影响分离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不同温度下Na ,K ∥Cl-,SO2 -4 —H2 O四元体系相图 ,对通过物理方法分离高温盐中一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循环母液和高温盐配成的浆料温度超过 5 5℃ ,浆料液体中氯化镁达到一定浓度时 ,才能分离出纯净的一水硫酸镁和氯化钠。  相似文献   

20.
就皮化材料与清洁化制革的关系、目前传统制革工艺中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清洁化是我国制革行业的必由之路,清洁化制革工艺与皮化材料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研发出相应新型的、高吸收的、功能型的、易降解型的各类化工材料,才合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在制革工艺中采用生物酶制剂辅助浸水脱脂、无硫脱毛与无灰浸碱工艺、无铵脱灰/碱等改造传统工艺,减少污染;采取高吸收铬鞣、无铬或少铬鞣制,提高铬的吸收率或克服铬鞣的弊端;在染整中,合成并采用助剂辅助染料、复鞣剂和加脂剂等的吸收与结合。这几方面通过集成应用,方可减轻制革的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同时,就皮革固废物的利用及水的循环使用问题提出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