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电镀(Ni—P)—SiC的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复合电镀(Ni-P)-SiC过程,发现随镀液中SiC浓度增加,阴极极化随之增加,分散能力下降,镀液中加入混合稀土后,镀层硬度由574HV提高到602HV,相对磨损量由4.54×10^-2g/cm^2下降到3.5×10^-2g/cm^2与A3钢相对耐磨性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CeO2-Ni-W-P-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为得到理想的复合材料,在Ni-W-P-SiC复合电镀液中加入稀土氧化物二氧化铈制得CeO2-Ni-W-P0SiC复合镀层。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成分、形貌及组织结构。镀层中含4%~7%碳化硅和5%~14%二氧化铈,在镀态下为蜚 晶态,在200℃时开始晶化,至500℃时一转变为晶态,热处理对镀层表面形貌远  相似文献   

3.
添加聚四氟乙烯对化学沉积复使度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程 《电镀与涂饰》2000,19(1):1-4,18
在化学镀Cu(Ni)-P合金镀液中添加碳化硅和聚国烯制得Cu(Ni)-P-SiC-PTEE复合镀层。研究了碳化硅、聚四氟乙烯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度、硬度、磨损及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和聚四氟乙烯的加入能提高Cu(Ni)-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度、硬度、耐磨及减摩性。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Ni-W-SiC复合镀层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热处理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55%、W42%~45.4%和SiC3%~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γ-(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相和Ni_4w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增加了Ni-W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经氨、碳共渗后的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优于其他镀层。  相似文献   

5.
Al—Si镀层和Al—Zn—Si合金镀层的缝隙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Al-1.6%Si镀层和55%Al-Zn-1.6%Si合金镀层,在3%NaCl溶液中的缝隙腐蚀历程,试验表明,55%Al-Zn-1.6%Si合金镀层,耐缝隙腐蚀优于Al-1.6%Si镀层,钝化处理后,两类镀层的腐蚀孕育期延长,缝内外偶合电流减小,耐缝隙腐蚀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Fe-Ni-P-Si3N4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并且系统地研究了镀液组成以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组成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Zn—SiO2复合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丽华  吴继勋 《电镀与涂饰》1995,14(3):31-33,11
采用循环电镀实验装置,研究了硫酸盐体系电沉积Zn-SiO2复合镀层的工艺。探讨了镀液中的SiO2加入量、阴极电流密度、pH值等对镀层中SiO2含量、阴极电流效率、镀层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Zn-SiO2得合镀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及热处理方式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55%、W42~45.4%、SiC3.0~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热处理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和WN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Ni-W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经氮碳共渗后的复合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优于其它镀层.  相似文献   

9.
复合电镀(Ni-P)-SiC的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复合电镀(Ni-P)-SiC过程,发现随镀液中SiC浓度增加,阴极极化随之增加,分散能力下降。镀液中加入混合稀土后,镀层硬度由574HV提高到602HV,相对磨损量由4.54×10-2g/cm2下降到3.5×102g/cm2,与A3钢相比耐磨性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10.
对Ni-P-Si3N4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工、耐磨性及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化学沉积Ni-P-Si3N4合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耐磨镀层。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非晶态Ni—W—P—SiC复合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非晶态Ni-W-P-SiC复合镀层硬度、耐磨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镀层在300℃以下为非晶态,在300~400℃之间为混晶,400℃开始晶化,并析出细小的Ni3P相,在镀液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能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晶化温度,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硬度和耐磨性达到峰值,腐蚀试验表明复合镀层在各种腐蚀介质(硝酸除外  相似文献   

12.
用差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电沉积Ni-Fe-P非晶合金镀层的变温晶化过程。通过实验得出不同铁含量的Ni-Fe-P合金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开始晶化温度、结束晶经温度并计算出共晶化激活能。对不同Fe含量镀层的晶化激活能进行比较发现,Fe元素在Ni-Fe-P合金镀层具有稳定非晶态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Bi,Pb)-Sr-Ca-Cu-O系玻璃晶化过程研究张瑞超,王民权,熊国鸿(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CrystallizationProcedureof(Bi,Pb)-Sr-Ca-Cu-OGlass¥ZhangBuichao;WangMinqua...  相似文献   

14.
滕立东  张晓凯 《玻璃》1996,23(1):1-5
采用顺磁共振(ES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Cr2OE对R2O-CaO-Al2O3-SiO2系统更上一层楼的晶行为的影响,并对 球状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球晶是由放射状的针形晶体所构成,尺寸约为几个毫米,且呈均匀分布,主晶相为β-CaSiO3。析晶机理是玻璃中的铬在热处理过程中首先以铬钙尖晶石固熔体「CaCr2Or」的形式析出,然后β-Ca  相似文献   

15.
(Fe—Ni)—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酸性氯化物电解液中进行了MoS2微粒与铁、镍共沉积的试验,确定了制备(Fe-Ni)-MoS2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所得到的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镍合金镀层中弥散分布着6.41wt%的MoS2微粒后,与Fe-Ni合金镀层,45^#淬火钢和球墨铸铁相比,其摩擦系数和损率显著降低,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洪祥乐  王孝荣 《电镀与涂饰》1995,14(3):36-38,49
研究了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的工艺、镀液组成和镀层性能。镀液中的SiC微粒含量为10 ̄15g/L时,可得以硬度和耐蚀都较高的镀层。  相似文献   

17.
鲁昆 《电镀与涂饰》1994,13(2):30-37
研究了电镀法制取Ni-W-P-SiC金属陶瓷复合镀层的工艺。探讨了各种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对镀层的成份及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温度高达400℃时,镀层由非晶态转化为晶态,硬度1700Hv,磨损率为1.35mg/km,在多种腐蚀介质中耐蚀性均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化学技术研究Al-1.6%Si镀层和55%Al-Zn-1.6%Si合金镀层在3%NaCl中的缝隙腐蚀历程,试验表明55%Al-Zn-1.6%Si合金镀层耐缝隙腐蚀优于Al-1.6%Si镀层;钝化处理后,两类镀层的缝隙腐蚀孕育期延长,缝内外偶合电流减小,耐缝隙腐蚀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示差扫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Ni-P合金镀层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镀层晶化的进行,硬度提高,当热处理温度达420℃时,镀层全部转化为晶态结构,主要为弥散分布的Ni3P相,硬度大到峰值,高磷镀层的硬度高于低磷镀层,但在镀态,则低磷镀层的硬度高于高磷镀层。  相似文献   

20.
硅烷(CH3)m(C6H5)nSiCL4—m—n的Rochow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效中 《化学试剂》1994,16(2):83-84,109
用高效RSP-Su3Si合金催化剂,气化的氯苯PhCl与氯甲烷在400℃同时经过催化剂RSP-Cu3Si可制得重要硅烷化试剂(CH3)mPhnSiCl4-m-no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及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